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的生命,配上這樣的生日禮物,不是更有意義嗎?
"
生日那天,很多女孩子會送給自己好看的衣服、心儀的包包或者種草已久的化妝品,而我在紅十字會工作,自然有更多的選擇:登記成為遺體器官捐獻者、造血幹細胞入庫、開展一場救護培訓、入戶進行志願服務活動……年輕的生命,配上這樣的生日禮物,不是更有意義嗎?
2021年6月8日,距離生日還有4天,上午前往臧老師家,完成了他幫忙宣傳的幾位朋友的遺體器官捐獻登記志願書,坐公交回單位,一看手機到了午休時間,不想打擾同事,就自己外出“覓食”。走着走着,又來到熟悉的鼓樓獻血屋,猶豫片刻,便打消生日當天獻血的計劃,畢竟早一天就有多救一個人的可能性。
難道獻血屋也知道我馬上要過生日?不同以往,那裡可算得上人頭攢動。我略帶疑惑地填表、抽血化驗,等待結果時,人們的聊天内容傳進了我的耳朵。
原來他們朋友的孩子患病了,急需用血小闆,他們來獻血,可是化驗結果隻有一位女士通過。但因為第一次獻血,剛紮針沒多久,那位女士就感到身體不适,隻得将兩個單位的血小闆捐獻量改為一個單位。
“一共需要三四個單位。”一位男士不停和患兒父母電話溝通。之後,患兒的阿姨匆匆趕來,也因為化驗不合格無法獻血。
“姑娘,你獻血一點都不難受嗎?”看着我有節奏地松握着右手,進行兩個單位的血小闆捐獻,那位女士的丈夫問我。
“别看這個小姑娘年輕,已經獻了14次血小闆了。”“我還算是小姑娘?”獻血屋工作人員的回答讓我得意之餘,也有些不好意思。
“朋友的孩子得了溶血的病,急需三四個單位的血小闆才可以治療,能不能麻煩您幫幫忙,親戚和同學都化驗了,獻不了……”那位男士難為情地小聲問我。
“孩子多大了?”
“三歲,突然就得了病,今天能找的親戚朋友都叫來了。”
我不禁想到自己六歲的女兒,輕聲道:“好的,我願意。”
“真的嗎?”對方有點兒不敢相信,回過神來,連忙說:“太感謝您了。”
“就是這個小姑娘,她把今天捐獻的兩個單位血小闆的優先使用權給你們的孩子用。”沒過一會兒,一對和我年紀相當的夫妻進了獻血屋,和我攀談的男子指着我說。
“我真的不知道說什麼好,太謝謝你了。”孩子媽媽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别客氣,這是我們的緣分,希望孩子早日康複。我就在紅十字會工作,經常參與無償獻血,希望哥哥姐姐們以後也能積極參與。今天幫助他人,也是幫助明天的自己。”既幫了人,又做了一回“小姑娘”,我十分開心。
孩子的父母和親友頻頻點頭。一會兒,那位母親匆匆離開,原來,她是去便利店買面包和蛋糕,要送給我。我幾番推脫,終究擰不過。她将小禮物塞進獻血紀念品的袋子裡,不住地囑咐我路上注意安全。
告别了那位母親,回到單位,拆開小蛋糕,舀了一勺塞進嘴裡,說不出的甜,一次偶然的提前獻血經曆,讓我收獲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禮物。
《1553萬人次,熱血相助》,2021年6月11日,我轉發了中華骨髓庫公衆号的這篇文章,沒過多久,那位捐獻一個單位血小闆的女士也在朋友圈曬出自己的獻血反饋短信,配上了和我相同的文案。我想,孩子的父母和親友,會因為那天的“幸運”,相信人間有真情,以後定會積極參與無償獻血公益事業。
用一份帶有溫度的情感,感染他人,再讓這份情感,不停地傳遞、擴散,讓更多無助的人得到溫暖和關愛,對我而言,這就是紅十字工作的意義所在。
來源:《博愛》 圖片:網絡
作者:黨 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