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原創稿
灤州市局古城分局新建的服務大廳。 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人民網石家莊12月10日電 冬日的唐山市灤州古城,雖少了些夏日的繁華,但多了一些難得的靜谧。
坐落于該景區的灤州市局古城分局,肩負着695戶企業,3983戶個體戶的監管任務,過去一直采取租賃房屋的方式辦公,“三天兩頭搬家”,基層幹部自嘲是“遊擊隊”“流浪軍”。
針對這種窘境,灤州市局積極申請黨委政府支持。灤州市委市政府從古城主街門市劃撥一處辦公樓作為古城分局辦公場所,并予以财政支持100萬元用于裝修,灤州市局自籌資金259萬元,累計投資359萬元用于古城分局新址建設。
自此,古城分局在寸土寸金的灤州古城終于有了自己的“家業”,2020年,古城分局被省局評為基層建設提升現場教學基地。
古城分局的故事,是河北省市場監管系統推進基層建設提升工程的一個縮影。從2019年開始,河北省各市縣局堅持把基層建設提升工程納入年度重點工作,認真謀劃,強力推進,推動基層辦公環境持續改善,規章制度逐步健全,工作秩序日趨規範,執法裝備不斷更新,監管能力水平持續提升,基層建設逐步走上科學化、規範化、法制化軌道。
打基礎 完善要素配置
基礎設施是市場監管工作的基本保障。改善基層硬件,能有效提升基層執法、監管效能。為此,省局把支持基層所建設做為重點工作,制定《推進基層建設提升工程的具體措施》和《開展“三基”建設年活動推進基層建設提升工程實施工作措施》,增強了工作針對性;安排6000萬元經費,支持基層改善辦公環境,添置執法裝備;每年開展“百名幹部下基層”活動,堅持深入一線檢查指導。在省局的大力支持與引導下,各市縣局着力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要素配置。
香河縣局連續兩年将基層建設提升工程經費納入财政預算,先後投入530餘萬元,改造提升了基層分局辦公場所,配備了2輛執法用車以及電腦、執法記錄儀、監控攝像頭等辦公設備、執法裝備、輔助配套設施。“小環境”激發了“大熱情”,基礎設施建設跟上了,基層人員的工作熱情也提升了。
張家口市橋東區紅旗樓市場監管所則以保障2022年冬奧會為契機,建成食品快速檢測實驗室,實現對農藥殘留、甲醛、砷化物、餐具潔淨度等項目的快速檢測,滿足了食品日常監管和執法辦案的需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唐山市市場監管系統不等不靠,積極應變,主動求變,創出了一片基層局的“新天地”。三年來,全市系統累計投入4317萬元,141個基層分局,75.2%的單位擁有自有辦公用房,17.7%的單位争取到政府分配用房,會議室、黨員活動室、問訊室、食堂一應俱全,擁有執法辦案車輛417輛,各類執法裝備價值7276.4萬元,夯實了市場監管的工作基礎。
抓規範 打造嶄新形象
加強基層标準化、規範化建設是推進市場監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堅實基礎。為保證基層建設目标明确、規範統一,省局制定《基層建設提升工程指标體系》《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标識規範方案(試行)》,從工作秩序、基礎設施、監管執法、裝備配備、隊伍建設及有關保障等方面建立基層建設标準;把省局制定的涉及黨的建設、紀律作風、依法行政、人事管理、财務管理、行政許可、執法辦案等40多項制度編印下發,供基層參考借鑒。
石家莊市橋西區局樹立“四化”标準,提升基層建設實效。明确工作人員在行政執法、政務服務和事務管理等方面的職責分工,定人、定崗、定責,做到了職責具體化;健全一套科學、完整、有效的工作程序運行機制,做到了工作程序化;建立行政調解、公文處理、衛生保潔、檔案、督查、考勤、着裝、車輛管理等一系列制度規定,做到了管理制度化;對每一項服務業務從内容、标準、時限、流程、評價等都做出具體規定,明确要達到的目标要求,做到了服務标準化。
定州市局編制5個清單、6項服務指南、8項流程圖,規範依法行政。邯鄲永年區局推行機關标準化模塊管理,制定完善機關日常管理、工作考核等系列制度,實現靠制度管人、管權、管事。
承德縣局對基層分局辦公用房進行整合規範,圍繞案件詢問、檔案管理、罰沒物品保管、食品快檢等基本業務,設置相應的房間和窗口,并統一辦公場所、服務窗口标識标志。豐甯縣局投入181萬元建設改造土城分局,完善辦公室、會議室、辦事大廳、快檢室、辦案室、調解室、檔案室、衣帽間,以及休息室、廚房、餐廳、衛生間、小菜園等,建成全縣非公經濟組織黨群活動服務中心。
強隊伍 提升監管能力
人才是最大的資本。基層市場監管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關乎市場監管能否适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新形勢。河北省市場監管系統上下合力,着力打造“絕對忠誠、幹事擔當、幹淨自律、充滿活力”的市場監管鐵軍。
省局先後舉辦“市場監管大講堂”42期,開展法律法規和業務學習,培訓40萬人次;組織各類業務培訓班98期,參訓1.2萬人次,着力為基層培養業務骨幹;為每個市重點打造一個基層教學基地,助力基層一線開展監管培訓,編印系列作業指導書、工作指南等資料,為基層工作和學習提供依據;建立執法辦案、檢驗檢測、法律法規、審評認證、科技創新等五類專家庫,為工作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辛集市局深谙隊伍建設的重要性,重點在提高隊伍能力上下功夫,推動年輕幹部下基層,将近三年招錄的21名公務員全部分配到基層分局,為基層分局輸送新鮮血液。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幹什麼、練什麼”的原則,用足用好“網絡平台”,開設幹部講堂,分管領導、科室負責人、業務骨幹、辦案能手輪番登台授課。
獻縣縣局科學調整選配基層監管人員,确保每個分局都有熟悉市場秩序監管、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和産品質量安全的監管人員。同時,通過系統培訓、骨幹教學、跟班學習等模式“傳幫帶”,培養懂政治、懂法律、懂業務、懂紀律、會服務、會監管、會檢測、會執法“四懂四會”全能型人才。優秀的人才隊伍,展現出的是新的業績。據統計,獻縣縣局三年來查辦案件1100餘件,罰沒9000餘萬元;實現國際商标、中國馳名商标、國家地理标志商标“零”的突破,先後斬獲中國國際商标品牌節貢獻獎、河北省政府質量獎提名獎、市政府質量獎等。
抓平台 延伸監管觸角
建立高标準市場體系,需要适應形勢,積極創新監管舉措。在河北,各市縣局勇于創新、積極探索,結合自身情況,先後推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智慧監管、社會共治手段,有效降低了監管成本,提高了監管效率。省局更是整合完善視頻會議系統,啟動“數字市場監管”信息化建設,促進基層辦公和監管能力水平提升。
唐山市路南區局搭建“雲商路南”大數據監管體系,建成全省首家“網絡市場監管和服務示範區”;張家口市橋東區紅旗樓市場監管所依托信息化探索開展“日常監管 網絡監管 執法辦案”的智慧監管模式,在全省市場監管應急指揮雲視頻平台測試中嶄露頭角。
衡水市饒陽縣局以“智慧監管”為抓手,在全省率先上線“陽光市場”智慧監管平台,将轄區所有學校幼兒園食堂、藥房以及部分餐飲單位、食品生産企業、大型商場超市、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等重點市場主體納入“陽光市場”監管系統,打造全省第一家多業态智慧監管平台。
清河縣局創新特種設備監管方式,積極推進電梯安全綜合保險試點實施方案的實施,在全市較早地引進保險 服務機制的市場手段,達到電梯安全管理的社會共治模式,目前已有23家電梯使用單位320台電梯簽訂保險合同。
香河縣局則建立完善村、鎮、縣三級監管機制,即每個村街聘請協管員對市場監管領域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實時監督;分局對各自轄區進行日常監管,處置協管員發現的問題;縣局對分局業務進行監督和指導,查處重大違法行為。目前全縣已聘用村街協管員328人,主動發現問題線索近千條,大大提高了隐患發現率和處置率,監管效果明顯提升。
石家莊長安區局則針對省會城市商貿繁華地帶特點,蹚出一條彙聚市場監管者、綜合體管理方、市場主體、社會監督員的“四方”力量,共管共治食品安全的新路子,提升了社會共治效能。
市場監管所是市場監管系統最基層組織、最基本力量。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省局将深入實施基層建設提升工程,持續推進基層所規範化标準化建設,内強素質、外塑形象,不斷提升市場監管基層治理能力水平。(付兆飒、賈大亮、焦力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