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甯夏憑什麼成為塞上江南

甯夏憑什麼成為塞上江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10:10:13

秋冬交替,又到了候鳥遷徙的季節。地處甯夏北部的沙湖,剛送走了一批紅嘴鷗,又迎來上百隻小天鵝,它們和白鹭、灰鶴等鳥兒時而在水面盤旋,時而在金黃的蘆葦叢中覓食,構成一幅“水鳥共生”的和諧畫面。

“沙湖有遼闊的水域和灘塗,還有成片的蘆葦蕩,為鳥類遷徙、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各類鹭鳥、鸬鹚、骨頂雞、紅嘴鷗等水鳥已把這裡當作重要的栖息繁衍地和遷徙補給驿站。特别是近幾年,随着水域環境的進一步治理,還能經常見到玉帶海雕、白尾海雕等瀕危的鳥類。”甯夏沙湖旅遊景區副總經理王曉婷說。

甯夏憑什麼成為塞上江南(甯夏以水為脈塑造)1

秋日傍晚,沙湖“水鳥共生”畫面。(沙湖景區供圖)

鳥類是濕地生态環境的晴雨表。随着濕地生态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的鳥類在甯夏駐足、栖息和繁殖,這條國際重要的鳥類遷徙通道也越來越繁忙。甯夏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近年來在黃河沿岸濕地連續監測到遺鷗、玉帶海雕、東方白鹳、卷尾鹈鹕等新記錄鳥類12種,冬春季節在黃河沿岸栖息、停留的國家Ⅱ級保護鳥類灰鶴單個種群數量達到近萬隻,Ⅱ級保護鳥類大天鵝、小天鵝在多地停留時間長達1個多月。

甯夏位于黃河上遊,是唯一全境屬于黃河流域的省區,但由于降水量少、蒸發量大等原因,濕地保護難度系數較高。據甯夏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魏曉甯介紹,近些年,甯夏不斷通過退耕還濕、完善濕地保護法規制度、開展濕地确權等措施,持續對濕地開展動态監測和保護修複,其中重點對黃河沿線及清水河流域的湖泊、河流等重要濕地開展了保護與恢複。目前,全區包括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等在内的濕地面積達310萬畝,建立濕地型自然保護區4處,濕地公園26處,初步形成了以濕地型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為主,各級重要濕地為補充的濕地保護體系,全區濕地保護率達到56%。

甯夏憑什麼成為塞上江南(甯夏以水為脈塑造)2

甯夏銀川市鳴翠湖國家濕地公園。(新華社記者王鵬 攝)

濕地生态環境的改善,不僅豐富了生物多樣性,也明顯改善了人居環境。據了解,甯夏在堅持保護為主的前提下,注重合理利用,充分發揮濕地生态功能,以水為脈,建設了銀川市、中衛市、吳忠市、石嘴山市四個“水韻城市”,其中銀川市還榮獲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稱号。(記者趙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