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第699次相遇在老張的後院
因為工作需要,平時和大大小小HR交流的也不少,簡單總結一下國内HR眼中的英國大學分檔,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除了極個别的專業領域,實際上國内的HR對于專業排名是并不關心的,甚至對于學校排名都不甚了解。這就形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國内HR分檔,英國HR不分。
那為啥英國HR不分,是因為在英國人心中,除了牛劍,大差不差,一視同仁。
先說英國HR不分的原因,一是英國人口不多,大家對排名沒有那麼功利心,二是英國就算是排名比較靠後的學校,老師的能力和學曆也是頂尖的,不會像中國差距這麼大,211985和公辦學校一般都是博士,很多民辦學校的老師都是碩士。
但是沒有辦法,既然要回國就業,人才又多,競争壓力自然水漲船高,那對于國内HR無法避免的有時候還是得靠排名篩篩人,畢竟這樣最快。
一般來說,大部分中國學生留學前,挑選學校的依據就是學校以及專業的各種排名,包括QS、Times、衛報、U.S. NEWS等等。但也有部分打算留學後回國發展的同學,除了關注學校的綜合實力,也會了解一下國内HR對這些英國大學的認知度,為将來就業做準備。
簡單總結一下國内HR在不考慮專業排名的情況下對英國大學的分檔:
對英國大學稍有了解的都會知道G5,然後加上LBS,地理位置好,申請難度極大,這些院校出來的人回國找工作有一定的優勢。
包括:愛丁堡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布裡斯托大學、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CL)、華威商學院(WBS)、卡斯商學院(CASS)
建校時間都較早,地理位置較好,常年位列各大排名50-100,聽也聽熟悉了。
至于商學院,WBS在業界的評價很好,申請難度大,學費貴,還不給配語言班;CASS商學院雖然隸屬于綜合排名不高的倫敦城市大學,但學校位于倫敦金融城中心,地理優勢不用說,但很多專業也不招收應屆生。
包括格拉斯哥大學、伯明翰大學、謝菲爾德大學、利茲大學、華威大學、南安普頓大學、諾丁漢大學、利物浦大學、杜倫大學、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卡迪夫大學、蘭卡斯特大學管理學院、巴斯大學管理學院
這個檔次的學校基本都位于英國主要城市,申請難度中等,是留學生選擇的主力軍學校。基本屬于世界前100守門人到200之前的群體。
到這個級别,普通的HR就很難直觀的說出學校的具體内容了。
其實有人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統計,發現除了一些留學過英國的高管以外,其他HR普遍對英國大學的認知度并不高。
除了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分别為100%和94%,知名度較高以外,其他學校的印象度就開始急劇下降:帝國理工學院65%、倫敦政治經濟學院57%、 愛丁堡大學55%、聖安德魯斯大學50%, 到了倫敦大學學院隻剩下可憐的37%......其他學校不說了,更慘不忍睹。
其實這種情況也不止出現在英國大學,HR對美國大學的認知度也不怎麼樣。排名前幾的大學還可以,譬如MIT、哈佛,而到達特茅斯之一類的認知度就不到50%了,而像萊斯大學、艾莫利大學這種并不以綜合見長的大學認知度連20%都守不住了。
如果說國内哪個行業的HR對于英國大學了解比較深刻的話,那可能就是金融行業了吧,比如下圖(雖然很可能是假圖):
國内HR對英國大學的認知度,總的來說,其實可以這樣歸納:
如果你在外企,相對來說,他們會更了解,對你的學校也會有一個更為準确的層次判斷。
如果是面對國内HR,大多數HR對國外大學的認知度并不高,除了那種一提起來老少皆知的超一流學校,其他的其實都沒什麼差别。
至于認證,隻要是正規學校教育部都會認證,發下來的認證書都是一樣的,都是正規的本科/碩士學曆,不會給你額外注明你這所大學世界排名多少的。
回國就業而言,隻要不是極個别的情況,學曆隻是敲門磚,更多的東西還得是你自己的軟實力。
實在不行,下次要是你也遇到HR對你的學校一無所知并表現出有所鄙夷的狀态,試着做個專業排名科普,不知道會不會适得其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