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1日,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印發《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劃》,公布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劃重點出版項目(第一批)。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今注本二十四史”項目(《後漢書》等11種)入選。
入選項目介紹
今注本二十四史
“今注本二十四史”是1994年8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批準立項,2005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列入“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的大型文獻整理項目。項目旨在通過校勘和注釋,創造出一整套能夠代表當代學術水準、能夠為史學研究者及普通閱史者提供極大助益的二十四史權威版本。項目總編纂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張政烺研究員。執行總編纂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賴長揚研究員、孫曉研究員。國内二十多所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三百餘人參與項目編纂。“今注本二十四史”已經出版18部。
自出版以來榮獲獎項及榮譽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十四五”規劃重大學術經典研究工程、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2020年度重大科研成果(首批7種)、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度“特别貢獻獎”(首批7種)、中國曆史研究院頒發的“全國主要史學研究與教學機構2020—2021年年度重大成果獎”,今注本《史記》2021年榮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提名獎。
“今注本二十四史”與衆不同的三個特點
——校勘精良。今注本二十四史以“百衲本”為主要底本,輔以多種參校本,全面糾正現行校點本中的校點錯誤,重新标點校勘,旨在形成一套新校點橫排繁體的二十四史權威版本。
——全面注釋。傳世的二十四史,除前四史有舊注外,後二十史均無注釋,這種情形嚴重制約了利用者的閱讀效率。今注本二十四史從史家的角度出發,為包括“前四史”在内的二十四部正史全部注釋,這在正史整理研究曆史上還是第一次。
——成果荟萃。今注本二十四史在校勘、注釋過程中廣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尤其注重以近百年來的考古發現來豐富二十四史,形成一套研究成果與經典史書契合一身,考古發現與傳世文獻輝映互證,能夠反映當今二十四史研究水準的集大成史學典籍。如《今注本二十四史·金史》糾謬二千餘條,許多誤讀、誤斷,均在碑刻文物的印證下,得到令人信服的改正。《今注本二十四史·隋書》經曆了楊志玖、馬俊民、張玉興三代主編,前赴後繼,反複錘煉。《今注本二十四史·三國志》《今注本二十四史·梁書》初版于2013年,此次重新修訂,作者統讀全稿,補益新識,志在精益求精,更上層樓。
可以說,“今注本二十四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代二十四史研究的最高水平,對于普及中國曆史經典做出了艱辛努力。未來,我們将以更加專業的工作态度,推出更多古籍精品圖書,為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曆來重視曆史學及中國古代典籍的整理與出版工作,推出了一大批相關領域的品牌圖書。黨委書記、社長趙劍英高度重視本項目的出版工作,組織了以古籍分社為基礎的編輯團隊,秉持專業、嚴謹、高效的工作原則,推動了“今注本二十四史”的快速順利出版。
“今注本二十四史”已經出版18部。
包括首批7種,包括《三國志》(12冊)、《宋書》(15冊)、《南齊書》(8冊)、《梁書》(7冊)、《北史》(22冊)、《隋書》(16冊)、《金史》(18冊)。
第二批6種包括《史記》(25冊)、《漢書》(28冊)、《陳書》(4冊)、《周書》(7冊)、《北齊書》(5冊)、《新五代史》(6冊)。
第三批5種包括《後漢書》(24冊)、《晉書》(26冊)、《南史》(18冊)、《舊五代史》(22冊)、《遼史》(10冊)。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剛剛開通視頻号,
我們将不定期更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