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帝内經脈診秘訣

黃帝内經脈診秘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6 18:19:36

《黃帝内經》一起讀第77天,打卡,繼續……今天是曆數五種醫療過錯的——

《素問 疏五過論篇》

黃帝内經脈診秘訣(通讀黃帝内經之七十七)1

原文:黃帝曰:嗚呼遠哉!闵闵乎若視深淵,若迎浮雲,視深淵尚可測,迎浮雲莫知其際。聖人之術,為萬民式,論裁志意,必有法則,循經守數,按循醫事,為萬民副。故事有五過四德,汝知之乎?

  雷公避席再拜曰:臣年幼小,蒙愚以惑,不聞五過與四德,比類形名,虛引其經,心無所對。

  帝曰: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内生,名曰脫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并。醫工診之,不在髒腑,不變軀形,診之而疑,不知病名。身體日減,氣虛無精,病深無氣,灑灑然時驚,病深者,以其外耗于衛,内奪于榮。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過也。

翻譯如下:

黃帝說:醫道真是廣闊幽遠啊!就好像俯視腳下的深淵,又像仰視天上的浮雲,俯視深淵尚可測量出其深度,仰視浮雲卻不知它的邊際。聖人的醫術,可以作為萬民遵循的法則,裁度病人志意的得失,也必有一定的法則,遵循經旨,依守法度,按照規律來行醫生之事,給萬民以幫助。在治病之事上,有醫生易犯的五種過失,以及醫生應具備的四種品德,這些你知道嗎?

雷公起身離席再次跪拜後回答說:我年紀尚輕,資質愚昧,沒有聽說過關于醫生的“五過”與“四德”,雖然知道“比類形名”,但也隻是虛引經義,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無法回答您的問題。

黃帝說:凡在沒有為病人診病前,必須先詢問病人病情以外的情況。比如曾經位高權重但現在卻已失勢,病人雖然沒有感染外邪,病卻會從内而生,名叫“脫營”(營血消耗)。曾經富貴但現在很貧窮的,會出現“失精”(精氣耗損)。這些都是因為邪氣郁結在五髒之内,病勢有所兼并且日趨沉重。醫生在診斷時,發現病位不在髒腑,身體形态也沒有改變,就會很疑惑,不确定屬于哪種疾病,但患者的身體卻日漸消瘦,氣虛精氣耗竭,病情沉重,陽氣衰微,顫抖畏寒,心怯驚悸。病情深重的,在外耗損了衛氣,在内劫奪了營血。即使是醫術高超的醫生,不問清病人病情以外的情況,也不能很清楚地了解病情,更無法治愈疾病,這是診治疾病時易犯的第一種過失。

凡是診查疾病前,必須先問病人的飲食情況,起居之所,有沒有突然的歡樂,突然的痛苦,或是先是很歡樂接着很痛苦,這些都會傷害精氣,造成身體損傷衰敗。突然大怒損傷陰氣,突然大喜損傷陽氣,厥氣逆行向上,充滿經脈,氣血不充于形體。粗陋的醫生診治這樣的疾病,就不知道是用補法還是瀉法,不了解病情,造成病人五髒精氣耗脫,邪氣合并,這是診治疾病時易犯的第二種過失。

善診脈的醫者,必然能夠将一般的疾病和異常的疾病進行類比,并依照一定的标準來探究其病情。如果作為醫生卻不懂得這個道理,則醫術不能算高明,診斷不能說正确,這是診治疾病時易犯的第三種過失。

問診時有三個常規,必知病人的貴賤、貧富、苦樂。必問貴賤,比如過去是封國之君,如今卻敗落,但卻不考量自己的才德欲求王侯之位,原本是高官顯貴,現在卻失勢,雖然沒有被外邪侵襲,但精、神卻可能已内傷,就可能讓身體敗壞甚至死亡。先來很富有但現在很貧窮,雖然沒有被外邪侵襲,但有可能出現皮膚枯燥,筋脈拘急,發生痿病或是拘攣。醫生沒有嚴謹的治病精神,不能讓病人誠服,而表現出柔弱、慌亂甚至舉止失措,就會導緻治療失敗,病變無法祛除,無法達到治療目的,這是診治疾病時易犯的第四種過失。

凡是診查疾病,就必須了解疾病的發生及病情的經過,審查病本知其末。切脈時,必須參合男女的差異。如果病人經曆了生離死别,出現了憂愁恐懼大喜大怒等情緒,都會讓五髒空虛,氣血離散,如果醫生不知道這些情況,治療又從何談起。曾經富貴,一旦貧窮,精神形體都受到巨大損傷,導緻筋脈耗損衰絕,但仍可以勉強勞作,而津液卻無法滋生。所以形傷體敗,氣血内郁化熱,歸于陽分,膿血蓄積,寒熱交作。粗陋的醫生在治療時,不知寒熱是膿積所生,以為是常見的疾病,數刺陰陽經脈,導緻氣奪病情更重,身體懈怠不能自如運用,四肢廢運轉筋,所以死期都可以知道了。醫生不能明辨病情,不詢問導緻疾病發生的原因,隻看到距死期不遠,也是粗陋的醫生,這是診治疾病時易犯的第五種過失。

黃帝内經脈診秘訣(通讀黃帝内經之七十七)2

上述這五種過失,都是因為所學不精,還不懂得人情世故。所以說:聖人治療疾病,必然知曉天地、陰陽的變化規律,四時寒暑的變遷,五髒六腑的關系,陰陽經脈表裡,才能使用針、灸、砭石、藥物,依照病人的具體情況,掌握醫學的診治規律。病人因富貴貧賤不同而品性各異,詢問年齡大小,個性勇敢還是怯懦,再診查病變部位,才可以知道病之根本,結合二分、二至、四立節氣,人的三部九候脈象,診斷才必然符合病情。

治病的關鍵,是元氣守于内為貴,尋求正邪變化之理,求元氣之病而無所得,查其過在表在裡以治之,就會無誤。表裡陰陽,經絡髒腑,都有其數不可失,能夠這樣治療,就可避免出現過失。不知道這個道理,就會讓五髒郁而發熱就像熟了一樣,癰瘡則發于六腑。診病時不能詳細審察病人情況,就是失常,謹守規律治療,就會符合醫經。根據《上經》、《下經》、《揆度》、《陰陽》、《奇恒》、《五中》的理論,再結合病人的面部氣色,審察疾病初起和終了的全過程,就可以成為一個好醫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