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新華社記者 劉方強 攝
新華社合肥12月12日電 青磚黛瓦碎石路,牆外兩旁香樟樹。走過刻着“禮讓”二字的徽式漢白玉牌坊,便進入寬約兩米的“六尺巷”。巷子不寬,兩人相遇側身而行方可通過。
如今,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已成為當地的一個著名景點,每年吸引約50萬遊客前來參觀。在這裡,流傳數百年的“六尺巷”故事,将“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思想代代相傳。
清朝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收到來自安徽桐城老家的急信。老家人與鄰居在宅基地問題上發生了争執,因兩家宅地都是祖上基業,時間又久遠,對于宅界誰也不肯相讓。老家人希望張英出面幹預。
張英看信後批詩一首:“一紙書來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看到書信後,張家人豁然開朗,退讓了三尺。鄰居見狀深受感動,也讓出三尺,因此兩家之間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
較為完整保留着傳統風貌的桐城市古城區,不少地方面積狹小,很多居民的房子緊挨着彼此,共用一面牆。噪音問題、牆體修繕費用誰來承擔等生活中的小矛盾時有發生。
文昌街道六尺巷社區黨總支書記張耘,從事社區工作20年,在處理居民之間的矛盾時,經常會引用“六尺巷”的故事來進行調解。
幾年前,市民孫先生合法購買了一個廢棄廠房的地塊,但由于曆史久遠,院牆已倒塌,旁邊的鄰居已經将房屋建在院牆根基的裡面。
2021年上半年,孫先生想對年久失修的廠房進行改造,以消除安全隐患。但鄰居認為,廠房與自家圍牆太近,改造時自家圍牆也有安全隐患。此外,鄰居還擔心廠房空調噪音太大,影響其休息和生活,提出要讓出兩到三米距離。雙方久未達成一緻。
張耘了解情況後,立即上門實地查看,對雙方進行多次調解。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我經常引用‘六尺巷’的故事,讓矛盾雙方都能各退一步,最終達成一緻。”張耘說,“為了這點小事如果去法院起訴,不但會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企業的經營也會受影響,我這樣和孫先生算了一筆賬,并說服他讓步。”
最終,孫先生同意以原來牆角為界,讓出一個空調的距離砌廠房院牆,鄰居也讓出一米左右距離。
六尺巷社區大約有常住人口7000人。每個月,張耘至少要處理兩起類似的矛盾,包括鄰裡、婚姻家庭、拆遷安置等問題。将矛盾化解在基層,消融在萌芽,“六尺巷調解法”為六尺巷社區平安和諧持續“加溫”。
“一方能先讓一步,很多問題就能解決在萌芽狀态。有時候讓步很難,尤其是對于占理的一方,但如果占理的一方能先退一小步,将心比心,往往會收獲另一方更大的理解與回報。”張耘說。
據統計,今年以來,桐城市累計調解各類矛盾糾紛2417件,調處成功率97.9%。
“六尺巷”的故事在當地幾乎家喻戶曉,所蘊含的“禮讓文化”也在中國深入人心,和平、和睦、和諧是中華民族一直追求和傳承的理念。
如今,不少居民每天都要經過“六尺巷”。走在這條鵝卵石鋪就的巷道上,雖然隻有約100米長,留給現代人的思索卻很深遠。
“我們也正在修繕巷子兩邊的房子,這其實不僅僅是在保護文物,更是在保護文物背後中國的傳統文化。”桐城市博物館館長葉鑫說。(記者代群、劉方強、劉美子、水金辰、屈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