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功夫片的興起,許多好萊塢制片人的第一印象,都是來自《天下第一拳》。
但是,功夫片真正意義上在全球範圍内傳播,李小龍的努力功不可沒。
中國功夫,并不是街頭混混打架,也不是黑社會厮殺,而是體現在個人武術上的應用和造詣。
世界著名雜志《黑帶》,曾經評選出電影中“十大教科書式打鬥”。
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詳的電影,以及涉及到了許多傳統和新興的武術。
有的兼具娛樂性,有的是真架子。
影史十大教科書式打鬥,成龍和李連傑分庭抗禮,第一名難以超越。
第十名:《敗家子》
影片是由洪金寶執導,上映于1981年,是一部以詠春拳為主打的功夫片。
洪金寶花了一年時間,和他所領導的洪家班精心制作。
該片與以往的類型片所表達“俠義英雄恩怨情仇”的老套路不同,故事主要以市井诙諧戲為主,堪稱功夫喜劇的代表作。
在片中,元彪使用的詠春拳,糅合了詠春流派中“長橋”和“短橋”兩種打法。
拳快而防守緊密,馬步靈活而上落快,攻守兼備及守攻同期,注重剛柔并濟,氣力消耗量少。
在實戰方面,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
第九名:《群龍戲鳳》
早期的嘉禾,基本上都是靠着洪金寶的功夫片,撐起了一片天。
而邵氏則是靠着劉家良,成為了80年代香港功夫片的代表。
兩人原本沒有太多的交集,而且風格也不是特别搭,所以很難出現在同一部電影裡。
然而,兩人相愛相殺了10年後,沒想到這部電影給予這對昔日的老對手一次合作的機會。
在片中,雖說劉家良以客串的身份出場,但是他和洪金寶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打鬥。
兩人先是徒手對戰,然後換成了長棍對長棍。
這場交鋒,無疑是不同電影風格的一次對撞。
第八名:《冬蔭功》
泰拳、跑酷、小摩托,幾乎成為了托尼·賈系列動作片的經典标志。
托尼·賈的動作片,有着自己的鮮明特點:真實、難度大、驚險刺激。
在《冬蔭功》中,每一場打戲無不延續着這種風格。
在片中,出現了一段影史上最長的未删剪打鬥鏡頭。
托尼·賈的動作戲沒有絲毫拖泥帶水,兼具了真實感與美感。
而且他堅持不用任何特技,更沒有替身和鋼絲的輔助,街頭天台打鬥乃至飛檐走壁,全都是貨真價實的真功夫。
第七名:《飛龍猛将》
《飛龍猛将》是洪金寶、成龍、元彪,兄弟三人合作的最後一部作品。
而成龍和賓尼·尤奎德茲的一場大戰,成為了這部電影的重頭戲。
據說,這場打鬥戲足足拍攝了7天。
不過,這并不是成龍和賓尼·尤奎德茲在銀幕上的第一次交鋒,早前在《快餐車》裡,就有過一次對手戲。
賓尼·尤奎德茲是WKA初代世界重量級王者,職業格鬥戰績是63勝0負,57次KO對手。
尤奎德茲最擅長的招式是“轉身騰空後踹”,在《飛龍猛将》中他用這一招擊昏了元彪,并将洪金寶和其他十幾個人一起踢翻在地。
其力量之大,可見一斑。
第六名:《突襲2》
在2011年,一部拳拳到肉的動作片《突襲》誕生,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影片的賣點就是100分鐘打個不停,一直打到故事結束。
在動作戲方面,最值得稱道的是近身格鬥技,徒手肉搏和各種武器的運用,簡直出神入化。
而《突襲2》從故事到動作場面的全面升級,為影片赢得一片贊譽。
在片中,伊科·烏艾斯與塞塞普·阿裡夫·拉赫曼的對決,是動作片裡前所未有的一次大膽嘗試。
這段打戲長達7分多鐘,是技巧、勇氣與想象力的結晶。
在我看來,影片堪稱影史上最精密、最複雜、最殘酷的動作片之一。
第五名:《醉拳2》
1994年上映的《醉拳2》,可謂是成龍“劃時代”的力作,該片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之一”。
作為一部功夫片,該片的動作戲令人眼花缭亂、目不暇接,達到了動作片的一個高峰。
在劉家良的編排下,電影前半部分的動作戲極具觀賞性,招式有闆有眼。
然而,在拍攝期間,成龍與劉家良的意見出現了分歧,最終不歡而散。
于是到了電影的後半段,很明顯背離了劉家良的風格,動作戲近似卓别林式的表演,充滿着趣味。
而成龍和盧惠光的對決,一個酒後滑稽瘋狗式的打法,另一個硬橋硬馬的打法,堪稱一場視覺盛宴。
第三、四名:《精武英雄》
電影院幾乎場場爆滿,《時代周刊》将它評選為“最偉大的功夫片”!
它就是李連傑的電影——《精武英雄》。
功夫迷們不僅看得如癡如醉,還會對功夫有了新的認識。
相比傳統的功夫片,《精武英雄》堪比一本“動作教科書”。
電影一改以往一招一式、有闆有眼的打鬥,取而代之融合了中國功夫和西洋拳法。
該片中有數次重要的打鬥場面,都相當寫實,沒有太多傳統功夫片的花哨風格。
第一場打戲:陳真對戰挑釁的學生。
第二場打戲:陳真對戰霍庭恩。
第三場打戲:陳真對戰船越文夫。
特别是第三場堪稱“教科書級别的功夫對決”,同時也是港片動作戲的經典。
船越文夫代表着日本武術界的巅峰,而陳真實力出衆,在速度和爆發力方面都非常驚人。
兩位武術家惺惺相惜,切磋也是點到為止,對武學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探讨。
船越文夫身上有着真正的武士道精神,而陳真則是體現出中華武術精神。
第四場打戲:陳真對戰藤田剛。
這場動作戲,代表了港片裡的實戰巅峰。
短短十幾分鐘,拍了整整3個星期,兩人這場打鬥追求的是極緻的真實感。
第二名:《快餐車》
洪金寶、成龍和元彪的《快餐車》,是功夫片的重頭戲。
成龍大戰賓尼·尤奎德茲,成為了本片最大的看點。
不管怎麼看,成龍都不是實力強悍的賓尼的對手。
所以,成龍隻能利用地形、身邊器物、走位等巧勝了賓尼,這場動作戲堪稱成龍銀幕生涯最艱苦的一戰。
第一名:《猛龍過江》
有了《唐山大兄》和《精武門》的成功,李小龍獲得了電影的絕對控制權。
《猛龍過江》上映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影片最著名的打鬥場景,無疑是李小龍和羅禮士的羅馬競技場對決。
剛開始,李小龍被羅禮士力量壓制,處于下風。
随後他改變了策略,用靈活的步伐,消耗着羅禮士的體力。
等羅禮士體力下降,李小龍再發起反擊,最終不敵李小龍。
最終,這場教科書式戰鬥,以李小龍獲勝而結束。
同時,也展示了截拳道的格鬥理念:必須緊緊抓住對手使用招式的漏洞和缺陷,随機應變形成一種攻擊 反擊術去反擊對方,以攻克攻,以防克攻,以反擊克攻擊。
影史十大教科書式打鬥,《精武英雄》上榜,《殺破狼》遺憾落選。
在我看來,《殺破狼》中甄子丹和吳京的“後巷大戰”,絕對有資格占據一席之地。
可能這份排名,不能滿足所有的觀衆。
那麼,在你心目中,有哪些電影的打鬥場面。可以被稱為“教科書級”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