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問題》在哲學界享有很高聲譽,這本書的作者是分析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羅素,是當代西方最知名和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這本書對于哲學來說,算是一種通俗性的導論,适合初學者閱讀,用羅素自己的話來說是一本“廉價本的驚險小說”。
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問自己為什麼要學習哲學?哲學的價值又在哪裡?我能通過哲學解決什麼人生的困惑?看完這本書就能讓我茅塞頓開?讓我變得有智慧?亦或是讓我改變命運?
羅素稱哲學是介于真理與物質之間的,把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歸于哲學。而我卻認為哲學更像是一座橋梁,更形象地說應是一條傳送帶,連接着未知與真理,不斷把許多的未知的東西探索并輸送出來,比如宇宙、人生的奧秘與真谛。
任何一門科學隻要關于它的知識一旦可能确定,這門科學便不再稱為哲學而變成一門獨立的學科。關于天體的全部研究現在屬于天文學,但是過去曾包含在哲學之内,牛頓的偉大著作就叫做《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同樣,研究人類心理的學問直到晚近為止還是哲學的一部分,但是現在已經脫離哲學而變成為心理學。這也是為什麼說哲學像是一條傳送帶了,不斷把未知通過它來變為已知讓人們了解。
物理科學上的發明創造使無數不認識這門學問的人已經認為物理學科是有用的東西,這種實用性是哲學所沒有的,殊不知,他們又錯了,而我們如果局限于可明确地肯定的知識範圍之内,那有如何談得哲學。
正如馬修德老師講解《西遊記》裡的豬八戒一般,他們的需求隻是生理的,物質的。忽略了精神食糧的必要性,使人擺脫個人那些狹隘的打算,一個聽憑本能支配的人如同行屍走肉,他的生活總是禁閉在他個人利害的圈子裡。而哲學價值也體現在心靈的食量中。哲學的冥想就是一條出路。
書中有一個問題十分有趣,是關于桌子的。一張桌子,對于我們所感知到的,是感覺材料。摸着是硬的,冷的,光滑的;聞着是一股松木味;看着是深棕色;敲着是清脆的響亮聲。但是這一切都會變化,當我們閉上眼睛,還能感知它的存在嗎?當我們給以不同大小的壓力時,就會有不同的硬度讓我們感覺到,到底哪一個硬度才是它真實的硬度呢?當我們給桌子蒙上一塊布,再次讓我們摸,它的光滑度是不是就不一樣了呢?還有那顔色,當我們從不同角度去觀看時,就會有不一樣的視覺感知。這也是為什麼畫家莫奈對于同一朵菊花都能畫出幾百幅畫來。那麼到底有沒有一個實在的桌子呢?如果有,它可能會是個什麼樣子呢?你是否覺得這很值得我們仔細品味呢?
這也容易明白為什麼偉大的物理學家、數學家牛頓晚年緻力于哲學的研究,為什麼著名數學家、坐标系始祖笛卡爾一生相伴于哲學,因為他們相信唯有哲學才能讓他們對事物的了解更清晰,更明了,才能讓更多的真理擺在人們面前。
在最後我終于明白,哲學可以豐富我們心靈方面的想象力并且減低教條式的自信。哲學雖然對于我們提出的疑問不能肯定告訴我們哪個答案是對,哪個答案是錯,但它能擴展我們的思想境界,指出我們所熟悉一面的背後——不熟悉一面。
正如一則廣告所言:人生就像是一場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在哲學的思考路上能給人以興趣,以及看待問題的方法、觀點與見解。哲學讓我們更加仔細觀察生活體味生活,對于思考的興趣長期不減,對生活充滿信心,也許這就是哲學的價值所在。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所幫助或啟發,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收藏、關注,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