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中,有一項硬功專練人的外壯陽剛之勁,名曰卧虎功,又名睡功,複名貓功,為練習手指及足趾二部之力。該功夫法簡效宏,武林各個門派多有其功法,少林稱之為卧虎功,武當名曰卧虎撐,硬氣功中則稱之為鐵牛耕地。但世人多會練其功,未必明其理。今偶讀著名中醫武國忠先生(武國忠醫生乃是近代仙學養生創始人陳撄甯先生的徒孫,當代仙學泰鬥、著名中醫家、針灸大師胡海牙先生的入室弟子)的書籍,始明隐藏在該功夫中的秘要,頗有醍醐灌頂之感覺。今寫出來,以飨讀者。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一、卧虎功功法
該功法類似于世俗之俯卧撐,但效果卻遠比俯卧撐大。卧虎功為練習手指及足趾二部之力者。練時先将身俯卧于地,然後兩手掌按于齊肩之地上,兩足伸直,兩足尖直支拄地,兩腳分開,蹬踩在地。臀部微微隆起,像老虎在爬行,随時準備躍起,重點在腳的部位,要有一種蹬的感覺。然後上半身下沉,頭有點埋在兩肩之間的感覺。用身向前探,乘勢上升,至離地約1尺時,臀部向後挫,全身随之後退,至離地3寸時,再行先探,循環行之,力盡而止。自始至終,全身除手掌與足趾之外,其餘各部完全淩空,不宜貼地。整個軌迹是一個圓。初時行二三度之後,即覺力疲氣湧。
以上是動功,下面再介紹一下卧虎樁功。樁功會極大地提高個人的抗擊打能力。具體練法是,俯卧于地,用雙手和足尖把身體支撐起來。要求兩手的間距為一橫掌(即從小指到拇指的距離),雙肘彎曲,兩肘要分别向正左、正右方撐開(即腋部張開,不許夾腋),大小臂間的夾角約為120度,雙腿并攏伸直,不要凸臀。注意全身肌肉盡量放松,把這個姿勢保持下去,不要變形。
二、功效
筆者常年練習,深感其能極大地提高人的耐力和力量。初練,會感覺甚苦,做20個卧虎功的運動量,就會使你上不來氣,停下來你就會氣喘籲籲。久練之,其苦楚逐漸消之,自己的功力則在上升:自己的手掌的擊打能力大幅提高(可以用掌根連續擊碎幾個核桃),手臂和腿腳、腰部的力量都得到增強。單純就體力來說,這種鍛煉完全超過兩倍的俯卧撐的運動量。另外,個人的精神也得到改善。
三、功理
卧虎功功法雖然簡單,但是其效果卻是很不錯的,原因何在呢?
據武國忠先生講,首先,該功夫的運動方向正好吻合任督二脈的運動方向。卧虎功是前後運動,而非俯卧撐的上下運動,其沿着任督二脈的方向運動,正好可以激發人體的陽氣,尤其是疏通人體的任督二脈。從中醫角度而言,人活着就是靠着陽氣,若一個人的陽氣消耗殆盡,其生命也就到了燈枯油盡之時。
其次,可以鍛煉呼吸系統。鍛煉本功夫,極度耗費人的體力,這本身就鍛煉了我們的呼吸系統。另外,卧虎功鍛煉的經絡是手太陰肺經。而手太陰肺經的中府穴和雲門穴,尤其是中府穴,還是肺經的募穴(募穴指髒腑之氣彙聚于胸腹部的穴位,六髒六腑各有一個募穴。募穴和相應的髒腑關系密切,因此可以改善相應髒腑的疾病),也是脾肺兩邊的一個交彙穴,所以這個穴調氣最好。比如,經常的咳嗽哮喘、上氣不接下氣、氣堵悶等等,一定要多揉中府穴。再者,中府穴還可以預防心絞痛和咳喘。所以經常鍛煉該功夫,可以改善我們的肺功能。
武術大師們一緻推崇的練武要訣請點擊:練武要訣。擇得好師——站的好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