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非遺在身邊手工刺繡

非遺在身邊手工刺繡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08 11:53:30

“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顔“。如今内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中旗巴彥茫哈蘇木哈吐布其嘎查的白吉林白乙拉、孟蘭夫婦就過起了如天仙配般“吃生态飯、做牛文章、念文旅經”的紅火日子。在巴彥茫哈蘇木,像孟蘭夫婦這樣的并不是少數。

地處科爾沁沙地北端的科爾沁右翼中旗,地上不長草,牛羊吃不飽,鹽堿地、山坡地多,面對這麼多問題,如何走出自己的緻富路?如今,當地婦女幾乎人人都會的刺繡,成了脫貧奔小康的“金鑰匙”。

非遺在身邊手工刺繡(一根繡針傳承傳統文化)1

孟蘭在制作繡品。李睿 攝

夫妻雙雙攜手脫貧 你種樹來我繡花

傍晚科右中旗巴彥茫哈蘇木哈吐布其嘎查的生态護林員白吉林白乙拉結束了一天的生态林的巡護工作。回到家中,他第一件事就是把每天生态林有什麼問題和變化,寫進他的護林日記裡。

走進家門,白吉林白乙拉驕傲地向記者展示着他的妻子孟蘭所秀的“富貴牡丹”圖。緞子上的牡丹鮮豔奪目、婀娜多姿,仿佛能聞到花香。紅黃相間的鮮豔顔色仿佛訴說着他們家的幸福生活。

孟蘭家裡收拾的整潔幹淨,桌子上放滿了瓜果,很難想象這對夫妻曾經是嘎查裡的貧困戶。“前些年,我供兩個孩子上大學,背了15萬元的高利貸。”孟蘭告訴記者,她家裡一共五口人,母親患病,2個孩子上學,2016年因債務纏身她家變成了“貧困戶”。

2017年,孟蘭家享受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從微小的土房裡搬到了嶄新磚房。同年,她在旗裡帶動下學起織繡手藝。她參加了幾次培訓,從初級“繡娘”一路考到一級“繡娘”。

“這個活兒特别适合我,既不費體力,又不用出門。”靠刺繡産業扶貧真正實現了當地貧困婦女足不出戶增産增收。3年來,孟蘭不斷學習,精進技藝。現如今他們家的織繡收入就有4萬多元。

“下來訂單我就幹,隻要我願意訂單不斷。”如今孟蘭家還利用扶貧補貼資金購買了基礎母牛,發展肉牛産業,現在孩子大學畢業了,家裡養了10頭牛,種了75畝地,自己做繡娘,丈夫也當起了護林員,不僅收入增多了,以前欠的貸款也基本還清了。“今年開春,我家光榮脫貧啦!”這位不善言談的牧家女說起她家的變化來,話一下子多了起來。

非遺在身邊手工刺繡(一根繡針傳承傳統文化)2

刺繡車間裡繡娘在穿針引線。李睿 攝

從貧困戶到刺繡教師 将傳統技藝進行傳承

三根線一股繩,纖細的繡花針,在織布上下翻飛。蒙古族大娘陳滿亮正創作着她那幅百花圖。

家住内蒙古科右中旗巴彥茫哈蘇木哈吐布其嘎查的陳大娘,曾是村裡的貧困戶,老兩口年紀大了,不能種地,生活越發沒着落。這幾年,靠着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補助保障都不少,老兩口脫了貧。可大娘是個倔脾氣,“咱不能光靠國家幫,富裕生活更要自己奮鬥。”

人老體弱,靠啥掙錢?大娘想起了自己的老手藝——蒙古族刺繡。“過去自己繡好了枕頭、書包拿去賣,一沒人要、二賣不上價,好東西一年隻掙一兩百元。”傳統蒙古族刺繡如何煥發新生?

2016年底,旗裡開辦了首批刺繡培訓班,陳大娘作為教師代表,被邀請到蘇木嘎查教授蒙古族刺繡。

從早教到晚,一天補助100元。老人還在嘎查裡義務“傳幫帶”,越來越多的婦女、殘疾人、貧困戶參與其中,陳大娘越教越有精神頭,如今她的學生有100多人。

非遺在身邊手工刺繡(一根繡針傳承傳統文化)3

金蓮在家完成訂單繡品。李睿 攝

今年54歲的金蓮就是陳大娘的徒弟,現在她在家裡就能完成繡品,每天含饴弄孫、養牛養羊、繡花賣錢不亦樂乎。

如今,陳大娘每年光刺繡收入就有一兩萬元。生活富裕了,傳統文化也有傳承人,東西賣出好價還能走向全國,甭提多高興。

非遺在身邊手工刺繡(一根繡針傳承傳統文化)4

刺繡車間裡繡娘在完成訂單繡品。李睿 攝

拓寬眼界 打開銷路 形成産業

白晶瑩是科右中旗人大常委會主任,這個年過半百卻激情四溢的“女強人”,正是帶領科右中旗婦女深耕蒙古手工刺繡的帶頭人。

通過統一培訓管理、統一材料發放、統一成品回收、統一收入結算的方式,為2.1萬名參與蒙古族刺繡産業的農牧民提供服務和保障。2016年以來,在科右中旗173個嘎查集中舉辦蒙古族刺繡培訓班100期,培訓繡工14700人次。2019年8月,中國手工刺繡傳承創新大會命名科右中旗為“中國手工刺繡創新創業示範基地”“中國蒙古族刺繡文化之鄉”,成立“蒙古族刺繡與現代設計創新創意實踐基地”,成功舉辦萬人刺繡大會并獲得“規模最大的蒙古族刺繡技藝展演活動”大世界基尼斯紀錄認證。

2016年開始,為了完善蒙古族刺繡産業發展機制,白晶瑩帶領産業團隊摸索出“企業 協會 基地 農牧戶”的産業運營模式,先後扶持成立了蒙古族刺繡産業基地、圖什業圖民族手工藝協會、大學生創業就業扶貧服務協會、沃爾墩刺繡産業發展有限公司。

現在,除每年承接300萬元左右的固定訂單外,旗裡還組建82名大學生營銷隊伍,與國内37處銷售點開展合作,以成本價走入各大景區景點。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奔波,白晶瑩摸着胸口的黨徽自豪地說道:“因為這是我的家,我希望家鄉一天比一天美好,希望這種美好被更多人了解,希望蒙古族刺繡成為一種産業,助推脫貧攻堅,繡出百姓的幸福生活。”(李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