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是人體最大組織器官,同時也承載了人體最多的疾病種類,皮膚腫瘤種類繁多,下面介紹皮膚常見良性腫瘤及常見治療方法。
一、痣細胞痣
痣細胞痣又稱黑色細胞痣,痣細胞在出生時就已經存在,隻是大多數在兒童期、青春期逐漸顯現出來。痣細胞痣分為交界痣、混合痣、皮内痣,一般不需要治療,發生在易摩擦部位、有惡變傾向的痣細胞痣建議手術治療。
圖片來自網絡
痣細胞痣有以下表現時應注意是否有惡變傾向:
1、30歲以後出現的新發痣細胞痣。
2、原有痣細胞痣明顯變大,顔色變黑、形态不規則、顔色不均勻。
3、原有痣細胞痣發生出血、潰瘍、周圍發生衛星竈,所屬淋巴結腫大。
二、皮脂腺痣
圖片來自網絡
皮脂腺痣是表皮及表皮附屬器先天、局限性增生的良性皮膚附屬器腫瘤。通常在出生或出生後不久于頭皮、面頸發現單發的黃色、黃褐色斑塊或結節。青春期因皮脂腺發育,皮脂腺痣出現增大成菜花狀、分瓣狀,老年人呈棕褐色疣狀。一般于青春期前激光治療,皮膚大或青春期後皮損建議手術切除,必要時植皮。
三、先天性血管瘤
先天性血管瘤指胎兒期血管組織畸形或異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分為以下三型。
1、鮮紅斑痣
鮮紅斑痣又稱葡萄酒樣痣,是先天毛細血管畸形,通常在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出現,為形态不規則,不高出皮面,淡紅、暗紅、淡藍色斑片,壓之褪色。
圖片來自網絡
治療方法:目前多用染料激光、光動力治療。
2、毛細血管瘤
毛細血管瘤又稱草莓狀血管瘤,是毛細血管内皮的增生,可在出生時或出生後數月發生,表現為一個或多個鮮紅、高出皮面柔軟分葉狀腫物,邊界清楚,壓之不褪色。數月内逐漸增大,多在1歲長到最大,此後開始消退,約75%-95%的患兒在5-7歲完全消退或部分消退。
圖片來自網絡
治療:既往認為本病能自行消退,故無需積極治療,但發現很多患兒皮損不能完全消退,或消退後遺留瘢痕,目前建議早期積極治療。染料激光治療本病效果明确,或是進展期口服鹽酸普萘洛爾片,具體治療方案需專業醫生确定。
3、海綿狀血管瘤
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發生,好發于頭面,可累及粘膜,皮損大而不規則,柔軟的真皮及皮下真快,高出皮面呈結節或分葉狀,呈鮮紅、暗紅、紫藍色,可壓縮,狀如海綿。發展同毛細血管瘤,但部分皮損可發生破潰,愈合後瘢痕明顯。
治療方法:同毛細血管瘤,部分可采取手術治療。
四、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是皮膚結締組織過度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腫瘤,瘢痕體質患者在創傷後發生,好發于前胸、肩胛部、耳部、下肢。表現為紅色或肉色、高出皮面、表面光滑、皮損超出原有損傷部位的硬性皮損。
圖片來自網絡
治療方法:(1)皮損内注射皮質類固醇激素。
(2)手術治療,拆線後配合淺層X光放射治療。
(3)半年内的皮損,顔色鮮紅,染料激光或淺層X光放射治療。
(4)皮損較小可液氮冷凍治療。
(5)點陣激光聯合皮損内注射治療。
五、脂溢性角化
圖片來源于網絡
脂溢性角化又稱老年疣,是表皮角質形成細胞成熟遲緩所緻的腫瘤。多于30-40歲以後發生,早期呈扁平淡褐色斑,逐漸增大,高出皮面,顔色逐漸加深。一般不需治療,對于瘙癢或有美容需求者可行激光或液氮冷凍治療。
六、汗管瘤
汗管瘤是小汗腺末端導管分化的一種腺瘤。表現為小而硬的丘疹,直徑1-3mm,呈皮色、淡黃或褐黃色,通常多發,密集而不融合。分為以下三型:
1、眼睑型:最常見,多見女性,位于雙側下眼睑。
2、發疹型:男性青少年多見,廣泛分布于頸、胸、腋、上臂。
3、局限性:位于外陰、陰蒂。
治療方法:一般無需治療,美容需求可行激光或液氮冷凍。
七、粟丘疹
粟丘疹是表皮或附屬器的潴留性囊腫,人們常稱脂肪粒,表現為白色或黃色針頭至米粒大小堅實丘疹。治療方法:一般無需治療,美容需求,局部75%酒精消毒,針頭挑出即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