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最怪異的機器人

最怪異的機器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22:13:39

夏乙 郭一璞 假裝發自 火星

量子位 報道 | 公衆号 QbitAI

最怪異的機器人(加州理工新機器人)1

水上漂,一種隻存在于神秘武俠世界的輕功境界,又要降臨世間。

下一位練就如此輕功的并不是人類,而是一個機器人。

用不那麼中二的說法就是,它除了會直立行走,還能飛

最怪異的機器人(加州理工新機器人)2

這個機器人名叫萊昂納多,身高75厘米、體重2.7公斤,生于加州理工(謝耳朵他們學校)。

它脖子以下全是腿,頭大得出奇,實在算不上英俊。

它的主要運動方式,是走與飛結合的“飄着走”。優勢也顯而易見。讓前輩們無數次遇害的花式狗啃泥仆街之災——

最怪異的機器人(加州理工新機器人)3

最怪異的機器人(加州理工新機器人)4

最怪異的機器人(加州理工新機器人)5

根本沒機會出現在它身上。

無論是平地、山路還是水面,見勢不好趕快切換到“飛行”模式,重新調整平衡就行了。

不僅不會摔,努努力還能越過高牆山坡。

等萊昂納多走出實驗室,它可能要負責把傷員送上空中救護車,或者為人類去探索崎岖的火星地表。

而在這些實用價值之外,它還是個肩負重大使命的“奠基者”——創造萊昂納多的科學家說,它在為能飛、會跑兩種機器人的結合奠定基礎。

大長腿 無人機

能走會飛,如何實現?

答案就在萊昂納多這個名字裡。Leonardo可不是随口亂叫,它是一個飄逸的縮寫,來自這個機器人的全稱:無人機上長了腿(LEg ON Aerial Robotic DrOne)。

直立行走這項技能,顯然和其他雙足前輩一樣,要用到它的兩條大長腿。而飛行,靠的就是“頭部”兩側不起眼的四個旋翼了:

最怪異的機器人(加州理工新機器人)6

這張幹淨的渲染圖,能把大體結構看得更清楚:

最怪異的機器人(加州理工新機器人)7

因為身體的主要成分是碳纖維,萊昂納多很輕,隻有2.7公斤。于是,四個旋翼就能輕松帶着它飛離地面。

雖然它的主要任務不是飛,但是旋翼的作用一點都不小。

就算萊昂納多隻是站在此處不動,旋翼也不是個擺設。

一般來說,雙足機器人要想站着不倒,兩條腿要不停調整,靠着動作來保持平衡,一點也不比無人機在天上飛節能。(我們人類站一會兒也很累嘛)

萊昂納多的站立方式就科學得多:

最怪異的機器人(加州理工新機器人)8

旋翼開動,雙足着地,雙管齊下抵消重力。

最怪異的機器人(加州理工新機器人)9

旋翼負責主動保持上半身平衡,和腿關節的動作協調配合,來讓整個身體直立不倒。

目前,萊昂納多還生活在實驗室中,距離像波士頓動力一樣出道,還需要一些時間。加州理工在展示這個機器人的視頻下面,也鄭重寫上了“coming soon”。

最怪異的機器人(加州理工新機器人)10

不知道接下來,會有什麼驚喜出現。

到底有什麼用

不過,看了這麼多,你可能想不到這個機器人具體能用來做什麼。

一個可能的應用是火星直升機

加州理工學院正在與NASA合作,讓萊昂納多變身火星直升機。在目前的火星探險裡,在地上跑的火星車們,看到凹凸不平的路面,總要想辦法越過山丘,耽誤了行進速度。

最怪異的機器人(加州理工新機器人)11

而如果有火星直升機的話,這些地形障礙就不在話下了。當然,你可能需要付出稍微多一點能源,畢竟火星車停在火星表面是不費電的,直升機盤旋在空中肯定是耗電的。

另外,出于對火星考察的需要,萊昂納多需要get更多技能。它的創造者之一Morteza Gharib說,火星直升機的概念會非常有限,需要讓萊昂納多有更長的飛行時間,并且可以穩定的采樣和觀察岩石。

所以,Gharib和他的團隊最近一直在研究如何讓萊昂納多在粗糙的火星表面前進,以及提高萊昂納多的供電能力。

另一個可能的應用則是無人救援直升機伴侶

這就不得不提到加州理工此前設計的無人救援直升機,這種直升機可以飛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把困在野外的人救回來。

最怪異的機器人(加州理工新機器人)12

不過,這種直升機的問題在于,如果求救者失去了行為能力,他便不能自己進入到直升機裡,而萊昂納多則剛好可以把它們送進直升機。

加州理工出品

萊昂納多是加州理工的CAST實驗室的作品,它有三位爸爸:

最怪異的機器人(加州理工新機器人)13

Alireza Ramezani,他曾是加州理工的博士後,現在是美國東北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雙足機器人、仿生機器人、航天器設計等方面。

最怪異的機器人(加州理工新機器人)14

Soon-Jo Chung,CAST實驗室航空航天副教授,Bren Scholar,主要研究分布式航天器系統,空間自治系統和航空航天機器人。

最怪異的機器人(加州理工新機器人)15

Morteza Gharib,CAST實驗室主任,Hans W. Liepmann航空與生物工程學教授,航空航天實驗室主任,美籍伊朗人,主要研究流體動力學和航空學相關方向,也參與了生物力學和醫學工程領域的研究。他曾在2015年獲得美國物理學會流體動力學獎,還是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和國家工程院院士。

會“水上漂”的萊昂納多隻是CAST實驗室機器人探索的一步,他們希望創造出能夠在各種不同環境中前進的探索機器人,可能是會飛、會走、會遊泳的設備結合體,或許還能飛上太空。

誠摯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請在量子位公衆号(QbitAI)對話界面,回複“招聘”兩個字。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号簽約作者

վ'ᴗ' ի 追蹤AI技術和産品新動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