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秦巴山兔産業扶貧

秦巴山兔産業扶貧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2:29:53

秦巴山兔産業扶貧(鎮海長毛兔西遊)1

長毛兔養殖場裡,來自樓下鎮補者村的景詩美和許多其他鄉鎮準備養長毛兔的農戶,在學習長毛兔的養殖和剪毛技術。

“一隻兔油鹽醋、十隻兔新衣褲,百隻兔娶媳婦,千隻兔進城住”。

在貴州省普安縣,這一句與兔子有關的打油詩廣為流傳,描述的就是浙江的長毛兔到貴州扶貧的真實故事。

普安縣是甯波鎮海區的對口支援縣。2006年,浙江的長毛兔“東兔西移”,成為“扶貧使者”,在普安縣繁衍生息,13年後發展成為一個脫貧增收的産業。目前,普安縣已經建成長毛兔養殖小區199個、長毛兔存欄量達到18.7萬隻、帶動貧困戶1833戶6271人增收。去年該項目被列為全國20個東西部扶貧産業協作經典案例之一。

一隻長毛兔如何成為全國扶貧戰線上的“明星”?其背後又有哪些精準扶貧的啟示?記者走訪普安、鎮海兩地,從政府、企業、貧困戶的口中,揭秘這隻浙江長毛兔的“西遊”扶貧之路。

秦巴山兔産業扶貧(鎮海長毛兔西遊)2

甯波鎮海區委書記林雅蓮帶隊考察保沖長毛兔養殖小區

長毛兔來了

——星星之火是這樣燃起的

山路彎彎,烏蒙磅礴。

群山環抱間,一棟藍瓦白牆的房子映入眼簾,這裡就是普安縣的種兔繁育場。兔籠呈“一”字型排列兩側,工作人員正忙着剪兔毛,其中一位六旬老人引起記者的注意,他不時打開籠蓋仔細查看每一隻兔子。他就是養殖場的特殊專家,普安縣有名的“兔子王”顔亨忠。

2006年之前,顔亨忠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當過20年的村民小組長,主要的生活來源就是種莊稼,他知道兔子,但不知道還有可以剪毛賣的長毛兔。

2006年9月,通過甯波挂職幹部徐天紅牽線,鎮海區德信兔毛加工廠正式在普安縣開展長毛兔養殖,251隻長毛兔搭乘專機送到普安。“當時我是抱着試試看的心态!”德信兔毛加工廠董事長陳衛東回憶說,自己雖然做了20多年兔毛加工,但養兔子還是第一遭。

初到貴州,陳衛東就被這裡得天獨厚的養殖環境吸引了,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很适合長毛兔生長繁殖,夏季依然可生産優質兔毛。而且當地飼草豐富,就地取材可以降低養殖成本,這仿佛讓他看到了大有可為的前景。

盡管自然條件很适合,但兔子能不能養成陳衛東心裡也沒底,同樣沒底的還有當地幹部。由于當地貧困戶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與外界接觸較少,多半“小富即安,不富亦安”。早些年當地也引進過茶、核桃以及食用菌等促農增收項目,但并沒有全面開花。這麼一隻小小的兔子能賺什麼錢?當時,很多貧困戶都心存疑問。這樣一來,251隻兔子放在哪裡?由誰養?也成了一道難題。

“當地希望放在一個地方由專人養,方便管理”“我認為要散開,影響更多人”……一番讨論後,陳衛東的方案被采納。經過挑選,顔亨忠和其他分散在各個村子的5戶貧困村民“當選”成為首批長毛兔養殖戶候選人。

秦巴山兔産業扶貧(鎮海長毛兔西遊)3

罐子窯鎮小山坡村的代申龍、郭家吵、蔣仁雲、陳易福(右往左)四位去年畢業的高中生成功辦起了長毛兔養殖。他們投資5萬啟動,如今已到達30多萬元資産。

當時的顔亨忠心底直犯嘀咕:“我隻養過雞鴨,哪會養什麼兔子,可真沒啥底氣!”可随着普安縣扶貧辦帶着他們一批人到四川培訓長毛兔養殖技術後,顔亨忠的顧慮少了一些,他意識到長毛兔養殖投資小、見效快、效益高,值得一試。

顔亨忠從普安縣扶貧辦免費領到了30隻長毛兔,成為長毛兔養殖戶。“那天我和我兄弟一起,兩戶人家一共接到了60多隻兔子,本來心裡挺高興,可沒想到各種冷嘲熱諷迎面而來。有人說我想錢想瘋了,還有人打賭說我肯定養不活這些兔子。”心裡憋着一股勁的顔亨忠日夜趕修兔舍,默默地幹了起來。這批兔子養到73天後,兔毛賣了500多元,除去成本,賺了200多元。當時他想,一年就養這幾十隻,人不累,又可以賺點小錢貼補家用,于是,他每年保持飼養30隻左右,一直養到2011年。當時普安縣成立養殖長毛兔合作社,顔亨忠被聘請到合作社養殖兔子,他突然意識到規模養殖才能成氣候。當年下半年,他從合作社辭職回家,多方籌集資金,在老家王家屋大坡地建成1400隻籠位的兔舍。2012年下半年,他投入4萬元,引進200多隻種兔,正式把養殖長毛兔當成一項事業來做。

多年的養殖經驗,顔亨忠成為實實在在的“兔專家”,站在兔籠旁看一眼,就知道兔子健康不健康;看看兔子的糞便,就大緻能判斷兔子得了什麼毛病,及時對症治療。顔亨忠的規模飼養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短短兩年便收入16萬元,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賺錢了,示範帶動效應也就起來了,當地長毛兔養殖戶越來越多。“陳總,今年我從老兔場搬到了新的養殖小區,想把設備、技術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緻富。”今年,顔亨忠與老朋友陳衛東聯系時,說得最多的就是幫助當地貧困戶養兔子。“長毛兔養殖不僅讓不少貧困戶脫貧,更重要的是,改變了當地村民的精神面貌。”陳衛東至今與普安不少長毛兔養殖戶保持聯系,“在接觸中可以明顯感覺到,他們抱怨少了,靠雙手脫貧緻富信心有了、精神頭足了。”

秦巴山兔産業扶貧(鎮海長毛兔西遊)4

長毛兔産業成為普安貧困農戶脫貧緻富好産業

新模式有了——精準扶貧是這樣做到的

“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如果沒有點情懷,這件事情是做不下來的。”回顧自己養兔子的經曆,陳衛東感慨萬千。

長毛兔在普安落地并非一帆風順。星星之火剛點燃,項目就被潑了一盆冷水。原來在第一批兔子開養沒多久,由于兔毛價格波動,農戶逐漸失去信心。眼看好事要夭折,陳衛東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為保證長毛兔産業能夠延續下去,陳衛東自掏腰包買下了一座養兔場,對外招工,并請來供銷社人員,就兔種選育、飼料配比和基礎設施搭建等内容為農戶免費培訓。

那段時間,陳衛東整天和他們吃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幫助農戶一點一滴拾起信心。“有的農戶第一次剪毛,剪刀會傷到兔子,我們就全國各地尋找一把合适的剪刀來替代。”“原來搭建一間兔舍要6個月,我們就一起想辦法簡化過程,最後僅僅用了6天就搭好了……”

正是這份堅守,保住了長毛兔養殖的火種。不過随着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大家都意識到,市場風險不僅是長毛兔産業長期發展的隐憂,更會成為精準扶貧的障礙。

對症下藥,普安創建了兔産業發展風險基金,為長毛兔養殖配備“風險池”,形成以保護價收購兔毛的機制,确保市場風險不會完全傳導到養殖長毛兔的貧困戶手中,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2015年3月,普安縣又與浙江新大集團合作成立了新普公司。在當地形成“公司 合作社 貧困戶”的産業化發展模式,建立投資托管、保底分紅、訂單養殖等聯結機制。公司提供培訓、種兔、飼料等一系列服務,回收兔毛按照優級毛每斤90元、一級毛每斤80元或統毛每斤82元保底收購,小兔按每隻120元回收。這樣,貧困戶養殖長毛兔風險小了,積極性就更高了,農戶紛紛以入股分紅、參與養殖等方式投身兔産業。

一系列因地制宜的運營模式和利益聯結機制的建立,确保了對貧困戶的精準幫扶。

“在紅星村,我們探索出了多種利益聯結機制,第一種是貧困戶用‘特惠貸’資金入股,每年按12%保底分紅;第二種是貧困戶用幫扶資金購買100隻長毛兔,自己入駐小區養殖;第三種是貧困戶用幫扶資金2萬元購買100隻成年長毛兔和5000元飼料入股新普科技有限公司,由公司邀請能人集中代養;最後一種是農戶用土地入股分紅,這些機制有效帶動了農戶增收。”普安縣草地畜牧中心主任鄧德偉介紹說。

“以前我們采取的模式和紅星村類似,後來借鑒東部地區的成功經驗,按照‘黨建引領、減貧帶富’的基本思路進行長毛兔養殖。”保沖村村支書張忠鎮告訴記者,從2016年開始,當地先後投入1587萬元,打造南湖街道長毛兔産業示範村,探索創新了“黨建 龍頭企業 村集體經濟合作社 農戶”的産業扶貧模式。新模式下,基地由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統一管理運營,農戶通過到基地務工等方式增加收入。“村集體造血功能持續增強,村民生活有了保障。”張忠鎮說,目前保沖村養殖基地已有兔舍48棟、兔存欄10103隻,産值達140.4萬元,戶均增收1.23萬元。

一隻長毛兔,把政府、企業、貧困戶三者緊緊牽在了一起。2018年,普安縣把長毛兔作為全縣脫貧攻堅的主導産業,全力推動長毛兔養殖小區建設。如今的普安,正下大力氣在每個村建設一個以上養殖小區,目前已建成長毛兔養殖小區199個。而在9個鄉鎮(街道)的養殖企業、合作社、養殖能人,已給796戶貧困戶提前分紅127.36萬元。

秦巴山兔産業扶貧(鎮海長毛兔西遊)5

普安縣城7公裡外的紅星村智能養殖小區的兔舍

産業鍊齊了

——穩定脫貧是這樣謀劃的

産業扶貧,要做實,更要走“深”。

在鎮海區發改局副局長馮甯的辦公桌上,一份《助推普安縣打造長毛兔全産業鍊發展研究》的課題,正在做最後的修改。

“戶脫貧一産兔、徹底富二産兔、共同富裕三産兔。”這是馮甯課題研究中對未來長毛兔全産業鍊發展的暢想。在他看來,普安長毛兔數量上已成規模,隻有建立産業脫貧的長效機制,實現從産品向産業跨越,全産業鍊發展,才能真正完成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一産是壓艙石,二産是增長極,三産是新引擎。”馮甯說,長毛兔養殖是基礎,要持續做大做強鞏固脫貧成果,當地長毛兔最終存欄量目标定位在200萬隻。在數量的基礎上,當地還要激發二産動力,實現原料、加工、成品、銷售一體化,讓長毛兔産業真正具備獨立面對市場波動和參與正常産業競争的能力,建立解決貧困的長效機制。再往前走,他們還要想辦法發揮三産作用,推動文創、旅遊、電商等長毛兔特色産業發展,打造産城融合的新引擎。

如今,在普安當地,長毛兔全産業鍊發展的進程已經啟動。今年3月24日,總投資7.88億元的普安縣長毛兔全産業鍊園區在西城區啟動,到2020年,這裡将成為集長毛兔種兔繁育、農戶養殖、兔毛加工、紡紗、針織、梭織、服裝、銷售于一體的全産業鍊園區,可帶動5000戶農戶脫貧,戶均年增收3萬元至5萬元。

而在長毛兔的“娘家”甯波鎮海,當地積極牽線搭橋,幫助普安與東部品牌毛紡或服裝企業建立聯系,還與東部地區高職院校合作開設兔毛相關專業,推動産學研合作。去年,鎮海将全年财政幫扶資金總數的71%約2744萬元用于政策補助等,擴大長毛兔養殖規模,提升養殖質量。今年前10個月鎮海又投入3164萬元,截至目前,鎮海累計為普安縣長毛兔養殖提供幫扶資金6729萬元。

秦巴山兔産業扶貧(鎮海長毛兔西遊)6

普安縣城7公裡外的紅星村智能養殖小區裡工人忙着剪兔毛

陳衛東現在依然關注着2000公裡外的長毛兔養殖進展。作為長毛兔“東兔西移”最初推動者,他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兔毛的下遊應用拓展上。“目前兔毛隻能用于特種紡織纖維,而不是基礎纖維,産業瓶頸就在于粗兔毛與細兔絨分梳技術。”陳衛東為此苦心研發多年。如今,在鎮海區德信兔毛加工廠,一套高效的兔毛分梳設備已經初見雛形,新設備隻用兩次分梳就能達到原本12次分梳的效果。在德信公司的推動下,他們還起草制定了《機梳兔絨》和《兔毛條》兩項兔毛行業标準。

“我們未來的扶貧重點,是要讓更多中間産品和兔絨、毛紡、服裝等最終産業的生産和服務落地普安,讓更多生産性和服務型企業落戶普安,實現長毛兔從一産養殖向二産和三産的跨越。”馮甯說。

秦巴山兔産業扶貧(鎮海長毛兔西遊)7

【記者手記】

“授之以漁”方為本

李華

家有良田萬頃,不如薄技在身。在采訪貧困戶的過程中,筆者深刻感受到,大部分貧困戶缺乏的并不是脫貧的動力,而是緻富的機會和技能。

在貴州普安山區,連接村鎮的是一條條颠簸曲折的盤山公路,遠的地方到縣城要在大山裡兜兜轉轉數小時。外面的産業進不來,山裡的寶貝出不去,守着金窩窩卻吃着窩窩頭,是一些貧困戶的真實寫照。

作為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産業扶貧是當地貧困戶擺脫貧困并且不再返貧的最主要出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長毛兔項目把可持續發展的産業送到了貧困戶的家門口,讓當地優質自然資源産生市場價值,讓貧困戶有了技能學習、創業緻富的舞台。

長毛兔産業能夠在當地成功,首先在于因地制宜。當地的氣候、飼草等優質天然資源,加上長毛兔适宜于家庭養殖的特點,讓産業具備了生根的土壤;其次是多方聯手,特别是一系列扶貧政策、利益聯結機制的建立完善,确保在産業發展中做到不忘初心、精準扶貧;最後就是産業鍊的延伸拓展、産業深度的不斷掘進,讓長毛兔産業在當地牢牢紮下根,保障了脫貧效果的長期穩定。

一隻兔子走活了産業扶貧的大棋。不僅如此,這隻長毛兔還激發了當地人的市場意識。在鎮海的牽線搭橋下,貴州普安正在積極推動黔貨出山,讓當地優質資源實現産業化。普安的紅茶、牛肉、雞枞油等優質農産品借助電子商務等渠道走出深山,走向全國市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