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養護小常識?樹幹是苗木最重要的部分,樹幹的曲直、粗細都影響着苗木的造型尤其是落葉喬木,其樹幹的影響更為重要,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苗木養護小常識?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樹幹是苗木最重要的部分,樹幹的曲直、粗細都影響着苗木的造型。尤其是落葉喬木,其樹幹的影響更為重要。
落葉喬木的成品大苗标準
① 高大通直,幹高要達到2.0-3.5m(行道樹)或1.8-2.0m(庭蔭樹);
② 胸徑達到5-15cm;
③ 具有完整、緊湊、勻稱的樹冠;
④ 具有強大的須根系。
怎樣培育好樹幹?
一般培育樹幹可以通過整形或定型方式進行,方法主要是留幹與截幹養幹法兩種。具體要根據樹種習性與苗木栽培和生長的情況而定。當然不同的樹種、不同生長習性的樹種養幹的方法自然不同。
移植苗養幹常用截幹法
截幹法是依靠人為影響改變樹木的根莖比例。截幹法是利用人為方法強制改變苗木根莖比,以增加莖幹的生長勢,在一個生長季中使苗木生長高度達到定幹要求,從而獲得通直的主幹。
■ 當年秋季,在落葉後,将1年生的播種苗按60cm×40cm株行距進行移植(截幹栽或不截幹栽)。
■ 次年春天,加強水肥管理,促進苗木生長,秋天時當樹木高度達1.5m,基徑達到1.5cm時進行重截,即在距地面5-10cm處把地上部分全部剪除;然後每畝地施有機肥料2500-5000kg,準備越冬。
■ 第3年,繼續加強灌水,增加追肥,選留其中最健壯的萌條作為主幹,剪除其他多餘萌蘖,至秋季可得到高達2.5-3.0m,通直高大的主幹。
對于那些長勢和萌芽力較弱的樹木不建議采用此種方法。
播種苗養幹法
1. 播種苗中那些頂端優勢較強的樹種,比如楊樹類的樹種,應及時去除1.8m以下的側枝及萌蘖枝。随着樹幹的生長每年都要為其疏枝,定幹高度以上的枝可以不疏剪留作樹冠。
2. 柳樹類播種苗,待苗子長到1.5m以上,下部側枝漸粗且數量多起來時,可适當疏除一部分;對上部出現的競争枝應及時疏除,以防止影響主主幹枝直立生長。至秋季掘苗前可将苗高1/2以下的枝條全部剪除。留下的枝條可行短截,以便掘苗假植。
3. 槐、栾樹等養幹困難的播種苗可留床養幹,逐年提幹。間苗時留出20-30cm株距(行距為60-70cm)。在播種苗幹莖粗壯直立的部位,選取質量好的剪口芽短截,肥水充足時一般可長出比較直立的延長幹。如此重複修剪2-3年,逐年提幹達到2.5-3m的分枝點高度。
4. 刺槐、臭椿、泡桐等播種苗,如長勢良好,秋季達到2m高度以上時,可以帶幹掘苗,翌春帶幹移植。如生長較細弱、不足2m高度,秋季掘苗時應行截幹,翌春移植苗根,再培養樹幹。
保養苗養幹法
要根據樹種生長特性,采取不同的方法。
對頂芽比較明顯且芽質較好的樹種,如楊樹類、銀杏、白蠟樹和香椿等,移植1年後進行冬剪,目的是養幹,提高分枝點,并注意疏除分枝點以上的競争枝。
對頂芽較弱的喬木,如柳樹等,提幹與整形都要在冬季休眠期進行,要注意提高分枝點,疏除競争枝,對主枝和側枝短截。如移植後長勢還弱,可在冬剪時考慮選飽滿芽處短截,更換主幹延長枝。
對枝梢細軟與枝條對生的樹種,如元寶楓等,樹幹易彎曲,在繁殖苗第1次移植時栽植密度要大,以利于培養直立樹幹。可在生長季節清除側生競争枝,促進主枝生長,經2-3年養成直立樹幹後,再行移植,擴大株行距,以培養樹冠。
關注“必全”頭條号,了解更多園林行業資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