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智慧的家長
讓科學素養成為解開焦慮的鑰匙
地點:北京市光華路SOHO 3Q大講堂(二期南二門進入,星巴克旁)/ 行車路線導航:圖中P為停車場入口,需從金桐西路由北向南,右轉進去
招募人數:180人
門票:免費(所有到場觀衆都将獲得1本三聯生活周刊《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現場還有神秘禮物相送!)
三聯生活周刊《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嘉賓:關梅林(國内知名教育領域專家);顧中一(注冊營養師。清華大學公共衛生專業碩士,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北京市營養學會理事。)
️ 主持人:池淨
⚠️ 針對人群:12-19歲孩子的家長(本場不接受12歲以下的孩子入場,敬請諒解。)
報名方式:
每一代父母都有自己堅信的教育觀念。
上一代的父母靠經驗,在他們的意識裡,一代代實踐下來的教育經驗遠比一切科學理論來得可靠。比如“不幹不淨,吃着沒病”,于是孩子的衛生問題便常常被忽略;另外因為父輩們教育經曆的欠缺,對孩子的學習要求往往是道聽途說式,隻要求孩子一門心思搞學習,相信未來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諸如此類的經驗式教育,曾經影響着幾代孩子。
等到這批孩子長大了,便開始反思父輩們的教育,比如前段時間,網上曾發起過一個關于成長陰影的熱門話題,不少如今已為人父母的網友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經曆,講述了不少聳人聽聞的事情,比如感冒咳嗽生食雞膽、增加營養生喝雞蛋等等,最終大家得出的結論便是,能活着長大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新一代父母對老一輩父母的教育經驗徹底否定,但是,自己也面臨着很多的教育難題。
對于現在的少年兒童來說,除了關心他們的吃,還要更加關注他們的學習和心理問題。我在網上收集了一些這個階段的家長比較焦慮的問題,比如青少年是否應該低齡留學?細分的話,像是孩子出國後的安全問題、到了國外的日常生活問題、長大後身份認知問題等等。另外還有校園暴力問題,想必家長們最近都在關注着山東淄博某中學的兇殺慘案,一名男孩為了争第一竟然殘忍殺害同學。校園暴力無處不在,孩子應該如何保護自己?家長又該如何做?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細化的問題,比如如何正确引導孩子學習?如何指導孩子找到興趣所在?孩子早戀怎麼辦?……這些焦慮,既讓家長們無所适從,也傷害着孩子們。
而當這些孩子進入青年時期,逐漸成人的他們也開始面臨着新的問題,如果沒有家長的正确引導和關心,很多小問題會惡化成大問題。比如最近甘肅19歲的少女跳樓事件,事後有同學透露,該女生因老師猥亵而長期患有抑郁症。多麼令人震驚!雖然最近幾年公衆越發關注性侵問題,但是這類事件卻從未停止過,這其中不僅有學校和社會的責任,更有家長的責任。身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家長,往往會遇到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和孩子的關系越來越疏遠,孩子有意識地躲避着和家長的交流,而家長對此也是束手無策,所以,很多問題往往成為封閉的,孩子既得不到解決,也得不到傾訴。
父母們對孩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時候沒有科學方法指導的愛也會成為一種傷害。在如今資訊獲取渠道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各種指導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文章層出不窮,但是接收的信息越多家長們便會越焦慮——到底哪一種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要驅趕焦慮,将焦慮轉化為正面情緒,關鍵在于用科學素養的武器,帶來父母自身的成長。為此,我們将邀請幾位行業的專家與我們共同探讨父母将如何建立科學的教育觀,做一個有智慧的家長。
如果你是12歲到19歲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家長,如果你也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存在很多疑惑和焦慮,如果你開始懷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如果你無法解答孩子的種種問題……那麼你就來參加我們和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共同舉辦的這場活動吧,和父母們一起交流教育經驗,向專家老師提問,找到方法,學會用真正的科學武裝自己的教育,學做智慧型家長。
演講嘉賓
關梅林
國内知名教育領域專家,現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心理學函授學院副院長,教授,中科院心理所校友會副秘書長,北京民辦教育協會理事。美國丹佛大學訪問學者,國家級精品課主講教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青少年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技能考試評審專家。
演講内容:面對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急劇變化在将來的社會,怎樣的人才才是未來的“香饽饽”?怎樣的父母稱得上是智慧型父母?成為智慧型父母需要遵循的界限在哪裡?焦慮型家長和智慧型家長之間的關系是什麼?成為智慧型父母需要學習相關的知識和方法是什麼?
顧中一
注冊營養師。清華大學公共衛生專業碩士,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北京市營養學會理事。2017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微博2015十大影響力醫療大V、健康中國2012年度風尚人物。2018年出版新書《顧中一:我們就該這樣吃》。
演講内容:針對12-19歲的孩子,家長怎樣樹立一個整體、科學的營養觀?如何建立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怎樣才是一個健康的飲食搭配?常見的飲食誤區有哪些?除了飲食上,我們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也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如:睡眠、運動等等。顧中一老師将會營養學的各個角度,為家長們答疑解惑。
适度焦慮是合适的,并不是需要排除的,但是排除焦慮不是目的,而是做一個智慧的家長。在教育孩子之前,先問自己幾個為什麼,真正地讓自己擁有科學素養,拒絕人雲亦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