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鄭州4月25日電 題:李少君:在“主體性”“人民性”中讀懂杜甫
作者:宋雲慧 韓章雲
杜甫名垂青史,杜詩千古流傳。陸遊也曾作詩“此老至今元不死”來給予杜甫高度評價。杜甫及其詩歌為何能影響後世?在河南鞏義第八屆杜甫國際詩歌周舉辦之際,記者專訪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主編李少君,聽他闡釋如何在“主體性”“人民性”中讀懂杜甫。
“杜甫确立了詩歌和詩人的标準。”李少君認為,現代詩歌強調個人性、獨特性等概念,但從杜甫的詩歌恰恰可以看出,“主體性”和“人民性”是能夠實現統一的,杜甫及其詩歌給現代詩人、現代詩歌帶來的啟示也正在于此。
在李少君看來,杜甫曾經是一個“主體性”強大的詩人,杜甫的不少詩歌中都顯現出其個人意志力。例如“骁騰有如此,萬裡可橫行”“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吳越”“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自己若無這樣的意志和激情,不可能寫出這樣強勁的詩句。即使到晚年,這種強大的“主體性”還會顯露出來。
“但是最終他走向了‘人民性’。”李少君舉例,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杜甫抱着犧牲自我成全天下人的理想,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風雨不動安如山”“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呼喚。在個人陷于困境中時,杜甫總能推己及人,聯想到普天之下那些比自己更加困苦的人們。
李少君認為,到達相當的境界之後,所謂主體性,不僅包括個人性,也包括人民性。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而儒家尤為強調修身。在不斷提升自我修養後,會獲得一種更廣闊的胸懷,包含着對他人、對曆史的理解和同情。正如“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越往高處走,目之所及的事物便越多,作品中的情感和内容也就越豐富。
李少君解釋,在“境界”概念裡,既包含了“個體性”與“主體性”問題,即個體的人可以通過修身養性,不斷自我覺悟、自我提高,強化自己的主體性;也包含了“公共性”與“人民性”的問題,即人不斷自我提升、自我超越之後,就可以到達一個高的層次,可以體恤悲憫他人,甚至“與天地參”,參與世界之創造。
回望杜甫的一生,他在遷徙奔波和流亡中得以接觸底層,與普通百姓朝夕相處,對人民疾苦感同身受,使個人之悲苦上升到家國天下的哀憫關懷,最終超越了個人小我,走向了“人民性”。以人民為中心,杜甫成為一位“人民詩人”。
因此,李少君也提倡現代詩人要走出自己内心的小世界,走進現實生活的大世界,更多地投身社會實踐,到人民中去,提高自我修養,拓展書寫視野。
李少君的親身經曆讓他對此有更深刻的體會。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他一度陷入困惑和迷茫,對一向喜歡的詩歌也無法做到全身心投入。2000年前後,他調到了《天涯》雜志,介入衆多重大社會思想問題的讨論,在參與和見證無數複雜而嚴肅的思想争論之後,他的視野更為開闊,創作靈感也時不時湧現出來。
杜甫的詩歌常讀常新,李少君感歎:“杜甫是一座文明的高峰。每次讀杜甫,都會有新的心得體會,讓我感受到人生的追求和目标;每次讀杜甫,都能讓我更加超越自我、提升自我。杜甫是我們永遠學習的典範。”
李少君,1967年生,湖南湘鄉人,1989年畢業于武漢大學新聞系,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海天集》《應該對春天有所表示》等十八部,曾任《天涯》雜志主編,海南省文聯副主席,現為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主編。(完)
(中國新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