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好好跟秋天道别

好好跟秋天道别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18:52:38

曾經的我不喜歡秋天,就像不喜歡祖母的唠叨:“穿上衣服喲,别涼着喽!帶上雨傘,天要變了!”煩死了,老是這樣!就算我已跑出幾爿田遠,那蒼老的聲音還固執地追上來。

好好跟秋天道别(聽秋天唠叨)1

向往春天的我們,像羽毛未豐的雛雞,跌跌撞撞着想離開庇佑的羽翼,才不管老母雞的啾喌呢!

而當某一年,春天舍我而去,夏天的艱辛已結晶成鹽花時,暮然回首,發現秋天卻已站成籬笆旁的老榉樹了。

當年,老榉樹的腰圍我們兄弟倆聯手才能合抱。等我們的胳膊粗過枝丫時,一人就能合抱了。是它沒再長大,抑或在老縮?多少年了,那分割春秋的籬笆不知換了多少茬,可老榉樹永遠是那裡的坐标。隻是當年挺拔、茂盛,而今,卻滿身疙瘩,老樹皮粗粝得像皴斑,在靜好的歲月裡無聲脫落。但老也有老的用處。哪家自留地界線糾紛以至于開罵,有人說,去對标一下老榉樹吧!當年分田時就參照它的,土地證上寫着呢。雙方沒聲音了。夜歸的旅人或者是爛醉的酒鬼,遇到雨霧天或者鬼打牆,迷失了歸途,忽然擡頭看見隐隐的老榉樹,心裡忽然亮堂了。除了這些,它還有什麼用呢?

曾幾何時,它把我們攬在濃密的綠蔭裡。其實,得到它護佑的何止是我們呢?隻要是有生命的東西,它都喜歡。地上有淘沙的雞雛,從欄圈内逸出的小豬,還有趁農閑在樹下做女紅的婦女們。樹上有喜鵲、伯勞等做的窩,樹幹上有蟬蛻和臭大姐,螞蟻上上下下不知在忙碌些什麼。當然還有躺在樹杈間做夢的小孩。我們的樂趣不全在乘涼、做夢,還在于尺蠖似的套着繩圈看誰攀爬得快,攀爬得高。它給了我們綠蔭,給了我們快樂。即便下雨也能為我們抵擋一陣子的。

那老榉樹就長在場角與自留地之間。祖母說,她嫁過來時就這麼大了。問祖父,他說小時候就挺高了。那它從哪裡來的呢?長在誰家地裡就是誰家的呗。

祖父的兩個木匠發小,一個用手拃了拃說,可以做一架布機;一個用身高量了量說,夠打一口棺材。那時,老人活着的時候就準備棺材,那備下的棺材叫“壽材”。“那該是誰睡在裡面呢?”我看了看祖父、祖母說,意思是就一口,不夠的。祖父那時正喝小酒,說誰先死就誰睡。祖父喝酒的時候,我就問怪問題,蹭他下酒的花生米。他喝酒的時候,常鼓搗車轱辘話的故事。每次都差不多,隻是有時地點和人物會不一樣,我不知道哪一次是對的。

母親也到了唠叨的年齡。人怎麼到了這個年齡就唠叨了呢?而唠叨多半是對着第三代的。俗話說“隔代親”,唠叨其實是親情的體現。而當我站在樹下,能體會個中的親情,理解祖母曾經的唠叨時,自己也已步入人生的秋天了。現在的獨生子女第三代,都住城裡了,還有誰能聽你的唠叨呢?此刻,我感受到祖母的幸福,她那時物質是貧乏的,可有好些孫輩在她膝下承歡,聽她唠叨。

老榉樹本來該是連根挖起的,可爺爺說,根留着吧!也許還有用。爺爺指的是它作為地标還是什麼的,就不知道了。

趁人們忙着打理,我們就趴在樹根邊,吹去上面殘存的木屑,數老榉樹的年輪。那年輪像留聲機唱片的紋理,有的地方密密匝匝,有的地方疏朗如皺紋。比我小五歲的弟弟,還穿開裆褲,他用小手摸着紋理說:“哇哇”。“哇哇”是疼痛的意思。小孩子怎麼知道樹也會疼痛呢?樹無言,樹根也無言。

鋸成段的樹幹,被沉入屋後的小河叉。這一沉就是幾年。從此,場角上空蕩蕩的,天空開闊了許多,無阻的視線直抵遠處石護塘上蓊蓊郁郁的林帶。有一段時間,每遇晨昏,鳥雀們從遠方飛來,在老榉樹存在過的上空盤旋、啁啾,它們是想在上面做窠,還是想落腳過夜呢?就在那年春天,樹根上長出一叢葉芽,一年裡就高過膝蓋。我們期待着它們長成一棵新榉樹,可爺爺說不會的,過不了冬天,它們會枯萎。果然不出祖父所料。可第二年春天,它依然抽出新枝。年年如此,我們也就不再留意了。

多少年後,祖父母相繼過世。我離開了老家,在外讀書、謀生。

重返故鄉,重返家園,不早也不晚。聽不到祖母的唠叨了,我願意聽母親的唠叨。

一群大雁在明淨的天空往南飛。那是二年級課文裡讀過的:秋天來了,天氣涼了。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大雁在用翅膀唠叨。

麻雀和白頭翁們,在柿子樹、高粱穗子上唠嗑個沒完沒了。收割盡的原野,拖拉機過處,沃土被翻了個身,白鹭跟随着秋天的背影,尋覓着蟲蟻越冬。高遠的天空,無所事事的風,将白雲撕成縷縷棉絮狀,任由它們在天宇遊蕩。

風潮漲滿秋江,浮萍轉瞬褪去了綠妝,化作滿江紅結伴流浪。一陣風過,榆樹葉兩片、三片……掉在草地上。秋天的聲音,要你細細聆聽。

我想,如果沒有誰聽你的唠叨,那就站在秋天的鄉野,靜靜地聽秋天的唠叨吧!(湯朔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