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這麼多天,負責帶神獸的你還好嗎?
紅紅很好,紅紅的朋友梅子就不太好了,用她的原話說就是:處于崩潰邊緣。她不止一次地抱怨:“為什麼幼兒園也要放假?為什麼不一直上課到底?為什麼興趣班一天隻有2小時?”
抱怨完了,她又會用羨慕妒忌的眼神看着紅紅:“為什麼你家娃一玩遊戲專注1-2小時不在話下,你還能悠哉看書、做飯?我家孩子就是坐不住,凡事隻有3分鐘熱度,除了守着她,啥也幹不了?”
說這話時,紅紅的兒子正在旁邊的地闆上玩拼圖,他就像戴了一個透明的罩子,我們的聲音對他産生不了絲毫影響。
紅紅邊笑邊自豪:很多見過我兒子的人都說他專注力強,即使有人在旁邊聊天說話,他也不受影響。幾個教師朋友都說,就沖他這專注力,以後上學,成績一定差不了。
隻不過,梅子不知道,紅紅的兒子以前也是個屁股上長釘子的皮猴子,跟他說話不注意聽、上課小動作不斷。家裡一度以為兒子有多動症,光醫院就跑了好幾趟。
當然,這些話,梅子是聽不進去的。她隻執着于一個點:“你家娃這麼好帶,你是怎麼做到的?”
3個笨辦法,養出超強專注力
說起培養兒子的專注力,紅紅還真有點心得,于是告訴梅子:“高大上的方法沒有,笨辦法倒是有3個,效果非常棒。”
增強運動
足量的運動可以培養并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隻是,很多時候,這一點恰好被忽略了。
即使有家長帶孩子出去運動,目的也大都是消耗孩子多餘的精力,讓他們能安靜下來。
其實,運動能提升專注力的原理,《運動改造大腦》一書就詳細解釋過,簡單點說就是:
足量的運動能增強腦部血液循環,增加含氧量,進而産生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這是一種能促進大腦神經元連接和活躍的營養物質,連接越多、活躍度越高,神經遞質水平也就越高,表現在孩子身上就是,能管住自己的行為,把注意力放在一件事上。
因此,兒子每天放學後,紅紅都會帶孩子去廣場上至少運動1小時,可以是瘋跑,也可以跳繩,拍籃球。總之,不出一身汗不罷休。等到回家洗完澡,再坐到桌前時,孩子的專注力就能很容易調動起來了。
減少選擇
兒童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說過,培養專注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減少選擇。
為什麼這麼說?舉個例子,就能理解了。
作為家長,你每年會給孩子買多少玩具?能玩多久?
相信一說起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會抱怨:玩具一大堆,就是玩不上幾分鐘,一年丢一筐。
其實,不是玩具太少,反而是玩具太多了。玩具少的時候,孩子隻有一個選擇,一玩起來愛不釋手,尤其是第一份玩具,往往是壽命最長的;玩具一多,孩子的選擇範圍寬了,反而不禁玩了,不是分分鐘弄壞,就是被嫌棄。
這是玩具太多,孩子的注意力被分散了,這個想玩,那個也想玩,結果反而一個都玩不久。
最好的辦法就是:每次隻提供1-2件玩具,讓孩子可勁兒玩,玩夠了,玩膩了,原理都玩懂了,再換另一個玩具,玩具少了,孩子下意識就知道:隻有這一個,專注力自然就起來了。
多玩益智類遊戲
《刻意練習》明确了一個概念:天才不是天生的,天才是練出來的。
孩子專注力也可以訓練、培養,最好的辦法就是玩益智類遊戲,比如:貼貼畫、拼圖。
一開始,紅紅選擇的是貼貼畫,之後,又增加了拼圖,可以說,孩子的專注力很大程度上就是玩這類益智遊戲練出來的。
玩這類遊戲有以下幾點好處:
符合孩子的認知
2-6歲的學齡前兒童,還處于具體運算階段,他們對各類文字、圖形、符号開始産生濃厚的興趣,對那些精緻有趣、形态各異的貼紙、拼圖充滿了好奇心。
這個階段的孩子,心理還不成熟,還不能理解家長的說教,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做遊戲,貼紙、拼圖能同時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符合孩子的認知,孩子接受度高。
鍛煉觀察力和耐心
貼紙和拼圖是最鍛煉孩子觀察、專注力和耐心的,孩子從大量的貼紙、拼圖中找出正确的那一塊,并準确地還原回去。這個過程不但需要調動孩子對周圍背景的觀察力,還需要加上自己的耐心,沒有極高的專注力,很難做到。
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貼貼紙、拼拼圖,是一種指向性和目的性都很強的遊戲,每當孩子完成一幅完整的貼紙、拼圖時,孩子都會從中得到很強的成就感,并增強自信心。
這兩者,正是孩子在以後的學習中不斷前進、抵抗挫折的動力。
紅紅的兒子在玩貼紙、拼圖時,經常會進入一種“忘我”的境地,不吵不鬧、一個人安安靜靜地玩,每完成一項就開心地像個小天使。
也正是得益于這些遊戲,紅紅的兒子專注力越來越強,做事更用心,學東西也更快。
如果你家也有2-6歲的孩子,想要培養專注力,或者你也被孩子折騰得幾近崩潰,想要早點解脫,趕緊帶孩子玩一玩吧,一舉兩得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育兒事務所##0-6歲育兒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