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舌尖上的美食,少不了餃子,老人常說“不吃餃子,凍掉耳朵”。餃子是一年中不可少的吃食,而冬至這天要吃餃子的習俗,你知道一開始是為了什麼嗎?
是為了紀念一個人。
祛寒嬌耳湯
每年冬至這天,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食物。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是什麼呢?東漢時期,張仲景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他返鄉的時候,正值寒冬,看到白河兩岸的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耳朵都凍爛了。
于是他和弟子在當地搭起醫棚,将羊肉和一些驅寒的藥材一起熬煮,然後剁碎了用面包起來,煮熟後,分給前來求藥的鄉親,鄉親們将這個東西稱為“嬌耳”。
吃了嬌耳,喝了驅寒湯,渾身暖和,凍傷的耳朵也慢慢好了起來。嬌耳的做法就這樣流傳下來,後來逐漸成為“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而“不吃餃子,凍掉耳朵”也是對這道湯的呼應。
餃子多種多樣
中國各地餃子的品類甚多,廣東有用澄粉做的蝦餃,上海的鍋貼餃,四川的鐘水餃,揚州的蟹黃蒸餃,山東的高湯小餃,東北的老邊餃子等等,都是人們十分喜愛的品種。
不同的餃子餡,還有不同的寓意,這讓餃子不僅變成一種食俗,也表達了人們美好的祝願。韭菜餡兒的餃子預示着“久财”,白菜肉餡有“百财”之意,香菇餡兒的有“鼓财”的意思,芹菜有“勤财”的意思。
除了冬至要吃餃子,立冬也要吃餃子,大年三十也要吃餃子,初五也要吃餃子,初十也得吃,客人來了用餃子款待,家人團聚了吃點餃子……
還有“上車餃子下車面的說法”,意思就是出發時可以用餃子送行。百妹真的感覺一年好多天都在吃餃子,相信不少朋友自己不包餃子的話,也會買點速凍餃子吧。
餃子這麼受歡迎,不止是因為能“防止凍掉耳朵”,還因為它真的好吃,煮起來也方便,況且還能自我搭配,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制作。這麼百搭的食物,誰會不喜歡呢?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平平安安過大年!
百家講壇
《舌尖上的曆史》第二部
播出時間:2月2日 12:00
監制 / 闫東 主編 /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張蘭 于毅 陳皖甯(實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