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常見的度量衡

常見的度量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2 04:45:13

2019年05月04日 夏曆 三月三十 周六

為什麼度量衡這麼重要呢?

常見的度量衡(為什麼度量衡這麼重要呢)1

什麼是度量衡?和我們有關系嗎?度量衡是怎麼來的呢?

要是沒有度量衡會怎麼樣,大家能想象的到嗎?度量衡涉及我們的生活方方面面,更是與科技發展相關聯,真是不去了解不知道啊,一看吓一跳!

現在的“科學”是這麼來的呢,原來還和度量衡有關系呀!讓我們來了解中國的度量衡是怎麼産生的吧!

中國古代度量衡與音樂、天文的關系

“度量衡”的産生

度量衡,什麼是度量衡呢?

一般來說,計量長短叫,計量容積叫,計量輕重叫,統稱為度量衡。

“度量衡”在中國是如何産生的呢?

人類對數的認識比對量的認識要早得多。在早期人類群體僅以野生植物和鳥獸魚蚌作食物的時代,人們已感受到氣溫對肌體的侵蝕,而有了季節的認識和随季節遷徙的習慣,同時用數來觀察和記錄日月星辰的變化。

我們的祖先由于生産和生活的需要,不但學會了計數,而且在長期的生産實踐中,逐漸地發現了自然界存在着“量”,并且創造了諸如“結繩記事”、“布手知尺”、“手捧成升”、“邁步定畝”、“滴水計時”等計數和計量的方法。

用數和單位來表示事物的物理量就叫做“計量”。

漢字中的“量詞”就是這麼來的哦!通常用來表示人、事物或動作的數量單位的詞,叫做量詞。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語言文字都有“量詞”,比如,中文裡有很多量詞,常見的如“隻”、“個”,其中有幾十個量詞在英語裡沒有對應詞。

這些量詞使得中文在描述事物時顯得豐富多采,增強了語言的修辭和表達力!

中國古代,計量的稱謂是“度量衡”。“度量衡”和關于年月、時日的時間計量、關于寒暑冷熱的溫度計量一樣,是人類最早了解和應用的幾個物理量。

“度量衡”最早見于文字記載是出于《尚書·舜典》中“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我們這裡說的度量衡,度是關于長短的量——長度;量是關于多少的量——容量;衡是關于輕重的量——重量(質量)。

對度量衡的需求是人們在生産和生活實踐中産生的。

最初依靠自己的眼睛和手、腳等器官來判别東西的數量和長短。如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舉足為跬、倍跬為步;邁步定畝、手捧為升。

也有用自然或人造的物質來作為度量單位的,如“斤”原來是指斧子,所以有“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這樣的說法,作為重量單位的“斤”,原來的意思是一把斧子的重量。

這就是《易系辭傳》說的:“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

測量标準——近取諸身

古代最初的測量标準,“近取諸身”,就近取之于身體。

所以,度量衡單位最初都與人體相關,《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禹“身為度,稱以出”,出現了最早的法定單位。如:“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謂之掬,兩手謂之溢”。

《孔叢子》則說:“跬,一舉足也,倍跬謂之步。四尺謂之仞,倍仞謂之尋,尋,舒兩肱也。倍尋謂之常。一手之盛謂之溢,兩手謂之掬。”。

《說文解字》說:“中婦人手長八寸謂之咫。”

與尺比較接近的是咫。咫是婦女手伸展後從拇指到中指的距離,因而稍短于尺。後來咫尺連用,表示距離短,如“近在咫尺”。

“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布手知尺”,即以中等人身高姆指至食指之間的距離當作一尺。

《大戴禮記》說:“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為尋(八尺),斯不遠之則也。”意思就是;中指中節上一橫紋謂之一寸;拇指同中指一叉相距謂之一尺;兩臂伸長剛得八尺,謂之一尋。

中國古代的寸,以中指中間一節為準。直到現在,中醫還在使用這個标準。

圖 辯證法的最高境界——中醫

常見的度量衡(為什麼度量衡這麼重要呢)2

人體有差異,中醫因此而說:“同身尺寸”。中醫所謂“寸”,根據每個人體格、年齡、性别等等的差異會有所不同。

現在說人體時,身長某尺,或者說從某穴位到某穴位間隔幾寸,說的就是相對尺寸。相對尺寸在中醫針灸中有特殊意義,定穴位、定寸關尺三脈位置,方法叫指寸法,有時還有以中指長度還是寬度的争議,現在還有作用。

商代遺址出土的三支骨、牙尺,長度約合16厘米,正是中等身高人姆指至食指間一拃的長度,即與中等身材的人大拇指和食指伸開後的指端距離相當。尺上的分寸刻劃采用十進位,它和青銅器一樣,反映了當時的生産和技術水平。

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當于現在的19.91厘米。以後,尺大緻 都要加長一點,到戰國時,一尺大緻相當于現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緻,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22.7厘米。前邊提到的鄒忌是戰國時齊國 人,按一尺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個子了。

很顯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

商代的尺子是以人體的身高為标準的,丈夫一詞 就源于此 ,陶寺出土了測量日影的杆,就是一人高,即八尺。

陶寺中期王墓中發現的IIM22:43彩色漆杆,漆杆全長171.8厘米,根據其彩色刻度,證明就是測日影的圭表,更加證實了“支、丈”同源,支就是立杆,丈是杆的長度。商代一尺大概16.9厘米,而陶寺出土的漆杆基本上是一丈,正好是成年男子的身高,丈夫一詞應源于此。(上古時期人們用自己的影子測量時間)。

--------------------------------------

西方度量衡由來

不僅中國如此,據說西方也是近取諸身,就近取之于身體。

例如:

英語中的英尺,是某國王的腳的長度。據說,英國在十二世紀初仍以英王亨利一世鼻尖至指尖的距離定為一碼。

德國以十六位最先走出教堂的人腳長的十六分之一定為一個長度單位foot(腳),故有人翻譯為腳尺。西方許多國家都曾用這種方法來定一尺,但由于各人腳的長度不同,因此以腳作為長度标準的各國,尺的長短也各異。

英尺,是一隻腳的長度(foot)。

一英裡(mile),是凱撒大帝時羅馬士兵走兩千步的距離。

人體有差異,究竟以哪個人的手、腳為準,是根據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而定。

埃及的Cubit,是以法老小臂肘部到中指尖的距離為準,所以叫肘尺(腕尺)。西方人所謂的“肘尺”,中國古代稱之為“尋”,正所謂“舒肘為尋”。

西方人所謂噚(fathom),則是古希臘美男子庫裡修斯雙手伸開時兩手中指尖之間的距離。此所謂“噚”,中國則稱之為“仞”。

英寸(inch )的标準,則是十世紀英王埃德加的拇指靠近手掌一節的長度。

據說:西元九世紀,英王亨利一世,組織大臣們讨論碼(yard)的标準。沒想到這麼簡單的問題,臣子們竟然久議不決。無奈,亨利一世隻好獨裁:“一碼就是我鼻尖到食指尖的距離。”

和英國一樣,中國唐朝,是以太宗皇帝李世民的雙步(左右腳各邁一步)為長度标準,稱之為“步”,三百步為一裡,一步的五分之—為一尺。

為什麼中國唐朝的長度标準會和英國一樣?

這種随意取樣的标準,後來被抽樣統計的平均數值取代。

十六世紀,德國人在一個教堂門口找了十六個男子,将他們左腳的長度相加,再除以十六,以其平均長度作為英尺标準,這個标準沿用至今。

《漢書·律曆志》記:“以一黍之廣度之,一為一分”。橫排100粒黍,正合漢代一尺之長,約23厘米。

《英國度量衡史》記:“以45粒大麥,首尾相連排列,定為15英寸。”

它們不懂中國人為什麼确定度量衡标準是用黍粒,英國的就是仿造中國度量衡标準,随便規定一下大麥粒數,以為度量衡就能确定了。對于中國來說,度量衡标準的确定相當不同尋常,和天文音律聯系緊密,因為确定真的不容易。

最可注意的是:十四世紀,英王愛德華二世,以三粒大麥粒排成一行的長度為英寸标準。這個方法,和中國的“累黍”之法相仿。不過,愛德華二世比中國樂律學家晚了四千多年。

目前所知,世界上曾有十幾種不同的腳尺,隻是它們這類方法定長度标準,既不科學,複現性也很差,同時缺乏表示的“量詞”。

漢字的“量詞”來自于對表示人、事物或動作的數量單位的詞,有計數和計量概念,才能有“量詞”。這裡我們發現西方的尺度标準和中國相類似,但是,英語裡很多時候不需要添加量詞,這就很有問題了。

既然已經确定度量衡标準,就應該會計數和計量,也就會在語言中留下表示計數和計量單位的“量詞”,有制定度量衡标準的标準,卻無相應的“量詞”,這隻能說明當時的西方并沒有計數和計量的概念,也就是說,度量衡标準和計數、計量不配套,來自于外界賦予。

這就是為什麼外國人學中文,最頭大的有一項就是量詞,它們不能理解中文的“量詞”為何如此表示,實際上,這是早期的計數和計量在漢字漢語中的殘留,用于表示事物的物理量是多少。

而英語中的“量詞”,比如aflock of,其實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量詞。aflock of隻是一個詞組,可以通過詞組表示量詞的意思。

也就是說,在英語裡其實沒有量詞這一詞類,在漢語裡所說的“一頭牛”、“一匹馬”、“一隻筆”、“一本書”,在英語裡并沒有區别:“a cow”、“a horse”、“a pen”、“a book”,都是冠詞後面加上可數名詞。

很多試圖舉例證明英文有“量詞”的用法,但是,真正有量詞意義的隻有相對應的漢字意義而已。

西方的尺度無法解釋為什麼會和中國古代相類似,似乎兩者并沒有理由相似,之所以西方的度量衡複現性差,是因為制定标準有問題,西方的度量衡産生是個故事,而并非真實曆史。

因為想要制定一個比較恒定的度量衡标準的标準,并非易事,在中國度量衡還與天文有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