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說起“藤野先生”,在中國幾乎是無人不曉,因為他是魯迅在日本學醫時的解剖課教授,被魯迅尊為“唯一的恩師”,還為他寫下了《藤野先生》一文,随着該文同時被收錄到中日兩國語文課本,“藤野先生”随之名聲大噪。
(藤野先生)
在日本仙台求學期間,魯迅飽受日本人的欺淩和白眼,唯有藤野先生關心他、幫助他、愛護他、尊重他,給了他堅持下去的勇氣和信念,更重要的是,藤野先生不但對中國人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還非常熱愛中國文化,給了魯迅極大的民族自信。
對于藤野先生,魯迅有着極為深厚的感情,以至于直到去世都一直把恩師的照片挂在寓所的牆上,日夜瞻仰,以寄思念。魯迅說,在他的眼裡和心裡,藤野先生的性格是偉大的。這種堪稱偉大的性格,不僅源于他誨人不倦的師者精神,更源于他對中國人民的誠摯友誼。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去世,年僅55歲,至死都想知道藤野先生的消息,可惜無果,含恨而終。
(魯迅)
彼時,中日兩國還沒有開戰,有一位記者拿着魯迅去世時的照片找到了藤野先生。這一年,藤野先生62歲,早已離開仙台回到故鄉福井,退休後住在偏僻的農村裡,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
藤野先生全名叫藤野嚴九郎,1901年應聘到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任教,1904年擔任魯迅的解剖課老師時,年僅30歲,而當時魯迅是23歲,二人隻相差了7歲。
魯迅在仙台醫學專門學校隻學了一年,随後就棄醫從文,去了東京,并從此與藤野先生斷了聯系。
(藤野先生送給魯迅的照片)
1912年,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并入剛剛成立的東北帝國大學(今日本東北大學),成為該校的醫學部,1915年,又升格為東北帝國大學醫科大學,對任教老師的要求随之提高,藤野先生因“學曆不夠”,被迫提出“請求免職”,告别了14年的任教生涯。
1919年,藤野先生回到家鄉福井成立私人診所,像祖輩一樣,成為一位默默無聞的基層醫生。
魯迅的《藤野先生》一文寫于1926年10月12日,并發表于同年十二月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随後迅速爆紅,一路傳到了日本。
(《藤野先生》插圖)
1934年,藤野先生的長子藤野達在福井中學學習漢文時讀到了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并回家告訴了藤野先生,藤野先生這才知道自己曾經的一位學生回國後成為了一位偉大的文學家,并且對他念念不忘。
1936年,當記者拿着魯迅去世時的照片找到藤野先生,據其侄子藤野恒三郎回憶,當時藤野先生正襟而坐,把那張照片舉過頭頂,然後提筆寫了《謹憶周樹人君》一文,用以緬懷魯迅先生。
文章開頭第一句就是:“因為是多年前的舊事了,所以記憶不是很清楚。”誠然,藤野先生任教14年,教過的學生何止上千人,僅魯迅同屆就有130多人,而魯迅在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又隻學了一年便退學了,所以藤野先生記不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日本留學事情的魯迅)
對于魯迅這個曾經的學生,藤野先生印象并不十分深刻,也不記得曾送過他照片,隻記得魯迅當時由于語言不通,學習非常吃力,在他的記憶中不是非常優秀的學生。但也正因為如此,藤野先生會在講完課後把他留下來,幫他修改筆記,給予單獨輔導。在藤野先生看來,這是他作為老師應盡的責任。
藤野先生說,魯迅是當時整個仙台唯一的中國人,那時的日本人對中國人确實存在普遍的偏見,罵中國人是“梳辮子的和尚”,魯迅也因此遭到了不少欺辱。而藤野先生之所以格外關照魯迅,是因為他從小學習漢文,對中國的先賢十分尊敬,于是愛屋及烏,也愛惜來自這個國家的人。
對于被魯迅尊為“唯一的恩師”,藤野先生是十分受寵若驚的,他說:“我所做的隻不過是給他添改了一些筆記。因此被周君尊為唯一的恩師,我自己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魯迅VS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還說,他要是能早些讀到魯迅的作品就好了:“聽說周君直到逝世前都想知道我的消息,如果我能早些和周君聯系上的話,周君會該有多麼歡喜啊。”
文章的最後,藤野先生說:“不知周君的家人如何生活?周君有沒有孩子?深切吊唁把我這些微不足道的親切當作莫大恩情加以感激的周君之靈,同時祈禱周君家人健康安泰。”
不得不說,文化的影響是驚人的,藤野先生之所以沒有像其他日本人那樣對中國人抱有狹隘的民族偏見,正是因為他自幼學習漢學、熱愛漢學,并且從漢學中獲得了高尚的品格,懂得溫良恭儉讓,懂得禮義仁智信,也懂得為師者不但要教書育人,更要平等待人。
(本文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