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智慧想必世人皆知,他是一位世外高人,被傳得神乎其神,四位弟子張儀、蘇秦、孫膑、龐涓,更是拜相封王,成為戰國時期一時無二的風雲人物,既然徒弟都有如此非凡的智慧,想必師傅更深不可測,的确,鬼谷子是具有非凡的智慧和能力的,那麼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鬼谷子的智慧。
鬼谷子,名王诩,王禅,道号玄微子。他是一位集道、法、陰陽、名、兵、數理、謀略等為一身的大成者,且以上各家都稱其為上高之祖,具有崇高的尊貴地位。其智慧通天遁地,非人能及,因修身于鬼谷,世人尊稱為鬼谷先師,其門生弟子個個履曆非凡,龐涓遇羊而榮,孫濱逢戰不輸,蘇秦佩六國相印,高頭大馬享盡榮華;張儀兩次做秦國宰相,手握縱橫捭阖之術,風雲際攬,風采一時無雙。
鬼谷子與世無雙的智慧,成就了非凡的人生,也培養了衆多子弟,我們在此不再詳談,今天我們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學習鬼谷子的智慧,領略他的非凡才學。來了解他的交談與謀略第一招:捭阖之術。
捭阖之術可以用在各個方面,比如交際交流、人際溝通和外交方面,個人成長人生策略方面,商業競争方面,企業運營方面,國家戰略戰術方面等等。因此,為人們行走江湖所必備知識之一。
捭與阖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捭者:開也,言也,陽也;阖者,閉也,默也,陰也。說白了,凡事都有兩面性,而鬼谷子把“陽”的一面,就稱之為捭,“陰”的一面則稱之為阖。
現代很多書籍,翻譯古文,我個人覺得完全沒有領略作者的意圖,或者翻譯錯誤,都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比如: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這個斜這到底是讀xie呢還是讀xia?是白雲深處還是白雲生處?都有較大争議,現在代課本已将斜标為xie了,可是按照語意來講,很明顯讀xia才正确的,一是押韻,二是民間很多地方這個字都讀xia,傾斜、不正的意思。
鬼谷子其實是一本教人遊說的書,也是一本謀略之書,其内容是有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和指示意義的,很多學院派的書籍,翻譯得總感覺文不達意,缺少點什麼,或者沒有完全理會作者想表達的意圖。這裡我舉一個例子:
捭阖第一裡面,有一段話:“捭阖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縱橫、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學院派的解釋是什麼?“開啟”和“閉藏”是天地間各種事物運動發展的變化規律。“開啟”“閉藏”都是為了使事物内部對立的各方面發生變化,通過陰陽交錯,四季轉換,使萬物發生變化。世間事物縱橫交錯,反反複複,都是開啟和閉藏從中起着作用。很明顯,明眼人都能覺察出哪裡有不對勁的地方。捭阖與變動陰陽的解釋且不論,最後的幾個詞:縱橫、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也。這其中有一個詞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縱橫。沒錯,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的祖國出現了一個派别,叫做縱橫學派,我國民間有三教九流一說,其中九流中的一流就是縱橫家。其主導者是兩個代表性的說客:張儀和蘇秦。
其中蘇秦是合縱派的代表,而同門師兄張儀是連橫派的代表。春秋戰國亂紛紛,那裡的時代背景我不再詳述,相信各位都懂,我們說縱橫兩種學說,其中合縱派的主張是各諸侯國聯合起來一起抗擊強大的秦國,而連橫派的代表是各個弱小的國家如果想要自保,就必須抱大腿,與秦國結盟才能确保不死,而且可以與弱小的國家聯合起來,消滅某個弱小的國家,所得的财物、地域城池平分。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這兩種思想都具有廣泛的支持者,于是出現了:“謀詐用,而縱橫短長之說起”的時代現象。縱橫兩個字已經解釋了那麼多,相信你也大緻明白了,縱橫是一種思想,一種學派,最重要的是無論合縱還是連橫,其思想起源都來源于同一個師傅:鬼谷子,起源于同一個學說,捭阖之道。而後面的反出、反覆、反忤,其實也是一種思想,雖然曆史鮮有記載,但我們可以猜測出,這些思想,其實也就是《鬼谷子》捭阖的延伸。
我們再來分析第二個詞:反出
反是什麼意思?
看到沒有?反,覆也,覆是什麼意思?覆者,蓋也。把某些東西遮住,就叫覆,所以現代詞覆後面往往跟着一個字:蓋。那“出”又是什麼意思?出,是長出來的意思。最早在甲骨文裡,出字是離開城邑行軍的意思,但是後來由于金、篆、隸書的傳承過程中,出現了中遺漏和錯誤,因此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形态,總之,你記住,現在的出字,造字之意,就是生長出來的意思。看到這裡你就明白了,反出,反是覆蓋住,出是長出來,這兩者其實是對立關系,就像陰和陽一樣,就像縱和橫一樣,而後面的反覆、反忤,實質上也都是一種學說和思想的簡稱。
反出怎麼能是反反複複呢?我覺得這樣翻譯簡直一派胡言!鬼谷子先生如果看到,恐怕都要被氣吐血,棺材反要踢翻。
朋友們讀《鬼谷子》千萬不要相信現代一些書籍,亂翻譯,錯誤的誘導,學偏了,或者學了半天,沒有搞懂意思,沒學到精髓,盡信書,不如無書啊!現在太多書真是誤人子弟。朋友們如果想要讀懂《鬼谷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從作者的解釋入手,比如《鬼谷子》第一篇捭阖之術,首先要讀懂這兩句至關重要的話:
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财利、得意、喜欲為“陽”,曰“始”。故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曰“終”。
為什麼這兩句話至關重要?
因為這兩句話可以幫助我們讀懂作者所謂的陰、陽,而作者在文中反複強調:捭阖之道,以變動陰陽。捭阖的核心是什麼?變動陰陽!變動陰陽!變動陰陽!而什麼是陰?什麼又是陽?你看作者上面那句話不是剛解釋完呢嗎?所以我說這兩句話至關重要,重要到你是否能夠讀懂《鬼谷子》的真正意思。
接着我們來做一下簡單的解讀吧,看看鬼谷子先生到底想表達的是啥?我們又能學到一些什麼:
聖人在天地之間,往往比常人更有先見之明,能夠通過陰陽兩性敏銳地判斷出當下的風雲大勢,并且知道存、亡的關鍵之所在。他們掌握并研究透了萬事萬物的生長、滅亡的規律,熟練地掌握了人性,能夠精确地判斷到事物變化的先兆,因而始終能夠站在生死存亡的關鍵點上,這個點就像一道門,随時可以跳躍到陰或陽的一面。自古以來的聖人,都是深谙這個道理的,沒有哪個不一樣的,所以他們總能夠由死門入生門,求得生機。天下大勢,命運起落,都是如此,盡管都變化無窮,但大局仍有所歸屬,或者從某些先兆中就足以使智者、聖人精準地察覺,是負陰,還是抱陽,是采取剛強的手段還是柔和的做法,是進攻還是守住局勢,是采取嚴格的政策還是放松一點管理,凡是這一類的選擇聖人都能做出有利的決斷。
因此,那個掌握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精通人性,始終讓自己站在生死之門的關鍵點上的聖人,總能夠通過審視一個國君的先後變化,來考量他的才華和應變能力,比較出他的治國技巧、才能優劣來考量人才。賢良、不肖,智慧,愚蠢,勇猛,怯懦,仁慈,仗義,這些性格都有着明顯的差異與區别,這使得他們在不同的情況下,會慢慢出現開朗、沉默,上進、消極,高尚還是低賤的差别,這些都不用去管它,慢慢觀察就行了,你心中自然會得出答案。而如果想要知道一個人當下的意志和想法主要是想幹什麼,那就看他每天的時間都花在什麼事物上,了解一下他是否仍在放縱并沉迷于自己的嗜好。如果每天都能嚴格地要求自己,具備高度的自律來限制自己的嗜好,這種人是具備高遠的志向的。試探性地明确地反駁一下對方所說的話,就能知道他所說的是否屬實,如果描述的情況屬實就可以推斷出他的真實主張。從捭與阖兩個方面同時着手,就能推算出他是不是道義相和的人,有的人明确地表達出相同的主張,有的人則表面上不說話,卻愛在暗地裡使黑勁,與主旨相背離 。明确地表達出自己的主張的人,是志同道合者,表面上不說話,卻在暗地裡較勁的人,是與我們志不同道不合的人,甚至是站在我們的對立面的敵人。此人能否為我所用,或者能否重用,通過判斷他是志同道合的人還是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就可以了,如果是志不同道不合、在暗地裡使陰招的人,不僅要防範他,而且一定要摸清楚他的陰謀詭計。遠離他還是與他同道,都是有法度的,第一步先從判斷這個人的志向開始!
如果想通過合作後的美好前景展望來拉攏對方,貴在言語周緻;如果想通過不合作将出現的危機來勸誡對方合作,貴在思維細緻,一絲不苟。行事周密重在細枝末節上,且始終與自己的主張相追随 。想通過語言的描述來拉攏對方,一定要考慮到聽者的個人思想情感和抱負;如果想通過勸誡對方與我合作,那就首先要讓其誠心誠意,成為志同道合的人。無論是以上哪種方式,都可以看到對方會對事情權衡輕重,然後再來預估其意願深淺,聖人要對此事考慮周全;如果對以上兩種方式他都無動于衷,聖人就要為自己多加考慮,思忖對策。因此使用拉攏的遊說者,要麼說完自己趕緊離開,要麼就是意見被采納了。而通過勸誡方法的遊說者,要麼是勸誡其消滅對方,要麼是勸誡其離開某方。通過拉攏和勸誡、剛柔并濟、雙管齊下等方式的遊說者,符合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
滿口拉攏和勸誡之辭的說客,通過轉變好與壞兩個方面達到遊說目的,随機調整來應變萬事萬物。而縱橫、反出、反覆、反忤等各種層出不同的思想,都是源于這種思想的啟蒙。
通過捭阖進行遊說的人,是遊說的大化之境,體現了遊說者權變的思想核心,說客必須先預想期間的各種變數,生死吉兇都系于其中。嘴巴是一個人内心的門戶,心,掌管一個人的精神。凡是意志、喜好、思慮、智謀,都從這裡生發出來。因此它可以随意開啟或關閉捭阖的思想,截斷它們的出或者入。捭是什麼意思?張開的,表達出來,好的;阖是什麼意思?關閉的,沉默的,消極的。陰和陽相互呼應,開始和結束是他們的内在意義。因此說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财利、得意、喜欲等,屬于陽,也稱之為開始。而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等,都屬于陰,也稱之為結束。前面說了那麼多陽之類的内容,都是好景開始的意念,也就是通過說好話描摹美好的未來之景象來開始合作開啟新的篇章;前面說的些陰的内容,都是不好的指向,也就是通過描述不好的景象來形容不合作将會遭遇的處境,以此打動聽者最後達到遊說之目的。
捭阖術的操作方法,首先可以用陰陽兩種方式來試探對方。說好話描述好景時,要講得很崇高、動聽,說不好聽的話講述将可能會遭遇的苦難時,要講得很低下、卑賤。用低下的卑賤的語言來描述苦難境遇,用光明美好的語言來描述崇高的可期之景。以這樣的方法把話說出去,沒有人會不産生聯想,沒有人不受觸動,沒有人會說服不了。這種方法,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當處在低谷的時候,隻有更差沒有最差,當處在順境時,很難想象它能上升到什麼樣的巅峰。盈滿還是缺損,離去還是接受,違背還是反轉,都是屬于陰陽兩個相反獨立面的特性統籌範圍裡。被陽言(好景描述)觸動的人,境界将會因為合作而得到升華;聽到陰言(不好的話)而沉默、面無表情的人,看他的外表就知道有沒有觸動他的内心,從而推斷事成與否。
先說不好的話再講好的話,使他思想感受慢慢提升;将不好的話穿插在好話裡面,這樣的話會更有力量;這種陰陽相結合的遊說方法,就是捭阖的變化産生的。而陰陽以及變化陰陽,本來就是天地間的自然規律,遊說的方法。這是做任何事的根本,也是學習運用剛柔并濟這類處世技巧的必學思想。
贅言莽莽,概而言之:
捭:用始的層面去讓對方理解到合作之後各種好的景象,拉攏。
阖:用終的層面去讓對方理解到不合作之後各種不好的結果,勸誡。
一言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雄師。古代的說客除了要有雄才之辯,還要有技巧打底。這一點上,鬼谷子是他們縱橫家的先師,現代的談判專家、交流交際、商業布道者,都是得益于鬼谷子的思想而成功成名的,俗話說:胸中無溝壑,無以成文章。想成名成角,揚名天下,才能是必須得積累的,個人的成長必不可少。學完本文,你知道以後如何去勸說别人了嗎?如果沒學會也沒關系,這隻是一個開始而已。
來自:獨自去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