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賀泓源 北京報道
樂華娛樂上市路再遇波折。
9月2日晚,該公司公告稱,暫緩港股IPO計劃。“鑒于現行市況,經征詢聯席全球協調人後,本公司已決定全球發售将會延遲,且将不會根據招股章程進行。”其在公告中表示。
3月8日,樂華娛樂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8月7日通過上市聆訊。8月24日,樂華開啟招股,拟全球發售股票1.3256億股,香港和國際發售占比分别為10%、90%,最高發售價為8.5港元/股,募資不超過11.27億元。按照原計劃,樂華娛樂将于9月7日上市交易。
據多家媒體報道,樂華暫緩IPO核心原因在于,估值過低。
對于這一狀況,包括資本市場人士、業内高管等上下遊人士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感慨,基于監管、市場等多重因素,文娛公司對資本吸引力越發有限,特别是在港股。
另有多家剛上市影視公司中層坦言,如此局面下,能夠上市,就是最大勝利。“當前市場下,至少能續一段命。”有中層稱。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頭部藝人王一博,占據樂華娛樂總收入過半。
王一博靠《陳情令》走紅。圖片來源:《陳情令》官微
一定程度上,樂華是被王一博“催熟”的。
招股書顯示,樂華娛樂在2019-2021年,收入分别達6.31億元、9.22億元、12.9億元,複合年增長率43%;淨利分别約為1.19億元、2.92億元、3.3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67.6%。
2022年前4個月,樂華營收為3.5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41億元增長3.5%;淨利潤為8052萬元,較上年同期的1.1億元下降27%。
營收大部分來自頭部藝人。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以及2022年4月30日止四個月,該公司前十名藝人應占收入分别占同期總收入的74.8%、83.0%、85.6%及84.5%。于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4月30日止四個月,排名第一藝人應占收入分别占同期總收入的16.8%、36.7%、49.5%及56.8%。
其中,樂華主要供應商之一(招股書稱為供應商B)的藝人應占收入為其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尤其是自2020年起。于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四個月,樂華來自該藝人的收入增長占其整體收入增長的80%以上。
對此,多位業内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在樂華藝人梯隊中,近年有如此市場影響力的藝人,有且隻有王一博。
另據招股書披露,供應商B,為其簽約男藝人控制的實體,為樂華訓練生計劃的畢業生,該藝人合同有效期至2026年。這與樂華披露的王一博合同期至2026年10月止相符合。
樂華娛樂旗下還包括韓庚、範丞丞、黃明昊、朱正廷、李汶翰、孟美岐、吳宣儀、程潇等藝人。
事實上,依靠頭部藝人一向是樂華核心戰略。
其起家與當時“頂流”藝人韓庚息息相關,并借此引進了當時領先的韓國練習生培養體系。招股書顯示,韓庚為樂華股東之一,持股比例2.35%。
2018年,現象級綜藝《創造101》爆火後,樂華與騰訊間就孟美岐與吳宣儀的主導權争奪戰曾經引發熱議。
偶像選秀熱下,擁有完備造星體系的樂華,一度走上風口。
但樂華面臨的問題是,風向變了。
一方面,頭部藝人風險越來越大。
2021年9月,國家廣電總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文藝節目及其人員管理的通知》 要求,廣播電視機構及網絡視聽平台堅決抵制違法失德人員。檸萌影視在招股書中稱,在實踐中,若發現藝人參與違法違紀活動,或作出違背核心價值觀的行為,電視台或視頻平台會暫停播放相關劇集,這可能導緻向客戶退還相關劇集收取的全部款項。
由此,各家均與藝人們簽署負面輿論條款,以便要求相關賠償。
這意味着,對于頭部藝人,經紀公司所附帶的連帶責任越來越大。此外,随着藝人走向頭部,經紀公司本身的話語權也越發有限。
“越大的藝人越不好管,最後就是服務性質。這就是個走向 ‘失控’的工作。”有上市公司負責藝人經紀的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承。
另外,樂華再造頭部藝人的土壤已經被稀釋。
以王一博為例,其實際走紅的項目為主演耽改劇《陳情令》,但耽改劇已經風光不再。
1月6日,2022年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議召開,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爍在會議上表示,将全面叫停偶像養成類網綜、“耽改”題材網絡影視劇,開展網絡影視劇、短視頻、直播領域專項清查。
所謂“耽改”,是将有同性戀内容的所謂“耽美”作品在影視化時加以改編,不再突出相關情節。爆紅的《陳情令》《山河令》即屬此列。
另一頭,偶像養成類網綜被叫停,也重創了樂華的造星路。早在去年8月,愛奇藝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龔宇就對外表示,取消了未來幾年的偶像選秀節目和任何場外投票環節。
包括範丞丞、黃明昊、朱正廷、孟美岐、吳宣儀等藝人走紅,均來自偶像選秀。
事實上,在偶像選秀熱潮下,樂華曾經重金打造了練習生培養梯隊,從青少年到出道,這是筆不菲投資。
但随着偶像選秀被叫停,這讓投資無法回本,更影響了樂華藝人梯隊。
此種局面下,樂華也在做着種種嘗試,包括虛拟偶像等方向。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該公司還曾打算在新消費領域有所嘗試。
但目前來看,市場似乎不是很相信樂華的新故事。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