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月13日晚張定宇院長呼籲康複病人捐血漿之後,患者們迎來了曙光。大量康複者前往醫院為他人貢獻出自己雖是力所能及但也重于泰山的力量!康複者捐獻血漿和普通獻血一樣,對獻血者沒有什麼影響。那麼受血者呢?據張院長所說,風險肯定是有的,過敏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都是風險,但風險遠小于獲益。問題來了,神馬是血漿?它和血液啊,血清啊是一個東西嗎?
血液
血液在心髒以及血管腔内循環流動,它神複雜,雖然主要就包括了血漿和血細胞,但是具體一點的話,它包括了氧、無機鹽、激素、酶、抗體、細胞代謝産物……好累,還有好多啊。
血液也是我們最容易接觸到的:看到美女之後的“上火反應”讓我們接觸到了鼻腔内毛細血管的血;不小心被劃傷了一個小口子,我們所接觸到的還是毛細血管的血;醫院裡驗血,在你手指上紮了一下?依舊是毛細血管的血……
血管分為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動脈将血液從心髒輸遍全身,靜脈将血液輸回心髒,而毛細血管則連接動脈和靜脈。那麼為什麼我們接觸到的基本都是毛細血管的血呢?主要有兩個原因:
全血
很多人以為全血就是血液,嗯~其實大差也不差,确實沒太大區别,但并不完全一樣。受過傷的我們一定也見過傷口結痂,當血液離開人體後很快就會凝固,不凝固還得了?破個小口子就得失血過多啦。但是不怕,我們有凝血因子,它能使得溶膠狀的纖維蛋白原變成纖維蛋白血凝塊,堵在傷口,就止血啦。
但我們并不是一直希望血液凝固的,比如獻血的時候,做件好事,結果血凝固了?那可不行!因此我們獻血後血液會經過抗凝處理,這就變成全血啦,可以保存長達35天呢。
然而全血的弊端多的不行,比如血細胞和血漿蛋白濃度、純度不夠,容易引起血液循環超負荷,容易引起發熱反應等等,于是,全血被進一步分離,血漿也就被分離出來了。
血漿在全血中,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闆)懸浮于血漿之中,是血液裡不溶于液體的部分。要把血細胞分離出來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離心,将全血放入離心機後,血細胞被離心機分離開來,剩下的液體就是血漿。
血漿是組成血液的一部分,以血漿蛋白為主,但是我們之前在血液中提到的複雜成分幾乎都在血漿之中,對新冠病毒有效的康複者抗體也一樣!
含有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的血漿,經過病毒滅活處理,并檢測其對抗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和病原微生物後,就可以被制造成新冠病毒特免血漿制品了。
血清血清從外觀上和血漿很像,都是黃色液體(也有紅色的),而且血清也是靠分離得來的,隻是原材料和分離方式都不一樣。血清用的是未進行抗凝處理的血液,将血液放入試管中,待其凝固後有澄清液體析出,這個析出的清液就是血清。
在上面全血那一節我們知道了血液凝固是溶膠狀的纖維蛋白原變成纖維蛋白血凝塊,因此血漿裡含有纖維蛋白但血清裡是沒有的;除此之外,因為經過了凝血的步驟,血清比血漿多了一些凝血後的生成物。
Final
全血成分複雜弊端過多;血清因制備過程需要靜置,時間稍久;新冠病毒特免血漿,制備工藝成熟,所需時間短,在這種緊急時刻,是該它發揮作用的時候了。時事看科學,希望大家都能從熱點當中學到知識。
我是曉得something,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