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小灰小時候......
囚徒困境講的是一件怎樣的事情呢?
話說某一天,警察抓到了嫌疑犯小A和小B,雖然明知道他們肯定是罪犯,卻沒有決定性的證據。
于是警察想出了一個馊主意,把小A和小B分别關在兩個審訊室單獨審訊,并告訴他們審訊的規則:
1.如果兩個人都抵賴,兩人各判1年:
2.如果一個人抵賴一個人招供,抵賴的人判10年,招供的人直接釋放:
3.如果兩個人都招供,兩人各判5年。
綜合起來,兩名囚徒決策和結果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從嫌疑犯小A的視角,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面對審訊,小A都有什麼樣的決策選擇呢?顯然隻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招供,一種是抵賴。
無論小A作何選擇,小B也同樣面臨招供和抵賴的選擇,這樣排列組合下來,總共有四種不同的局面:
僅僅從小A的角度來看,這四種局面各自會使小A坐牢多少年呢?答案很明顯,分别是5年、0年、10年、1年,如下圖所示:
如果你是小A,當你無法和小B溝通的情況下,會選擇坐牢5年或0年(對應着小A招供),還是會選擇坐牢10年或1年(對應着小A抵賴)呢?
顯然坐牢5年或0年,也就是招供的決策,具有壓倒性優勢!
反觀小B,也一定會做出同樣的選擇,也就是招供。換句話說,隻要兩名囚徒都是自私且理性的,那麼雙方都會同時選擇招供,結果就是雙方各判5年。
上面所描述的場景就是博弈論當中的經典案例:囚徒困境。
在這個場景中,雙方都無法單方面改變自己的博弈策略(單方面改變隻會讓自己蒙受損失),使得局面進入了一個微妙而又穩定的平衡,這個平衡被稱為納什均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