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漢服之美謂之華。華是一種氣度,是一份信仰,是一種民族精神。
漢服承載的不僅是一種生活美學,更是無數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延續。
本期小蘇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作為禮儀之邦,衣冠上國的華夏漢服發展史。
中國漢服的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時期,到了周代逐步完善,春秋戰國之時被納入禮治。到了唐代,冠服制度已發展得十分完善,對後世國内外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冠服制度是封建統治權力的等級象征,唐朝初年,高祖李淵下令制定了《衣服令》,武德七年(624)正式施行。即著名的《武德令》,其中規定天子之服十四、皇後之服三、皇太子之服六、太子妃之服三、群臣之服二十二、命婦之服六。每種服飾都有嚴格的使用要求。
隋朝絲織業的發展為唐朝絢麗多彩的服飾奠定了基礎,絲綢之路的興盛,更進一步地促進唐代服飾的叠代。
唐朝的服裝,有公服、圓領袍、半臂、衫裙、帔等,裝飾有幞頭、巾子、鹖冠、革帶等,布料有蜀錦、绫、羅、夏布等。
服裝是社會政治氣候、經濟基礎的晴雨表。唐朝兼收并蓄的開放政策,使得包括吐蕃、印度、波斯等很多異域裝束流入唐朝,令唐代服飾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盛局面。
本期内容就分享到這裡,下期小蘇将會給大家分享唐代服飾細化的内容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