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千拉面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餐飲品牌,可能很多人都忘了還有這樣一家餐飲店,近日味千拉面在港股發布了盈利預警,報告稱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公司預期虧損約為1.1億元。
曾經火爆的味千拉面,如今卻虧損過億,門店接連關閉,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味千拉面股價從2011年的13塊錢一直跌到2021年今天的1塊錢,如今市值跌去了98%。
為何味千拉面會變成如今的局面?為何如今會虧損過億,而且從2011年之後味千拉面經營情況越來越差,為何10年過去了,味千拉面還是翻不了身?
主要由以下3個原因。
第一、自己作死網友們經常開玩笑說:“no zuo no die”,而味千拉面則是自己在“作死”的路上狂奔。很多人聽到“味千拉面”這4個字以為它是一家日本的拉面品牌,但其實這就是一家中國公司,味千拉面的女老闆就是中國人。
為了把這家面館打造成高大上的日韓品牌,于是開始宣傳自己是日本品牌,但是很快就被瘋狂打臉了,2012年味千拉面老闆怕受到釣魚島事件影響,連忙澄清自己其實是中國品牌,不是日本品牌。
這個操作真是讓很多消費者為之震驚,後面的事情大家就看到了,消費者發現這貨居然是“假冒”的日本品牌,然後大家就不去吃了,感覺到被欺騙了。
一碗面賣48塊錢,門店裡面的紙巾還要另外算錢,而且拉面分量很少,一個人根本吃不飽,加一次面需要5塊錢,味道還不是很好,最後很多消費者幹脆選擇不去吃了。
很多顧客吐槽味千拉面,一包紙巾賣3塊錢,不給客人提供紙巾,門店就餐體驗感很不好,最後又爆出了骨湯“造假”,高管貪污等事件,味千拉面的品牌形象一落千裡。
受到疫情影響,味千拉面關閉了很多門店,隻在一二線大城市保留了部分門店,疫情複工後味千拉面的生意并不是很好,雖然疫情給味千拉面的經營造成了影響,但是這并不是最主要的影響。
海底撈、九毛九、呷哺呷哺也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是這幾家餐飲店的股價與門店業績卻是在不斷的增長,新店不斷的開張,反觀味千拉面,沒有開新店,隻在不停的關店。
管理層的問題更加嚴重,作為一家餐飲店,最重要的是門店的口味,但是從目前的市場反饋來看,消費者對于味千拉面的味道依然不看好。
很多消費者抱怨味千拉面使用料包制作,而且食材品質越來越差,以前的面條很有勁道,現在的面條口感已不再,以前大骨熬湯,現在使用料包直接放,節省了大量的人工,但是卻降低了味道。
因為一包紙巾,曾經火爆的味千拉面,如今門店冷清,這一包紙巾隻是表象,卻能夠透露出味千拉面的管理問題,不重視消費者,不重視顧客體驗,最終被顧客抛棄,如今虧損過億。
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呢?
歡迎留言評論,收藏與轉發,你的每一條點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餐飲新紀元全網文章閱讀量突破5億,如果你對餐飲業感興趣,熱愛美食,喜歡創業,有想法有夢想,那不妨關注我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角解讀餐飲創業、分享美食。
圖片來源網絡配圖,如有侵權請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