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曉雨
看了英國文壇移民三雄石黑一雄和奈保爾的一些書,石黑先生大部分作品不是大部頭,他在歐洲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但獲得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還是他被亞洲讀者熟知的一道分水嶺。
今天,筆者有感于石黑先生一部頗具實驗性質的小說——《無可慰藉》。他用了35萬字描述出一種無可慰藉的隐喻般的謎樣生活。
小說講述了鋼琴家瑞德走進中歐一座小城,也走進了一場夢境。他在這座謎樣的城市裡,所見之人無不執迷不悟、充滿奇談怪論;所遇之事無不荒誕吊詭、充滿奇異變數。在努力尋找夢境出口,為這一切尋求解釋的過程中,他漸漸意識到自己正面臨人生最為嚴酷的一場演奏。
電影《8又 1/2》
這本書筆者讀得有些辛苦,讀着讀着會有無法讀下去的迷失感,間歇地最終讀完這些無始亦無終的故事,深深的無力感便彌漫全身且無法抽離。因為它令人有種浮生若夢的凄涼與無奈。俨然講述的就是生無可戀的崩潰之旅。小說裡面大量走馬燈一樣的人物,他有時是旁觀者有時又身陷其中,發生在那座城裡共四天三夜之旅雖充滿了人生百态,但筆者認為尚沒有囊括我們時下的所有假象和慌張。
過快的社會節拍和不斷變奏,生存的焦慮和人際關系的複雜,對社會公平更高的期盼,高新技術對低端産業的擠壓,現代超大都市的群體孤獨症,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留守婦女的心理與性壓抑問題、空巢老人的陪護和精神贍養......分分鐘擔心被社會淘汰,同時又想獲得物質與精神雙豐收的焦慮,表象之外,呈現的就是一幅衆生焦慮圖。
當今社會雖對于人的價值有了多元化的判斷,但對于成功的定義和評價還是比較單一和機械,因此,許多人感覺自己與時運不合,與環境不合,也與自已不合。在所處的大環境中感覺諸事不順,加上迷失、遭遇挫折、缺錢、傷心、困頓,甚至絕境等痛苦,這與佛家的“人生八苦”有些相似,這種種痛苦會不同程度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無可慰藉》這本書傳達出的無可慰藉與無以慰藉的意味顯然趨向悲觀。
皆言夢想照進現實,然而夢與現實之間如何測距?你的家人、同事、老闆,甚至你周圍的陌生人是不是也被知識獲取焦慮,以及其他既不可名狀又無可慰藉的遠期焦慮所折磨?我們現在就真的無可慰藉了嗎?
電影《8又 1/2》
哲學雖是童話故事的相反。但是如果談到夢以及哲學的精神慰藉,有一部童話形式的哲學入門書藉《蘇菲的世界》給了我們一定的答案,它力圖喚醒每個人内心深處對生命的贊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這也許就是慰藉的哲學,同樣也是哲學的慰藉。
提到哲學給人的慰藉還有英倫才子艾倫・德波頓的《哲學的慰藉》,他了解現實人生的苦難,深深體會到這些苦難引起的傷痛;他認為哲學不應隻是躲在象牙塔中的文字遊戲,而是幫助人們解決心靈傷痛的良方。因此,他回到偉大哲學家身上,探索這些哲學家的智能,為我們提供舒緩現實生活郁悶的慰藉。
精神慰藉決不是自我制造精神安慰假象。其實,面對未來毫不恐懼的人隻占很少數,“事業上荒度了生命”、“生活上荒度了生命”,以及人們對這些的無能為力、痛苦尴尬和本能恐懼。即便是功成名就的鋼琴家,依然逃避不了現代社會的魔咒。我們的心靈是焦灼的。一方面極容易對不幸者産生同情,另一方面自己也極需要外來的慰藉。《無可慰藉》小說開篇時存在的問題,小說結尾時依然存在,很像每天睜開眼睛就難逃三千煩惱的我們。找尋慰藉就是找尋精神支撐,每個人大抵上都需要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慰藉。
物質,應該是在當下現實社會最容易被人尋求的一種慰藉。對于缺乏物質慰藉的人來說,我們努力工作想要多賺錢,想讓自己和家人擁有穩定而富足的生活,這無可厚非。
當我們擁有了看得見摸得着的财富之後呢?筆者并不全然反對消費,但幸福感隻剩消費的時候,該怎樣泰然處之?那被淹沒的樸素的欣賞和自覺該如何尋覓?另外,并不是先有了物質的滿足和感官的快樂以後才需要精神撫慰,精神慰藉有時就是一種希望和奔頭,它不是一種額外的獎賞,更象源于身心與外界的理性和健康。
凱文・凱利在所著的《失控》最後一章“将宇宙據為己有”中尾部講到,生命長河—或者說是其流動的邏輯,将始終奔流不息。對此我們不應大驚小怪:生命已征服了地球上大多數非活性物質,接下來它就會去征服技術,并使之接受它那不斷進化、常變常新且不受我們掌控的進程安排。
生命本來就是悲傷而嚴肅的。今天的你我之所以是今天的你我,它是先天因素加上後天的努力選擇、修正以及與現實妥協之後的不斷更新的産物而已。完全照搬别人的人生模式來活,那麼即使成功翻版,充其量也是一個買家秀。我們“随大流”地行走在當今社會,帶着各自的傷口與焦慮,被困在各自形形色色的身份中。
那些加速你的焦慮的大咖和大師們,他們同樣隻問出了問題,但是并沒有給出适合每一個人的解決方案。況且他們也沒有這個義務,最後解決自己問題的人仍舊是我們自己。
趨勢隻是預測出來的未來走向,普遍認知的“常理”未必就是真理。一種思想或行為的價值不取決于它飽受贊同還是飽受争議,而應是取決它是否合乎邏輯規則和規律。一個論點不能因為多數人譴責就一定是錯的,同理,以英雄的悲壯姿态對抗多數也不一定就是正确。雖然我們熟悉那句“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人們總是把不習慣的新事物想像成野蠻,總是感覺自己面對明天沒有準備好。在巨大的時代焦慮裹挾中,“萬事如意”這樣的傳統安慰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更多的時候是墨非定律和事與願違。但是現實也并沒有揣測和擔憂的那麼糟糕。一個人心靈的平靜并非僅依賴财富。當然也很難任憑室外瘋狂世界而無動于衷,貧窮會限制一些想像力,但是它不會限制你的内心平靜。承認需要慰藉不可怕也不丢臉。焦慮有時也是一個新起點。
曉雨有一位多年好友,是一位服裝設計師,同時也是一位服飾方面的收藏家。她從不敏感和過份關注社會負面新聞,也不會對任何事物做惡意揣測。她熱衷旅行和醉心于閱讀,五十出頭的年齡卻有一顆十六歲的心。她呈現的面貌就像原野裡的雛菊,為此我也一直叫她小菊花兒。雖然心如純玉,但是她在業内是很有影響力的服裝設計師。她與做律師的我形成了一個強烈反差,這個反差有時成為我戰勝一個夢魇接着的另一個夢魇的動力之一。也許,你會感覺這樣的人畢竟是少之又少,但是她們就真實地生活在我們身邊,并且是一面面别樣美麗的旗幟。
筆者并不是說我們不該關心社會熱點事件,隻是我們該以何種态度去關注和反饋,在全球社交聯結一體的時候,我們很多時候卻無法獲得真正有效的溝通和理解。也無法從外界獲得真正所需的慰藉。每一個人都是有選擇地學習和接受外來事物的,怨天尤人,一味地否定與諷刺,過度強調社會弊端對自己的影響。一個人如果拼命地吸收負面信息,以便來佐證自己的失敗都是外來因素導緻這一結論。那麼,外界再多的慰藉也許都不夠療愈這樣的自傷。
人總要選擇一種使用時間的方案,陀螺式的工作和散養式的生活都是一種選擇,人總要選擇一個方向前行,諸多選擇下我們都需要物質支持和精神安慰。而且每一個人不同階段需要的慰藉均不盡相同。但是我們需要慰藉存在共同性。首先需要來自社會和外界的肯定,其中更多的是安全感和發展可能性。其次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撫慰,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幸福的重要指标。最後就是需要自我慰藉。這所有慰藉的總和來自整個社會支持系統的各個層面。
每天都有唱衰的論調,每天也都有打雞血的口号。這種擴散型焦慮席卷到每一個人,挑戰與機遇如此難以事前區分,人前的戲很足,人後的内心戲又何如?我們需要贊許和認可,如果受到世人嘲諷仿佛意味着自己誤入了歧途。
浮華之中我們越來越難以慰藉,但不管難易我們都該知道如何自我慰藉。比如:在承認現實的前提下,合理地區分行動的優先級。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阻止焦慮的最好方式就是付出現實的努力完成當下的工作和學習。切勿渲染悲劇或悲傷氛圍,别忘了對快樂與幸福寄予無限的期望才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
其實這個世界一直都有理想、愛、美德、真理很多了不起的魅力。時代車輪的速度由策馬揚鞭變為飓風一般,但總有變與不變。變的是速度和謀取生存和發展的姿勢,不變的是我們需要繼續學習和堅持真理,這本身就是自我慰藉。
2018已經開年近一個月了,曉雨律師接訪了一些法律咨詢和委托人,接待過程中的确很多人有精神焦慮傾向,有的隻是需要我們對他的行為做一個專業确認。甚至有時我們隻是充當一種精神安慰劑。
雖然現狀如此,但是筆者仍認為目前我們對“焦慮”和“需要精神慰藉”有過份渲染的傾向。正常人的焦慮是人們預期到某種危險或痛苦境遇即将發生時的一種适應反應或為生物學的防禦現象,是一種複雜的綜合情緒。
當前制造焦慮的人很多,但是解決和舒緩我們焦慮的人卻很少,甚至有時有能力制造焦慮的人把“焦慮”制造成了商機。至于前途未蔔,壞人做惡事,仇敵加害于我們,錢難賺,虧難吃,多歧路,無法說盡的令人厭煩的萬事,難道這些都是前所未有之事?在平凡的世界裡尋找自我,對此我們承受的苦難并不比他人更多。
坐而論道容易,做實事難。在尼采看來,困難是在挖掘人們的潛能,是讓生命發動機高速運轉的原動力。困難帶給我們的慰藉不是在比較中獲得平衡的滿足感,而是從困難中學會對心志的磨練,并獲得惬意而暢快的心情。多讀書少空想,多做事少空喊,無疑都是積極的自我精神慰藉。
路遙說:命運總是不如人願。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難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并不都是快樂。“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滿泥濘。”不過,未來的面目會從模糊漸漸地走向清晰。
日日行不怕萬裡路,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把我們的期望值調整到合理的刻度上,增加定力和堅持。我們每一個人并不隻活在我們所屬的時代裡,我們整個群體身上同樣也肩扛曆史走向未來的。而我們及人類的出路就是自救和集體前進。于逼仄的時代,心有希望的指引,前行便可堅定而凜然!
———— /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