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學附屬小學在世界讀書日之際,全校分學段開展主題閱讀大展示活動。低段(一二年級)閱讀主題為“繪本廣角”,中段(三四年級)閱讀主題為“童話王國”,高段(五六年級)閱讀主題為“名著世界”,學校不斷探索“書香校園”建設的新途徑。
4月23日,是第27個世界讀書日,也是恩施市各學校傳統讀書狂歡節。當天,全市253所中小學校、幼兒園11餘萬名學生,以“小手牽大手,文明一起走”主題教育活動為小切口,突出“一校一特色”,開展了豐富多樣的“書香校園”“書香家庭”“書香村居”讀書節展演活動,培養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閱讀習慣,豐富學生精神文化生活,深入推進全民閱讀。
着手于多途徑的閱讀教材大開發。湖北民族大學附屬小學每年寒暑假期間,由教科室牽頭定下愛國明史、愛親敬長、愛書力行、愛美求真等主題,備課組長帶領全組教師搜集、整理國學經典古詩120首,小古文節選68篇,分上下冊,六個年級共12冊,制作集視、音、畫、文、意為一體,頌唱相結合的晨讀校本教材。每學期評選“閱讀小達人”185人,書香班級10個,書香家庭37個,書香教師10人,“最美附小朗讀者”10人,讓孩子們浸潤在書香世界裡。
着力于“清廉文化進校園,全民閱讀品經典”活動推送。恩施市高旗實驗小學結合清廉學校建設,拓展清廉文化陣地,深入挖掘恩施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中的清廉元素,在孩子的心中播下廉潔的種子。學校通過與新華書店、圖書館、電視台聯合開展書香校園、書香家庭活動,大力培養興趣。該校203山鷹墨香隊積極參加州圖書館的各種閱讀活動,在2021年11月獲得湖北省圖書館“十佳班小組讀書會”稱号。
着眼于學生終身發展,積極營造“誦讀國學經典,積澱文化底蘊”書香校園。恩施市實驗小學從2007年起開始舉辦讀書活動,迄今為止,已經連續舉辦了十五次讀書節展演活動。十五年來,該校先後獲得了湖北省“經典誦讀”教學研究先進單位、湖北省全民閱讀示範基地學校、湖北省“同聲”誦經典教育基地、全國第三屆“人教杯”“重溫中華經典、獻禮七十華誕”小學組一等獎。學校趙文華老師獲第三屆“全國書香之家”榮譽稱号。
“雙減背景下,減少了學生的作業量,我們要在讀書上做加法,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百科全書,增加科技類的、數學類的及地方性和民族性的閱讀,培養學生科學興趣。讓學生由會輸出到會思考、會判斷,持續推進書香校園建設,培養見多識廣、能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新時代好學生。”恩施市教育局分管教學副局長田金表示。
長期以來,恩施市緻力于“書香校園”建設,重視學生閱讀,持續增加投入,通過集中配備和接受社會捐贈的方式不斷豐富學校藏書量,全市167所公辦學校共有紙質圖書262萬餘冊,電子圖書340萬餘冊,圖書室306間,閱覽室321間,圖書角2192個,基本滿足了全市學生的閱讀需要。同時還積極争取外援,2019年,杭州市總工會聯合恩施州總工會及杭州市幫扶恩施州工作隊為恩施市援建愛心書房,捐建圖書5000冊,并配套5萬元資金;拼多多“為你讀書”公益走進雙河小學,為該校帶來了5000多冊的新書。
走進白果鄉的金龍壩村小擺放整齊的廊道圖書屋。這裡的圖書學生可以自取自讀,還可以把圖書帶回家和家長一起閱讀。“書就是要流動,不要害怕書舊了,我們把學校熱點書目集中,打造流動書吧,讓學生自取自讀,因為是熱點書,學生都想讀,所以學生也在監督書的流向,不用擔心圖書丢失。”聽了學校校長的介紹,該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股負責人楊鑄對“流動書吧”贊不絕口。
走進恩施市特殊學校,老師們正在用手語為聽障孩子惟妙惟肖地分享着書中有趣的故事。學校每周2節閱讀指導課,每節課孩子們做好閱讀筆記或讀書心得,每周舉辦一次故事分享會,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讓殘障孩子收獲閱讀的快樂。
走進恩施市宏立實驗學校、武陵國際實驗學校等民辦學校,學校持續在“悅讀”上花心思,班級采取“捐書”“買書”等形式建設的班級書架圖書應有盡有,班内開展“讀書分享會”活動有聲有色,低年段的孩子周末回家要和“爸爸媽媽一起讀”、中高年段利用周末讀自己感興趣書的習慣已蔚然成風,學校“圖書漂流”“小書蟲”“我的書簽”“好書換着看”等活動已成為一種閱讀常态。
走進金子壩江城希望小學、崔壩鎮中心小學、七裡坪街道中心小學、三岔鄉中心小學等城郊及鄉村學校,每天的晨讀30分鐘和每周例行的一節閱讀課引領學生養成了自主閱讀的好習慣。每年4月、10月,學校例行開展“讀書月”系列活動,舉辦一次讀書班會、經典誦讀、讀書筆記展覽等,進一步激發了學生閱讀興趣。
走進恩施市孝感幼兒園、恩施市中心幼兒園、龍鳳鎮中心幼兒園等,幼兒園針對不同的學段引導孩子們養成讀書的好習慣。重視起點閱讀,讀書從幼兒抓起,通過繪本故事,推進書香幼兒園建設。堅持小班全員陪讀、中班重點學生陪讀、大班開放式獨立閱讀方式。小班年齡段以繪本閱讀為主,每天在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繪本,同時增進了親子感情;中班孩子主動給家長分享故事,将自己讀過的書帶到幼兒園,在晨間分享故事時講給小朋友聽;大班的小朋友每天晚上都要堅持一個小時的自主閱讀,并且喜歡分享創編故事,從閱讀中,他們積累了大量的詞彙,能夠自由表達。
走進高旗實驗小學、小渡船硒都民族實驗小學、施州民族實驗小學、六角亭街道逸夫小學等城區學校,晨間40分鐘的師生誦讀,晚上30分鐘的親子伴讀,曬曬小書櫥、參加”朗讀者”誦讀比賽、詩詞大賽、好書漂流、制作書簽,還有閱讀儲蓄銀行的建立、幸福書香家庭的評比,老師主題閱讀分享。同時,還注重假期讀書交流活動、各類故事會、整本書閱讀分享、說說我讀書的那些事兒……各班舉行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既營造班級濃厚的書香氛圍,又增強了同學們課外閱讀的積極性,通過以講促讀,以讀促講的方式,提高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素養。“你今天讀了什麼書”已經成了師生之間最時尚的問候。
走進闆橋鎮大木村農家書屋,書架上一排排擺放整齊的書籍,正是大木村農家書屋管理員王海濤為學生們推薦的文學經典、思想修養、童話故事等書籍。學生們捧着書籍閱讀,不時小聲交流讨論,并将其中的好詞好句謄抄下來,閱讀完一篇好文後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這個孩子是書屋的常客,看書成瘾。自從村裡有了書屋,自己便愛上了看書,他希望自己長大了能跟書中的人一樣優秀。”大木村小學教師兼農家書屋圖書管理員介紹到。大木村小學的老師,由于離家較遠,周六周天輪流到大木村農家書屋充當圖書講解員,為當地的老百姓講解紅色故事和當今時事政治。
“眼睛看不到,讀書可以;腳步不能丈量,讀書可以;身體無法抵達,讀書也可以。下一步我們将進一步強化機制建設,通過集團化辦學的形式,以大型學校、中心學校讀書展演為引領,帶動全市學校、全體師生紮實推進書香校園建設;通過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規範學生的閱讀時間、增大學校書目的數量、拓展閱讀内容,讓讀書活動進‘高效課堂’、進‘五育并舉’項目、進‘黨建帶團建帶隊建’思政活動,持續推進書香校園建設,以學校為小切口,引領全民閱讀的好風尚。”該市教育局負責人甘志明表示。(易繼兵 楊鑄 楊春苗)
來源:光明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