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關東女孩欻嘎拉哈。
★算作引言長白山麓松花湖畔的老關東民居博物館中的風雪之夜。十幾名外地遊客聚集在老館長“開山爺”砌着對面大炕的關東老屋中。正巧,滿族老獵人趙老爺子、巴拉人後裔捕貂神金老爺子、老木把孫老爺子、燒炭師傅李老爺子,挖參老把頭王老爺子全都坐着木墩兒,正圍着地上的火盆講古呢!
著名民俗學家古今明先生從衣兜中慢慢掏出四個小東西,嘩啦一聲,撒在編着紅白花的高粱杆兒炕席上。衆人立刻圍過來看。這是什麼東西呀?塗着胭脂紅,光溜溜的。用收藏界的話說“包漿不錯”呢!但那形狀卻是長不長,方不方,扁不扁,圓不圓的。古今明先生說,它是老東北的“嘎拉哈”,“欻(chuā)嘎拉哈”是黑龍江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呢!
什麼?這“嘎拉哈”是啥玩意兒?“欻嘎拉哈”在怎麼回事兒?竟然還成了省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啦?看來這小小的古怪的“嘎拉哈”,是文物呀!
老關東山中民居。程英鐵繪畫
★關東山實在怪,家家“嘎拉哈”炕上甩正在火盆前烤火的滿族老獵人趙老爺子聞言站起身,看看炕上的“嘎拉哈”,哈哈笑着說:這可是咱老關東女孩兒家的寶貝疙瘩。無論到誰家看看,炕上要是沒有一堆嘎拉哈,那他就不是老關東。哦!你們問它為啥有這麼奇怪的名字?因為這是滿語,就是腿拐骨的意思。但是,它隻在獐子、狍子、鹿、麋、野豬、懸羊的後腿骨才有。就是長着分瓣蹄子的動物後腿上才有,比方牛、駱駝等。無論滿族、鄂倫春、鄂溫克、赫哲人,凡是老關東人家家都有這玩意兒。那是為女孩兒準備的。
咱老關東的滿族人特别溺愛自家的丫頭,所以,每個獵人一旦打到獐狍麋鹿,會把它們後腿的嘎拉哈小心地取出來,想方設法地剔掉肉,去掉油,洗刷得光光溜溜的,送給自己的丫頭玩兒。滿族人為啥這麼喜歡女兒?這可不是“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那麼簡單。在清朝,家中出個慈禧太後那樣的女兒,整個家族都沾光呢!你問女孩子喜歡玩嘎拉哈有沒别的原因?有。丫頭們要想找個好婆家,就必須從小練好女紅(gōng)。玩嘎拉哈,就能把眼睛和手練靈巧了。所以,就能做好針線活兒。
滿族女孩欻嘎拉哈。此圖版權歸于網絡。
民俗學家古今明先生說,嘎拉哈是東北的滿族、錫伯、鄂溫克語的音譯,達斡爾稱“薩克”、鄂倫春稱“畢勞黑”、赫哲語稱“阿爾初闊其”。玩嘎拉哈是北方民族的一種傳統文化現象。早在秦漢時期的鮮卑和匈奴墓中,就發現了嘎拉哈。在清代,“嘎拉哈”的正式名稱是“背式骨”。蒙古人喜歡用羊的嘎拉哈,蒙語稱“沙嘎”,關裡漢族人稱之為“羊拐”。很多古籍上都有記載。2011年,“欻嘎拉哈”被黑龍江省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嘎拉哈”是女真人的勵志證明滿族老獵人趙老爺子說,“嘎拉哈”共有四個面,正面像肚臍眼兒的叫“坑兒”,背面像肚皮叫“肚兒”(背兒),側面像耳朵叫“輪兒”,另一側什麼都不像的叫“珍兒”。四個為一副。玩耍時要按照規則不斷地在炕上和空中抛起來撒開去,手要不斷地在嘎拉哈上翻呀摸呀的。“歘(chuā)”字,本來指急促的聲音,就像在油鍋裡炒菜會“歘”地一聲。“欻嘎拉哈”這個歘字,可能代表女孩子用手在炕席上急撮嘎拉哈的動作和聲音——歘歘的響。在東北,無論來到誰家,都會在炕席上發現有副塗着色彩的“嘎拉哈”,整齊地擺放在煙笸籮旁邊。這說明,第一,這家有女孩子。第二,這家人寵溺自家的丫頭。
嘎拉哈各面的名兒。此圖版權歸于網絡
相傳“嘎拉哈”和滿族的祖宗女真族的金國四狼子金兀術有關。金兀術是完顔阿骨打的第四個兒子,名字叫完顔宗弼。他從小野性放浪,不服管教。他的父親——金國第一任皇帝完顔阿骨打命他刻苦練習騎射,否則就不再是金國皇子。金兀術問怎麼能證明我已經學好了騎射本領?完顔阿骨打說,以獐狍麋鹿的後腿骨“嘎拉哈”為證。一隻狍鹿隻有兩個嘎拉哈。你手中的嘎拉哈越多,說明你射獵的野獸越多。從此,金兀術按照師傅的教訓苦苦習武,并經常進山走馬射獵。三年之後,金兀術拎着滿滿一鹿皮袋的“嘎拉哈”去見父皇。完顔阿骨打派人一數,這一袋“嘎拉哈”足足四千多個,說明金兀術三年中射獵了最少兩千隻獐狍麋鹿!金國皇帝完顔阿骨打立即封四皇子金兀術為兵馬大元帥,讓他率領女真鐵騎縱橫天下,平定遼國,吞并宋國……
趙老爺子說,從此,女真人以至後來的滿族人還有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赫哲人等等老關東人,都以金兀術為榜樣,刻苦練習騎射本領。這“嘎拉哈”成了北方青少年勵志的證明,也成了老關東女孩兒練習女紅的最好東西。女孩子會想,人家四狼子金兀術能練好騎射本領,咱們也能通過“歘嘎拉哈”,練得心靈手巧。因為滿族女孩從小的願望,就是嫁個像金兀術那樣的英雄。
金國四狼子金兀術。
★“嘎拉哈”也是老關東的賭具趙老爺子說,咱老關東人特别喜歡打賭,這“嘎拉哈”就是賭具。比方說,滿族獵人争強好勝,如果前邊隻是遇到了一頭野豬,誰先開槍?大家都想先開第一槍或者先發第一箭,來彰顯自己的本領。争論不下怎麼辦?隻好扔“嘎拉哈”決定運氣。領獵的頭人會從懷中掏出“嘎拉哈”往天上一抛,凡是落地的上面是“輪兒”就赢,就有資格先開第一槍先發第一箭。若是“坑兒”、“背兒”(肚兒)和什麼都不像的“珍兒”朝上,那就是輸。
大家相聚喝酒時也是這樣打賭:各自先說“嘎拉哈”落地的一面,然後由抛出的嘎拉哈的正、背等面定輸赢。這種“抛嘎拉哈”定輸赢的遊戲,不僅在獵場、漁場盛行、即便是在家中的婦女也會玩它定輸赢。
滿族人用嘎拉哈做賭博遊戲。此圖版權歸于網絡
民俗學家古今明先生引經據典說:清朝楊賓的《柳邊紀略》記載:滿族的小孩子玩耍的“嘎拉哈”,多是剔下獐狍麋鹿的前腿前骨,用錫灌進孔中。三個五個地堆在地上,投骨擊中者,就赢一堆“嘎拉哈”……
趙老爺子急忙打斷說:這個楊賓肯定不是關東獵人,他寫錯了,“嘎拉哈”隻能出在狍鹿的後腿關節,前腿根本沒有。他說的這種玩法是男孩子們“打嘎拉哈”,也是一種賭博遊戲,隻能在院子裡玩,不能像丫頭們那樣在炕上玩。手頭準的男孩子自然是孩子中的英雄。
民俗學家古今明先生又說:古籍記載,一千多年前的女真人的金朝時,“歘嘎拉哈”已經成為貴族和平民所喜愛的遊戲活動。人們随手抛擲,以嘎拉哈的倒仰橫側分勝負,以捕獲的獵物、魚蝦和家養的豬羊做賭注。另外,《紅樓夢》裡那些描寫丫頭們趁着寶玉高興的時候,在炕上擺圍棋、擲色子、“抓子兒”等遊戲,大概就是東北“欻嘎拉哈”的演化。因為關裡的“嘎拉哈”實在太少了,隻好用别的物件代替。
★“嘎拉哈”是滿族占蔔的神物
滿族老獵人趙老爺子說,“嘎拉哈”也可以用來算卦。有的薩滿算卦時,”口中念道着神咒把“嘎拉哈往天上一抛,落地時“輪兒”的那面朝上,就是吉祥、順利。要是“坑兒”朝上,那是堅決不能下山呢!咱老滿洲還有個習慣,就是喜歡把角上帶孔的“嘎拉哈”穿上鹿皮筋兒系在衣服扣上做裝飾品。打獵時,如果在山林中迷路了,需要辨别方位時,就把吊在身上的“嘎拉哈”摘下來了,抛向空中,“嘎拉哈”落地後,那帶孔的角指的方向,就是出路。
古今明先生補充說,蒙古族有個傳說——成吉思汗西征某個部落時屢攻不勝,他手下的猛将木華黎走出大帳之外,開始用“嘎拉哈”占蔔。木華黎算卦的辦法是一腳把“嘎拉哈”踢出去,看到“嘎拉哈”落地停穩後,像耳朵的的那一面“輪兒”朝上,說明“卦象吉祥”。于是命令部隊立即出擊,結果就大獲全勝了。
趙老爺子說,我們滿族出獵或者下江捕魚,有時也用身上的“嘎拉哈”占蔔一下,如果“嘎拉哈”表現的卦象吉祥,就往那個“嘎拉哈”指示的方向去圍獵,或者是在松花江的某個地方下網。現在來看,連我老人家都認為,那其實就是一種毫無根據的迷信。但在老滿洲心裡,那就是一種信仰——表示神的指示。
★“嘎拉哈”是早年土匪的懲罰刑法此時,老關東民居博物館的老館長“開山爺”開口了:這小小“嘎拉哈”,還真是老關東的一種文物,一種傳統文化現象。比方說,連早年的許多土匪绺子也用“嘎拉哈”算卦。很多土匪绺子出山搶掠前,都要靠他們的軍師先扔“嘎拉哈”算一卦,第一看今天适宜不适宜下山。第二看如果可以下山,那麼到哪個方向好。許多绺子裡的土匪是絕對不會貿然下山的。
滿族人挂在衣服上的嘎拉哈。此圖版權歸于網絡。
另外,不少土匪绺子裡還有個刑罰,叫做“要了他的嘎拉哈”,那就是要把綁來的“票兒”或者抓來的敵人打斷腿,而且是從膝蓋處打斷。這是土匪绺子裡很兇狠的一種刑罰。因為腿從别的地方打斷,可以接上,慢慢長好。可是如果從膝蓋處打斷,那就很難接骨了。
最後,滿族老獵人趙老爺子哈哈笑着說,我老人家今天再賭一把滿族的“嘎拉哈”:不賭“坑兒”,不賭“背兒”,專賭2021年四個“輪兒”,大吉大利!說罷,抓起炕席上古今明先生的四個“嘎拉哈”,放在兩隻大手中搓了一會兒,口中念念有詞,朝着空中一抛,嘩啦啦,四個“嘎拉哈”落在炕席上,蹦跶了幾下子,四個“嘎拉哈”像耳朵的那個側面的“輪兒”竟然全部朝上!你說神不?大夥兒看了,立刻一片歡呼:2021,大吉大利!(作者簡介:王天祥,山東青島人,高級記者、作家,出版長篇小說、旅遊文學、報告文學、曆史文化、旅遊文化、詩詞賞析、企業管理、市場分析、成功學、人才學等各種專著42部,撰寫電視劇200多集,創作曆史、文化、風光、紀實等專題電視片數十部,在各類報刊發表文章數百篇,發表網絡文章千餘篇。)
東北人玩嘎拉哈。此圖版權歸于網絡
各式各樣的老嘎拉哈。此圖版權歸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