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在目睹廣東人滅蚊之前,坊間的流派分野還沒那麼誇張。
這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行為藝術,每一隻在廣東出生的蚊子,上輩子都是做過孽的,如何頑強地面對廣東人,這是它們渡劫前的最後一道送命大題。
沒有哪隻蚊子可以從廣東生還,僥幸活下來的,都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樣的貴子,随便送去哪個省份,都可以直接晉升為節度使。
它們豐富的逃難經驗值得借鑒,蹂躏中總結出的謀生技巧,也經得起曆史和種群的推敲。
甚至,它們隻要能在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中保存住肉身,本身就是一項生物學奇迹。
在廣東任何的街頭購買蟑螂藥,都會被授予“如何給蟑螂喂藥”的額外知識,廣東人的治世良策,謎底往往就在謎面:
蟑螂藥要蟑螂自己吃了才有效,那麼蚊香,一定也要蚊子自己聞了才管用。
朋友上月去廣東租房,被房東額外贈予了前任租戶遺留下的42盒蚊香,他驚詫到底是什麼地形,才會用到如此大的劑量,直到有一天,他在短視頻平台的本地推薦中,發現了修仙的秘密。
多雨潮濕的環境,大量蚊蟲會鑽進人類的屋内避雨,一卷蚊香早已起不到震懾的功效,加之需要不斷開門窗通風,才能防黴,蚊香矩陣可以保證蚊子甯可淋雨,也不願進屋。
蚊香帶來的視覺沖擊,讓人類具有明顯的滿足感,這代表着食物鍊頂點的一種支配,是一種軍事實力上的絕對碾壓,有的房間蚊香比蚊子都多,“在東北類似的突兀,叫盤炮”。
這些懸挂于絲線之上的漩渦,代表鳴人已接手此地的防務,每一個在夜幕中燃香的道場,都能感受到這些符箓的正能量。
廣東有最大的蚊帳制造和銷售中心,除此之外,電蚊拍、電蚊液和電蚊燈的生産中心,也多在廣東,一份電商平台的報告稱,80%的蚊帳都賣去了廣東,其中,有75%的單子都是在淩晨2點-4點之間倉促下的。
蚊帳代表着一種區域拒止戰術,而蚊香則以攻代守,有道行的老廣一聞就知道是哪個廠家,再細琢磨一下,連批号都能嗅出來。
文明的價值,讓生活方式更加撲朔迷離,從這個角度來看,廣東的蚊子比外省同類更了解“生存即毀滅”的真谛。
“女朋友說點個蚊香就下來,結果等了40分鐘。”
“在廣東買蚊香是按斤買的,看上哪坨直接上秤。”
“核酸排隊,也得帶蚊香。”
南方五行屬火,祝融巡遊的第一站,應就是廣東,他帶去了希望與黎明,也帶去了燒烤的諸多技巧,“說真的,站旁邊聞着,都餓了”。
廣東人的決絕,又不僅僅局限在征服其他生物,還體現在對自我的高度要求。
“和朋友喝茶,我腿毛叢密,蚊子下不去嘴,朋友說你這太被動,人生需要進取,一會一隻蒼蠅飛到他腿上,他随手放了一把山火,引燃了整片草原。”
在網絡搜“mosquito video(蚊蟲影像)”,有更深的觀感體驗,每一次觀看不亞于在沙漠中苦行,意外發掘出綠洲。
大部分上傳者都是兩廣或東南亞地區,其中,又屬廣東的最有創意。
“這種合法的‘虐待’,讓某些動保者們也大呼過瘾。”
他們管這種片子叫“蚊片”,蚊片代表着蚊子的一千零一種死法,且在不斷更新,人們不再滿足于股掌之間滅蚊的技巧,而是取拙于更加淳樸的工具。
有些時候,這種工具可能是人類的朋友。
但即便如此玄妙,蚊片之中也存有不同程度的鄙視鍊。
比如,廣西朋友訓雞,湖南朋友就得學會訓貓。
自然萬物都能心有靈犀,大家同仇敵忾的都是蚊子,包括植物。
但直到廣東朋友出馬,人們才恍惚意識到誰才是自然界真正的王者,誰才是人間真正的德魯伊,“他們竟然訓蜘蛛!”
曾有同行告訴我,蚊片真正的精髓,在于解壓,其中又以廣東醫學院校的出品最為精良。
那是一種極道之上的針刺美學,滅蚊術早已脫離開傳統物理領域的桎梏,邁入了一種文化自信。
“從百會穴入,從湧泉穴出,精準,是執醫的必要條件。”
“閨女問我大氣壓對人體的影響,又問我人類為何不能在高壓下生存,我現場演示了一下,她沉默了。”
在蚊片領域,普通的觀衆經常會有一個普遍的印象,隻要有廣東人在,這項事業就永遠沒有終點。
亦或者說,青銅門後的廣東人,才是蚊蟲生命的終極。
有部播放量2000萬 的短視頻,可能是位服裝廠的工人拍攝,也在蚊圈口口相傳,“投胎确實是門技術,對人對蟲都是如此。”
片子很快引發震動,又帶來了全行業的内卷。
電工給蚊子一記雷霆之錘,律師用法律夾死蚊子,理發師用電吹風讓蚊子風幹,造景愛好者将蚊子封入琥珀,人人喊打的對象,自然沒有活下去的必要。
如果有天,你收到的包裹布滿荊棘,也别意外,那很可能是某位師傅在練習槍法。
和民間轟轟烈烈的運動熱情相反,一些廣東的研究機構,每年都放飛幾百萬隻“亞洲虎蚊”,這十分讓人不解。
2014年6月,在廣州爆發了登革熱疫情,僅僅從6-10月,廣東全省發現38753例病例,其中重症20例,死亡6例。
之前廣州也有零星感染登革熱的病例,但在2014年之前,感染病例通常在幾十、上百,最多上千的水平,像2014年這種嚴重的疫情突然爆發實屬罕見。
登革熱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蚊蟲叮咬,引發廣州那次疫情的“罪魁禍首”,是亞洲虎蚊,而廣州後來為了治蚊幾次放生的蚊子也都是亞洲虎蚊,這種蚊子是黑白相間,就是人們俗稱的“大花蚊子”。
這種蚊子并不是我國的本土物種,在幾十年前,我國的本土蚊子是按蚊、庫蚊,這兩種蚊子都是晝伏夜出,咬人前會打個招呼,“嗡嗡那麼一下子”,叮人後頂多起個小包,癢一會就沒事。
但花蚊子很少暴露自己的蹤迹,上來就一口,腫包令人奇癢難耐,多日不消,甚至還會引發低免疫力人群的多種并發症。
這些原本在東南亞地區生存的蚊子,通過木材運輸貿易和被人為打包發空地址的方式,逐漸進入我國,幾十年的時間内,先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生存,此後竟然多次進化,耐受住北方的氣候,至此,在全國都有明顯分布。
廣州數次放飛的幾百萬隻蚊子,采用一種生物療法,“以蚊治蚊”。
用人工繁育的“絕育”雄蚊去與自然界中的雌蚊交配,在培育蚊子的時候,專家每星期都會給蚊子的卵中注射一種叫做“沃爾巴克氏體”的細菌,這種細菌對人體無害,但是卻能導緻蚊子“不孕不育”,從而産下極難孵化的卵,以此來達到大面積滅蚊的效果。
每次放飛的都是雄蚊,因為雄蚊不叮咬人畜,也降低了容錯率。
治蚊工程,是長期事業,一直在不斷探索,對廣東人的意義尤甚,從另一個角度,它又代表着一種奇怪的趣味。
見血的蚊子,是平庸的,而兵不血刃,似乎也是老廣們追求的最高境界。
“我敢肯定,昨晚這隻,是氣死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