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不管是在體制内還是在體制外,在招聘人員的時候,用人單位都格外注重應聘者的第一學曆。比如同樣要招聘博士,即使兩人都是北大的博士,也是區别的,如果其中一個大學本科就在北大讀的,另外一個本科、研究生在其他一般的學校讀的,根本不用問,用人單位很顯然會優先選擇本科就在北大的那個博士。
甚至在一些單位的人才引進中,甯肯選擇本科生,也不要研究生,比如小編曾參與當地的一次人才引進,同樣是引進師範類的人才,按照引進的原則,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可以,但在實際中,用人單位甯肯要那幾個知名師範大學的免費師範生,也不要其他學校甚至就是從其他本科考到這幾所知名大學的研究生。從這些現象我們不難看出,用人單位對于應聘者的第一學曆格外看重,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應該是初始學曆反映學習能力的高低。從用人單位對第一學曆的看重,其實無非是看中第一學曆時學校的好壞,比如說初始學曆是大專還是本科,是普通的本科還是重點本科甚至是985、211的學校。某種意義說,關注初始學曆,其實是關注高考成績,并不是這些學校有高低之分,而是反映這些應聘者考進這些學校的時候,高考成績的高低。因為隻有高考成績越好才能讀更好的學校,高考成績一般的,隻能選擇讀普通本科,甚至是專科,初始學曆實際是反映了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初始學曆越高,就讀學校越好,說明他的學習能力越強,反之學習能力越弱。雖然這并不是絕對的,但至少普遍規律是如此。
而學習能力是職場中很重要的一個能力,學習能力越強,在一個單位越能适應,越能做出工作成績。因此,用人單位當然普遍更願意初始學曆越高、學校越好的人員。
其次,應該是初始學曆反映成長潛力的大小。初始學曆越高,就讀的學校越好,說明他的學習能力越強,同時成長的環境也越好,這點應該也是大家普遍公認的。雖然在其他學校就讀的人也可能成才,比如說馬雲,初始的學曆也不過就是一個杭州師範學院,算不了什麼好學校,但大家如果注意分析和觀察,當前成功的企業家,可能更多的是來自國際國内的頂尖大學。因此,從成才的幾率來看,發展的潛力來看,初始學曆越高,學校越好的人,成長的潛力是越大的。
最後,應該也是社會整體學曆水平提高所帶來的影響。既然初始學曆反映了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和發展潛力,自然水漲船高,優秀的人員多數進入了更好的學校,擁有更高的學曆。加之就業市場進入買方市場,在能招到人的情況下,用人單位肯定會優先選擇成長潛力更好的人才,那也就顯得非常正常的了。大家覺得這個現象正常嗎?歡迎大家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