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醫生原創】想要皮膚變得更好的女孩子們,總是會把希望寄托在梳妝台的瓶瓶罐罐上。
但是,有些護膚品用過之後,可能不僅沒能讓人變漂亮,反而還讓皮膚的狀況變得更糟糕了。 各種痘痘、閉口、敏感皮炎等「爛臉」的情況,甚至可能發生在用了貴價大牌護膚品之後。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難道花這麼多錢買回來的護膚品是垃圾嗎?
别急,今天丁香醫生就來詳細說一下。
1. 用了爆痘、長閉口的,不一定是垃圾
用了化妝品長小紅疙瘩,很可能是刺激性毛囊炎:化妝品中的油脂成分在滲入毛孔後,被分解及氧化,或者是受紫外線照射後氧化,進而引發刺激炎症現象。
還可能就是服用一些藥物後,所産生的皮疹情況(類似青春痘的皮疹),比如:
類固醇與荷爾蒙(激素)藥物、免疫抑制劑(如 cyclosporine 與 azathioprine)、抗癫痫藥物、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郁藥物、抗結核藥物、心血管藥物(硫酸奎尼丁 quinidine)以及抗癌之标靶治療藥物(表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拮抗劑 EGFR antagonists)等。
這些藥物在服用之後,都容易在臉上産生一些皮疹。
3. 用了起小疹子的,不一定是垃圾
很多人以為起了小疹子、小紅疙瘩就是「過敏」了,所以不敢再用同款護膚品,但很多時候這不是過敏而是刺激性皮炎。
比如,某些抗氧化的産品可能含有 VC 這樣的成分,因為 pH 值低的關系,皮膚就會發生刺激性反應。
通常,用清水清洗後,稍待片刻,這種情況就會好轉,不會再繼續惡化。而且這種情況的發生部位、反應面積及反應程度,都明确和與使用部位及使用濃度相關,例如:塗抹在臉頰部位時,症狀就隻會發生臉頰部位,并不會擴散是其它區域甚至引起身體全身性反應。
反而是過敏,可能會不受使用部位的限制。例如染發劑過敏,就可以引起全臉脖子甚至是全身性反應症狀。如果有這樣的情況,需要趕緊停用,而不是以為皮膚在「修複」或者「排毒」。
4. 敏感肌可用,用了還過敏?
此外,就是要弄清楚「敏感肌可用」「通過過敏測試」的産品,并不是絕對不會過敏。
因為,過敏性測試的數據大多數都是由生産這些護膚品的廠家提供,沒有辦法作為敏感性肌膚專用産品的參考依據。
此外,皮膚方面的實驗肯定不能覆蓋到所有人,而過敏的問題,就如同食物過敏一樣,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同的,例如對奶制品、花生或海鮮等,大家的情況都不一樣,又如何能夠無漏網之魚呢?
所以,如果有皮膚敏感的問題,即使标着「敏感肌可用」的護膚品,也要擦亮眼睛。現在手腕内側、耳朵後面等部位試用一下,沒有不良反應了,再拿來抹臉。
5. 保存不當,當心好物變垃圾
如果在使用過程中不注意衛生,用完不蓋好蓋子、用髒手去挖面霜等,都很容易把細菌帶進産品裡,導緻護膚品更快變質,那就真的會讓護膚品變成垃圾了。
此外,對保存不當(高溫曝曬變質)、臨期、過期的護膚品,都需要自己使用時多注意。
當然,對護膚品還是要謹慎鑒别:不要買微商三無産品,更不用過分追求高端的「貴婦」産品。畢竟護膚、保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瓶面霜最多能使用三五個月,對皮膚也不會有脫胎換骨的改善。
所以,購買護膚品時還是要考慮自己的皮膚狀況和經濟承受能力,不要盲目跟風,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丁香醫生原創,請勿轉載;作者:林志青丨化妝品配方師,台灣嘉南藥理大學碩士;編輯:李壞。圖源:123rf圖庫。
身體上的問題,來問丁香醫生。丁香醫生 App 是專業的一站式醫療服務平台,問醫查病搜藥品,小毛小病先問丁香醫生!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免費下載。關注丁香醫生頭條号,更多健康資訊免費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