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菌毒素是畜禽萬病之源。而對黴菌毒素污染,大部分養殖場戶采取“亡羊補牢”的方法,直到畜禽發病後才治療,這是不可取的。最好的解決方法是預防,而且“宜早不宜晚”。
養殖戶談黴色變,你了解黴菌是如何産生和它的危害嗎?
那麼,黴菌是如何産生的?
首先,我們看黴菌的産生,無非有六個方面。一是,飼料生産;二是,飼料貯藏; 三是,飼料飼喂;四是,場内墊料;五是,舍内粉塵;六是,飲水。
從收割開始,部分玉米在田間就已經發生黴變,但國内采購的飼用玉米并沒有經過嚴格的篩選,造成後期飼用玉米污染嚴重,與好玉米一起混搭再銷售給飼料廠。
相當一部分飼料企業生産過程把關不嚴,導緻了黴菌毒素的擴散。玉米在粉碎至制粒的過程是最易發生黴菌毒素污染的時期,在粉碎後的24小時,黴菌毒素會增加10~100倍。而有一部分飼料廠,甚至用粉碎後近一個月的玉米,黴菌的含量可想而知。實際上,粉碎後的玉米要在72小時内盡快使用完畢,才可以有效避免污染。
養殖戶談黴色變,你了解黴菌是如何産生和它的危害嗎?
首先要嚴把原料采購關,杜絕黴變原料入庫;控制倉庫的溫度、濕度,注意通風,做好對倉庫邊角的清理工作,防止原料在儲存過程中變質;控制飼料加工、配制、貯存、運輸等環節,盡量縮短貯存時間。
當前最經濟、最有效的脫毒措施是黴菌毒素吸附劑的使用。但市場上吸附劑種類繁多,選擇時可從是否含有害物質、是否破壞原料營養成分,飼料成本等方面綜合考慮。目前,沸石類的吸附劑是較好的選擇。
那麼為什麼有專業人士分析黴菌現在養殖第一大殺手,它到底有多厲害呢?
養殖戶談黴色變,你了解黴菌是如何産生和它的危害嗎?
有黴菌的家禽母源抗體沒有保護力!
有黴菌的家禽出現免疫抑制(打進去的疫苗産生不了抗體)!
有黴菌的家禽(藥物不吸收,用藥不敏感)!
有黴菌的鴨沒有抵抗力(容易激發感冒、鴨肝、漿膜炎、病毒病等)!
有黴菌的家禽采食慢,而且光吃不長,大小不均勻,四世同堂!
有黴菌的家禽,黴菌破壞腸粘膜系統,導緻有害菌易感,造成腸炎反複發作。久治不愈!
有黴菌對鴨内髒的侵襲表現在:(1.肝功能受損造成肝病多發。2.氣囊有白色結節,形成呼吸道症狀。3.會破壞免疫系統,造成抗體和免疫失敗。4.會導緻脾髒功能下降,造成脾壞死。5.會導緻腎腫形成痛風導緻鴨癱瘓現象。6.會導緻血管壁的損傷,造成血壓上升,增加心髒壓力,使腹水症狀多發。)
綜上所述,做好預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注重預防,那麼雛禽的生長發育就會受到較大影響,雛禽的成活率得不到保證,後期長成的雞鴨鵝難養,因此,要從源頭防止黴菌素中毒。
如果你看到能有所幫助,我會非常榮幸,如果你有更多養殖問題,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回複:在,也可關注我,一次咨詢,獲得終生免費技術指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