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在寅任職經曆

文在寅任職經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5:12:19

當地時間3月9日,韓國将舉行第20屆總統選舉。屆時,4200餘萬韓國合格選民将投票選出新一屆總統,接任任期已滿無法參加競選的現任總統文在寅。

這場選舉被認為是韓國近幾十年來最難預測的一場總統選舉。來自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的候選人李在明、來自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的候選人尹錫悅民調領先,兩強相争的格局已定。在此之外,另有12位來自其他政黨的候選人參與角逐。

在國内疫情迎來新一波高峰、國際局勢引發憂慮的背景下,韓國本屆總統選舉受到廣泛關注。然而分析認為,最終到底誰能入主青瓦台、在未來5年執掌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直至大選日當天仍可能存在變數。

“非傳統”候選人領跑

2月14日,第20屆韓國總統選舉候選人登記工作結束,共有14人将參與最終的角逐。

在這14位總統候選人中,李在明和尹錫悅“兩強争霸”格局明顯,兩人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屆韓國總統的候選人。在此之外,來自國民之黨的候選人安哲秀、來自正義黨的候選人沈相奵也是熱門候選人,但安哲秀3月3日突然宣布退出競選,轉而支持尹錫悅,讓整個大選結果更加撲朔迷離。

現年57歲的李在明被視為文在寅的“接班人”。李在明從政前是一名人權律師,多次參與人權運動、市民運動。2010年至2018年,李在明出任城南市長。2018年,當選京畿道知事。2021年10月,李在明辭去京畿道知事一職,專心備戰總統選舉。

作為參與前總統樸槿惠彈劾案的政治人物之一,李在明曾參加2017年總統選舉初選,但因不敵同黨派的文在寅,無緣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以直言快語著稱,這為他赢得許多支持者,但也有人因此批評他過于民粹。

來自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的尹錫悅現年61歲,有着20餘年的檢察系統任職經曆。尹錫悅在兩任韓國前總統李明博、樸槿惠被調查案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他也因此受到文在寅的賞識,于2019年被任命為檢察總長。但後來,因為堅持調查多名執政黨陣營要員,尹錫悅與文在寅站在了對立面。也是因此,尹錫悅塑造了剛正不阿、公正明辨的公衆形象。

文在寅任職經曆(誰将接任文在寅)1

當地時間3月4日,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尹錫悅在韓國釜山一個投票站投票。新華社發(李相浩 攝)

2021年3月,尹錫悅辭去檢察總長一職。2021年6月29日,尹錫悅正式宣布參加韓國總統選舉。值得關注的是,尹錫悅此前一直是獨立派人士,直到2021年7月才加入國民力量黨。但他在4個月後赢得黨内初選,成為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

“某種程度上來說,韓國此次總統選舉的兩位主要候選人都是政治新人,兩人的從政經驗都并不豐富。”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李成日博士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以往的韓國總統候選人基本上都是政治“老人”,有着豐富的從政經驗,但李在明和尹錫悅都沒有中央政治舞台從政經曆,也都沒有當選過國會議員。

韓媒指出,李在明和尹錫悅都被認為是“非傳統”總統候選人,兩人是自1987年民主化以來首批未曾當選過國會議員的總統候選人領跑者。也因此,許多人認為他們并沒有足夠的政治經驗以出任總統。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領跑民調的李在明和尹錫悅都屬于“非主流”總統候選人。“尹錫悅一直在檢察系統工作,對于政治其實了解不深。從他的演講、辯論也可以看到,他基本上毫無政治經驗,屢屢因為失言道歉。也因此,韓國一些政治元老稱,他如果成為總統,會是一位‘植物人總統’。”詹德斌說道。

相比之下,李在明的從政經驗略多一些,2017年也曾參加總統選舉初選,但他在共同民主黨内屬于“非主流”,同時沒有中央政治舞台經曆,所以也不屬于韓國政治的主流人物。詹德斌稱,這也導緻許多韓國選民陷入迷茫,至今無法決定到底要選誰出任總統。

“醜聞大賽”中競選失焦

讓韓國選民陷入迷茫的還有兩位主要候選人層出不窮的醜聞。許多韓媒指出,這場五年一度的大選被許多韓國人認為是“有史以來最令人反感的大選”。

過去幾個月,兩位領跑的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和尹錫悅展開激烈的“污點攻擊”,将這場選舉變為一場“醜聞大賽”。韓國蓋洛普民調調查顯示,兩人的非好感度都要高于好感度,非好感度甚至達到了好感度的兩倍左右。

從李在明的角度來看,他本人涉嫌參與“大莊洞地産舞弊案”,其子被曝參與賭博,其妻因為享受“特殊待遇”向國民緻歉……從尹錫悅的角度來看,“教唆選舉案”、幹預議會大選、妻子被曝簡曆造假和操縱股價,一系列醜聞引發輿論熱議。

文在寅任職經曆(誰将接任文在寅)2

當地時間3月4日,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在韓國首爾一個投票站投票。新華社發

兩人的支持率都曾因為醜聞而持續下降,而接連被曝出的醜聞也讓這場選舉失去焦點。美國《華盛頓郵報》此前稱,韓國大選達到了“曆史最差程度”,這種惡性競争讓選民疲憊不堪。

“以往的總統競選主要聚焦于各候選人提出的政策主張,選民更支持誰的主張、對誰的好感度更高,就會将票投給誰。然而,本屆大選中,兩位主要候選人都醜聞纏身、互相攻讦,所以許多選民對兩位候選人都不是很滿意。”李成日稱,“最終,這場選舉不是選最優秀的候選人,而是在都不滿意的候選人中選擇不滿意度更低的候選人”。

事實上,兩位候選人都意識到,持續的負面競争已經引發民衆不滿。李在明1月底曾就此道歉,稱“每當我聽到這是最令人不喜的一次選舉時,我都感到羞愧。我真誠地道歉”。他表示之後在競選中将更多地聚焦政策議題。

詹德斌對此表示,從韓國以往的選舉曆史可以看到,競選過程中的負面攻擊并不鮮見,候選人在政策理念方面的對決反而被淡化。但今年,這一現象似乎尤為突出,某種程度上是因為此次參選人數衆多,候選人的政策主張缺乏亮點,難以通過正面因素改變選情。

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凸顯了韓國大選中的一個特點,即根據意識形态來投票。詹德斌稱,許多選民不是因為候選人的政策主張而去做出選擇,而是出于意識形态來投出自己的選票。如尹錫悅的一個主要标簽就是“反文”,他也因此吸引了很多對文在寅政府不滿的選民,得到了很多支持“政權更疊論”選民的支持。

韓國蓋洛普民調去年10月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針對今年3月份的總統選舉,韓國民衆希望政權交替的傾向越來越明顯,52%的受訪者認為“為了實現政權更疊,由在野黨候選人當選總統比較好”,僅35%的受訪者認為“為了維持政權,執政黨候選人當選總統比較好”。

在詹德斌看來,鮮明的反共同民主黨、反文在寅政府标簽是尹錫悅最大的競選優勢。他因此獲得了保守勢力的支持,而韓國民衆的政治傾向的确有保守化趨勢,尤其是年輕人。

2021年11月舉行的一次調查顯示,稱自己為進步派傾向的韓國選民占比為22%,比2017年下降15個百分點;稱自己為保守派傾向的選民占比30%,比2017年增加3個百分點;認為自己為中間派的則占比33%。由此可見,在文在寅執政期間,韓國社會的保守化傾向變得更加明顯。

文在寅任職經曆(誰将接任文在寅)3

當地時間3月4日,韓國首爾,文在寅和妻子在投票站進行投票。圖/IC photo

李在明也有其優勢。詹德斌表示,相比于尹錫悅,李在明是經過選舉驗證的人,從他在城南市和京畿道的執政經驗可以看到,他的競選承諾基本都能得到落實,因此整體執政評價還不錯。此外,李在明是執政黨候選人,一些選民可能會認為他獲勝之後落實競選承諾的可能性更大,同時可以延續目前的一些政策,保持政治穩定。

複旦大學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主任鄭繼永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李在明和尹錫悅都是黨内“逆向選擇”推舉出來的總統候選人,此前都屬于政治邊緣人物。兩人各有優劣勢,但也都面臨着重重醜聞,這讓本屆總統選舉局面非常尴尬,“對許多選面而言,不管是李在明還是尹錫悅,都投不出那一票;一些人想要把票投給中間偏保守的安哲秀,但他獲勝的希望又不大,因而一直搖擺不定”。

不過,李在明和尹錫悅面臨的醜聞都未完全解決,未來不管誰當選總統,這些醜聞可能都會再次給他們帶去麻煩。

疫情下的大選仍存變數

3月4日和5日,韓國舉行“事前投票”,允許那些在大選日當天可能無法投票的選民提前進行投票。3月9日的大選日當天,選舉将正式舉行。

然而,大選前最後一周,韓國疫情迎來了疫情暴發以來的最高峰。據韓聯社報道,3月4日,韓國新增新冠确診病例超過26萬例,創下新的紀錄。當天,韓國新增死亡病例186例,同樣創下疫情暴發以來的最高紀錄。

雖然疫情仍處于加速蔓延階段,韓國正在逐步放松部分管控措施。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指出,目前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成為主要流行毒株,但緻命率、重症率都在可控範圍内,另外考慮到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最終放松了部分管控。

事實上,3月9日的大選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韓國舉行的首次總統選舉。為确保新冠感染患者也可以參與投票,韓國政府此前公布,允許确診和隔離中的選民在規定時間内外出參加投票。

李成日認為,大選前韓國新冠感染人數大幅增加,可能會影響一些選民的投票意願,對此次大選的投票率造成影響。而投票率對于李在明和尹錫悅的影響程度可能不一樣。

在韓國選民中,60歲以上的老人傾向于支持保守派陣營的尹錫悅,而40-50歲階層的選民傾向于支持進步派的李在明,兩個年齡段的占比相差不大。這也讓20-30歲的年輕選民以及一些中間派選民成為影響大選結果的重要變量——事實上這也是韓國下調法定投票年齡後舉行的首次總統選舉,韓國2020年将法定投票年齡從19歲下調至18歲。

據《南華早報》報道,從過往選舉來看,韓國年輕人傾向于支持進步派候選人,但文在寅執政期飙升的房價和失業率讓許多年輕人轉向支持保守派候選人。

詹德斌指出,在本屆大選中,韓國民衆最關注的議題有兩個方面。一是民生經濟問題,包括房價、就業、醫療保障等;二是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從樸槿惠親信崔順實幹政案到文在寅法務部長曹國以權謀私醜聞,韓國社會不公問題引發廣泛讨論。也因此,新政府能否打造一個更加公平正義的社會,受到許多選民關注。

李在明的對内政策聚焦于增加社會福利。他倡導實行“全民基本收入”,承諾每月向公民支付50萬韓元。他還提出一次性支付求職津貼、提供基本住房、為服役青年擴大意外保險等承諾。為吸引年輕選民,李在明還主張将治療脫發納入醫保,引發熱議。

尹錫悅則提出振興民營企業、支持青年創業的政策。他還提出“廢除女性家庭部”,由此獲得了許多20-29歲男性選民的支持。但他也因此失去了不少女性選民的選票。

李成日指出,韓國當前國内政治極化、社會分裂的趨勢比較明顯,因此李在明和尹錫悅最關注的還是國内議題。此外,不管是誰赢得大選,上台之後其執政核心也會放在國内事務上,包括穩定房價、增加就業機會、推進疫後複蘇等。

“最難以預測”的一屆選舉

3月3日之前,輿論普遍認為,韓國此次總統選舉是近幾十年來最難以預測的一屆選舉。過去幾個月來,領跑民調的李在明和尹錫悅支持率一直不相上下,多方民調顯示兩人支持率在誤差範圍之内。

韓國民調機構Realmeter3月2日發布的民調結果顯示,尹錫悅的支持率為46.3%,李在明為43.1%,兩者的支持率差距在誤差範圍之内。另外兩位備受關注的候選人——安哲秀和沈相奵的支持率分别為6.7%、1.9%。另一個韓國民調機構Embrain Public的最新數據則顯示,尹錫悅支持率為45.9%,李在明為45%,兩者差距在誤差範圍之内。

詹德斌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幾屆韓國總統選舉都有比較明顯的趨勢性候選人,也即某位候選人的政策觀點正好和當時的社會情緒相一緻,因此在民調中的優勢比較明顯。

“但本屆總統選舉中,李在明和尹錫悅的支持率不相上下,即使距離大選日隻有一周不到的時間,情況也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這導緻至今沒有誰能準确研判到底誰會赢得大選。”詹德斌稱。

不過,3月3日當天,韓國總統選舉格局發生變化。據韓聯社報道,當天一早,尹錫悅與安哲秀舉行記者會,宣布推舉單一候選人,共同對戰李在明。安哲秀宣布支持尹錫悅,表明了退出大選之意。兩人還表示,大選後将合并兩黨,未來将打造聯合政府,建設一個“更好的韓國”。

此舉出乎許多人的意料。2月13日,安哲秀曾公開向尹錫悅提議,推選在野黨單一候選人。韓媒當時指出,尹錫悅與安哲秀是否“聯手抗李”是這屆總統選舉的最大變數。但最終,雙方并未談妥,兩黨推出單一候選人的計劃于2月27日正式“破産”。

詹德斌分析稱,尹錫悅和安哲秀最終選擇合作,是因為雙方都面臨比較大的壓力。從尹的角度來看,由于和李在明的支持率越來越接近,他的緊迫感增加,所以他從未放棄與安聯手;從安的角度而言,他的支持率越來越低,要赢得大選幾乎沒有可能,因此他所在的國民之黨内部也有聲音敦促他不要放棄聯手。

此外,韓國整個保守派勢力也一直呼籲尹、安兩人為了大局聯手抗李。詹德斌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果安哲秀繼續拒絕聯手,萬一政權更疊失敗,安哲秀要承擔道義責任。所以最終,安、尹選擇聯手對抗李在明,一旦赢得大選,還可以撈取政治資本。

3月4日,韓國開始舉行提前投票。韓聯社報道稱,在這場激烈的選舉戰中,尹錫悅和安哲秀最後時刻選擇聯手,或将對大選結果産生重大影響。

李成日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安哲秀退選支持尹錫悅,顯然對尹錫悅有利,單從數字上來看,兩人的支持率合計将大幅超過李在明。不過,“政治格局雖然對保守陣營有利,選舉結果仍然難以直接判定。”

詹德斌也認為,尹、安聯手會對大選造成一定的影響,但距離大選日越近,這樣的影響會越小。此前,韓國總統選舉的海外投票已經結束,2月28日也已開始選票印刷——尹錫悅、安哲秀的名字都出現在選票上。

“李在明和尹錫悅兩強相争的格局不會改變,尹錫悅和安哲秀聯手也未必能有絕對優勢,一方面安哲秀的支持率能在多大程度上轉化為尹錫悅的支持率難以确定,因為對安哲秀的決定感到失望的選民也不在少數;另一方面還得看沈相奵是否會堅持到最後。”詹德斌稱。

近段時間,也有越來越多有影響力的人物宣布支持李在明。當地時間3月2日,在野黨新浪潮黨總統候選人金東兗宣布退出總統選舉,支持李在明。當天,韓國前總統樸槿惠的胞妹樸槿姈也“站隊”,宣布支持李在明。

事實上,有分析認為,尹、安聯手可能起到反效果,因為這會推動進步派支持者更加團結,為了延續進步派政府而選擇支持李在明。

據韓聯社報道,一些民調機構數據顯示,即使尹、安聯手,尹錫悅的支持率和李在明也不會産生太大差距。不過,數據到底如何暫時無人能知。3月3日,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表示,從當天至3月9日晚7時30分,禁止公布選舉相關民調。分析認為,此舉旨在防止不準确的民調損害選舉公平性。

鄭繼永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本屆韓國總統選舉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其不可預測性,李在明和尹錫悅支持率難分伯仲,雙方持續混戰,到底誰能當選仍然難以預料。

“這可能導緻的結果是,不管最終誰當選,他的得票率和另一位候選人的得票率差距可能會非常小。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導緻韓國在此次選舉之後,出現一段時間的政治混亂狀況。”鄭繼永說道。

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林野 張磊 校對 劉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