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更年期”,你是不是就會聯想到一個情緒失控、歇斯底裡的老年女性形象?
其實,更年期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水嶺,是女性從中年向老年的轉變。
除了引起情緒變化、女性絕經,還會出現盜汗、變胖、失眠等一系列影響生活質量的症狀。
不過,更年期并不是洪水猛獸,而是人生的必經階段,遲早要經曆。
既然如此,那我們不如勇敢面對,好好地認識一下它吧~
更年期并不是一個醫學名詞,它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通俗說法。
它沒有特别明确的定義,一般指從絕經前4-5年到絕經後10年的一段時間(自40歲後月經紊亂起)。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到了更年期?
大家可以用這個女性絕經期自測表測試下,如果自測程度評價在輕度以上,建議進一步咨詢專科醫生。
我的門診中,有許多更年期的婦女來看診。
她們都有一個很典型的問題:失眠。
按理說這個年紀,兒女已長大成人。
家庭和睦,幸福美滿,天倫之樂。
跳跳廣場舞,旅旅遊,樂哉樂哉。
可是為什麼還是會有這麼多人失眠?
這也跟中醫的兩個髒腑有密切的關系。
腎
“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
到了四十九歲上下這個年紀,也就是絕經前後。
腎氣由盛轉衰,體内雌性激素分泌迅速減少,容易出現陰虛的表現症狀,變得燥熱不安、徹夜難眠等。
臨床上常用坤寶丸,六味地黃丸等成藥來調理。
我給一個粉絲調過幾次藥,她說潮熱失眠都明顯減少了。
她問我,邱醫生,我看你用藥都很溫柔,有些醫生用藥很猛啊!
我說,你想讓我用猛藥嗎?
其實沒必要的。
更年期用藥,更應該因勢利導,柔和細膩,不能大開大合,以免損傷氣血。
肝
都說不要輕易惹女人生氣,特别是更年期的婦女。
這火别人是一點就着,更年期是不點都能着,特别容易煩躁、生氣。
這也是肝氣郁結,陰虛虧虛所特有的表現。
中醫有個著名的千年古方,張仲景先生的甘麥大棗湯。
原方:甘草三兩,小麥一升,大棗十枚。
養心安神,補脾益氣,效果非常好。
在這基礎上我将大麥換成麥芽,具有升發疏肝的作用;加上養心安神、斂汗的酸棗仁研發成酸棗仁茶。
安神助眠,疏肝理氣,對更年期婦女都是适合的。
從以上兩點我們可以發現,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因氣血功能衰退而使機體及情緒失衡,尤其以腎和肝的虧虛為根本。
所以在調理時應注重滋腎益陰、養肝調血,以平調機體陰陽。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緩解更年期症狀?
調整飲食
飲食要定時定量、均衡,避免無節制。
增加多種水果、蔬菜攝入,選擇全谷物或高纖維食物等碳水化合物,每周至少吃兩次魚,同時要保證攝入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
适當運動
運動好處多多,除了能幫助保持體重體型、對骨骼肌肉有利外,還有助于緩解更年期症狀。
更年期女性在運動鍛煉中,應盡量避免“肌肉-關節-骨骼”系統損傷。
鍛煉的最佳方式為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鐘、強度中等的有氧運動,如走路、騎車、跳舞等。
另外,若每周能增加2次額外的肌肉力量鍛煉就更好了!
不過在運動前要與醫生進行溝通,确定運動方式及強度,并根據情況進行調整。
控制體重
在更年期時,代謝率會開始下降,如果攝入的熱量仍然跟原來一樣的話,體重就會增加。
而身體的另一個重要改變,就是脂肪重新分布,腹部脂肪增加。
肥胖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不僅體态不好看,患心血管等疾病的風險也會明顯增加。
更年期女性正常的體重指數應維持在18.5-23.9kg/㎡,腰圍應<80厘米。
想要讓體重保持穩定,就需要控制好熱量的攝入,根據循序漸進、逐步降低的原則,同時增加熱量消耗。
保持心态
少操心、少生氣,保持心情舒暢,更年期會過得更加平順。
可以多交一些有正能量的朋友。适當的群體活動特别有助于心理健康,也有利于情緒調節。
當出現心理變化時,應及時向朋友、親人等傾訴煩惱,必要時可接受心理醫生的精神支持和疏導。
更年期,是每位女性都需要面對的一道坎。
希望今天的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大家正确認識并安度更年期。
人生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美麗。
年華雖逝,但我們也要讓自己的衰老從容優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