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他是清客也是布衣詞人

他是清客也是布衣詞人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17 15:32:42

他是清客也是布衣詞人(他是詩人自号狂客)1

賀知章

上一篇介紹了唐宋的科舉制度和科舉的金字塔“狀元”,以及唐宋的官僚制度和官場的珠穆朗瑪峰“宰相”。

唐朝科考極為嚴苛,能考中進士,已經是公雞裡的戰鬥機;而進士裡的頭魁狀元,絕對是戰鬥機裡的殲擊機;能從狀元做到官拜宰相的,那更是殲擊機裡的殲-22B。

本文開始從初唐到盛唐的戰鬥機裡挑選幾架從狀元到宰相的無敵殲擊機,他們分别是初唐到盛唐的賀知章、張九齡和盛唐的王維、郭子儀。

本文先講賀知章。

大家知道,在唐朝初期和宋朝之初,各有一位太平宰相,他們各自為官五十多載,位極人臣。别人當官如履薄冰,不得善終者有之,這兩位仁兄卻幾十年蹁跹舞袖,如履平湖,無風無浪,善始善終,堪為後世士子之典範,官宦之楷模。他們就是唐朝的賀知章和宋朝的晏殊。

前文曾經講過,在南宋有兩位愛國詞人陸遊和辛棄疾,辛棄疾活至68歲,陸遊86歲才壽終正寝;在唐朝則有兩位著名宰相賀知章和張九齡,張九齡活至68歲,賀知章86歲才壽終正寝。

何謂“五福臨門”?五福者,長壽、富貴、康甯、好德、善終是也。能全得此五福者,乃鳳毛麟角,千古難尋。

賀知章其一也!

少小離家老大回

他是清客也是布衣詞人(他是詩人自号狂客)2

兒童相見不相識

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正月初五,長安東門,一場曆史上獨無僅有,場面壯觀的送别在這裡舉行。

太子李亨命父皇唐玄宗之旨,親攜文武百官,為一位即将告老還鄉的耄耋老人餞行。唐玄宗雖未親至,卻也親書禦詩一首,命太子當衆贈誦。

這位風光無限,即将啟程回浙江老家的86歲老人,便是皇太子李亨的老師,名叫賀知章。

賀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浙江越州(今杭州)人,武則天證聖元年(公元695年)狀元,是浙江曆史上第一位狀元,官至太子賓客(正三品),授秘書監(從三品),人稱“賀監”。

唐朝一、二品官階多為虛設,從三品、三品就是宰相官階了。

回想起來,從36歲進京赴試,狀元及第,賀老已經整整五十個年頭未回浙江老家了。

賀知章在遲暮之年,選擇告老還鄉,實在出乎很多人意料,很多老朋友都勸他就在京城養老,這裡畢竟是一線城市,天子腳下,醫療條件也好,何苦回去呢?

唐玄宗和太子也多次挽留,但老人家歸心已定。

其實賀知章選擇回歸故鄉,除了葉落歸根的夙願,還有他不為人知的“道”理。

原來賀知章晚年尊信道教,在他家對面,住着一位老人,經常騎着毛驢出入,多年過去,老人的容顔卻一成不變。賀知章奇之,便找機會跟老人接觸,交談中得知老人是一個善于修道煉丹的高人。

于是賀知章取來一顆明珠獻給老人,請求老人傳授道法。老人接過明珠,命童子到市上換回三十多個燒餅,并請賀知章一起吃。

賀知章見老人這麼輕意地将自己誠心奉獻的明珠換回幾個燒餅,心有不悅,老人自然察覺,對他說:“你悭惜之心不絕,又何以修道呢?道術需到深山窮谷,專心緻志修煉,方有所成,不是在市朝所能傳授的。”

賀知章大悟,這才奏請唐玄宗,請求回鄉當道士,并把自己在京城的住宅捐贈出來作為道觀。

唐玄宗經挽留無果,隻好恩準了他,并特地将他老家的住宅賜名“千秋觀”,将賀知章老家鏡湖賜給他作為放生池,命太子率百官為他送行。

賀知章回到老家越州永興(今杭州蕭山區),沒想到這一離開就半個世紀過去,同輩的人沒有一個活得過他,小輩的又沒有一個見過他,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唯有眼前的鏡湖淩波,依舊兒時。

手撫兩鬓間的蒼蒼白發,老人家感慨萬分:

回鄉偶書·其一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未改鬓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回鄉偶書·其二

唐·賀知章

離别家鄉歲月多,

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

春風不改舊時波。

就這樣,賀知章在老家永興當了半年道士,在其86歲高齡,終于滿意地閉上眼睛,得道歸天而去。

人生如許,也該沒什麼遺憾的了!

金龜換酒傳佳話

他是清客也是布衣詞人(他是詩人自号狂客)3

金龜換酒

如果說為賀知章送别的百官多是出于官方禮節,那麼有一個人,則是完全出于一片赤誠之心,因為眼前這位即将遠歸故裡的老者,是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貴人兼忘年知己。

這個人叫李白,是年44歲,差不多是老賀的一半年紀。

在這依依惜别的時刻,除了說聲珍重,作為詩人知己,還有什麼比詩更好的表達方式呢?

送賀賓客歸越

唐·李白

鏡湖流水漾清波,

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如相見,

應寫黃庭換白鵝。

賀知章自号“四明狂客”,四明,是指他老家的四明山,東晉王導、王羲之、謝靈運等名仕都曾逸居四明山,“黃庭換白鵝”出自王羲之寫《黃庭經》換白鵝的典故,此句是祝願賀老回到家鄉後,跟王羲之一樣,過着安然自逸的生活。

其實李白跟賀知章相識相知,也僅僅是在一年多前。

就在一年多前的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秋天,詩人李白孑身來到都城長安,他在長安城舉目無親,也沒有一個朋友,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裡。

一日,無所事事的李白信步來到長安城内的名觀紫極宮,在這裡偶遇了“同道中人”(兩人都笃信道教)的賀知章。

賀知章早就讀過李白的詩,對李白景慕已久,兩人相見恨晚,攀談甚歡。

賀知章請李白出示新作,李白呈上《蜀道難》,賀知章“讀未竟,稱歎者數四,号為谪仙”:隻有神仙貶谪下凡的人才能寫出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詩。

從此,李白“詩仙”、“谪仙人”的稱号傳聞天下,名揚四海。

當天,賀知章請李白暢飲,由于身上沒帶銀兩,便解下随身佩戴的皇帝所賜、象征高貴身份的金龜袋換酒喝,于是,“金龜換酒”一時傳為佳話,李白也因文壇領袖賀知章的加持,一時名揚長安。

經賀知章和玉真公主推薦,李白成了唐玄宗身邊的“翰林待诏”。

李白在長安前後隻待了三個年頭,實際上也就一年多時間。就在賀知章回歸故裡不久,性格桀骜的李白因“天子呼來不上船”,被唐玄宗“賜金放還”。

三年後李白重遊越州,這時賀知章已仙逝兩年有餘。來到知己故裡,李白感慨萬分,賦詩兩首緬懷這位人生貴人,昔日知己,追憶兩人初識時金龜換酒的經曆:

對酒憶賀監二首(并序)

太子賓客賀公,于長安紫極宮一見餘,呼餘為“谪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殁後對酒,怅然有懷,而作是詩。

其一

四明有狂客,

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

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

翻為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

卻憶淚沾巾。

其二

狂客歸四明,

山陰道士迎。

敕賜鏡湖水,

為君台沼榮。

人亡餘故宅,

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夢,

凄然傷我情。

酒中八仙我第一

他是清客也是布衣詞人(他是詩人自号狂客)4

酒中八仙

李白上詩中“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道出了賀知章“嗜酒”的個性;“四明有狂客”、“狂客歸四明”則道出了賀知章“狂”的特點。

他們兩人年齡相差巨大,卻能在短暫時間内,便成了忘年之交,除了賀知章的愛才和李白對前輩的敬慕,也跟他們相同的性格和共同的信仰不無關系:第一、兩人性格都以“狂”字著稱;第二、兩人皆嗜酒如命;第三、兩人都是虔誠的道教徒。

賀知章跟李白、李适之、汝陽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被譽為當時長安的“醉八仙”、“酒中八仙人”。

杜甫《飲中八仙歌》第一個就寫賀知章的醉态“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這家夥喝完了酒連騎馬也跟乘船一樣搖搖晃晃,别人喝醉酒掉到井裡,肯定第一時間喊“救命”或者打110,他倒好,幹脆在井底裡睡起大覺來。太形象生動了!

賀知章之“狂”跟李白有不同之處,賀知章之狂,狂在性格的曠達灑脫;李白之狂,狂在詩歌的憤世嫉俗。

李白由于仕途不順,又曆經“安史之亂”,本人還曾被流放琅琊,因此他的“狂”多從他的詩歌作品體現出來,自然地表露出其對現實的不滿情緒。

賀知章在大唐詩人中無疑是最幸運的一個,他雖然大器晚成,仕途上卻一路平步青雲,直至地位顯赫。他生于貞觀之治,活在開元盛世,死時“安史之亂”還沒發生,一生都活在大唐最強盛的歲月,所以他的詩歌沒有憤世嫉俗的發洩,也沒有身世悲涼的哀歎,有的是樸實無華,清新潇灑。

比如這首脍炙人口的《詠柳》:

他是清客也是布衣詞人(他是詩人自号狂客)5

詠柳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縧。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