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樂路和富民路路口,有一棟黃色的建築,沉默地對着前面閃爍的紅綠燈,好像知道很少有人過馬路是為了來這裡駐足。建築兩側朝兩條馬路延伸,背後是著名的“巨富長”,對面則是田漢廣場,從廣場走上延慶路,一路又是店鋪煙火氣和網紅小樓們的熱鬧街景。
環顧周圍街區,這座黃色建築毫不起眼,它是由UNO織城網絡發起的一場城市行走活動的起點,主題還是“中國第一代建築師在上海”。這座建築名為合衆圖書館,1940年時由華蓋建築所設計,1941年正式開館。行走活動導師,哥倫比亞大學建築遺産保護碩士張琪介紹道,“華蓋”取“為中華蓋樓”之義,事務所的三位建築師趙深、陳植和童寯都是從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歸來,選擇了将現代主義與中國傳統結合的路徑。
合衆圖書館曆史照片
如今的合衆圖書館。澎湃新聞記者 錢雪兒 拍攝
合衆圖書館建設于戰亂時期,彼時浙江興業銀行董事長葉景葵看到許多圖書館珍貴藏書被毀,立志要蓋一座私人圖書館搶救珍貴圖書。他與商務印書館董事長張元濟為發起人,自捐十萬元加上募捐十萬元,請華蓋事務所設計圖書館館舍,命名合衆者,取“衆擎易舉”之義,各出所藏為創。當時還在燕京大學圖書館工作的顧廷龍受邀南下擔任館長。除了發起人外,陳叔通、葉恭綽和各私人藏書家紛紛将收藏送來,至1946年時,其館藏已達14萬冊。來館查閱的名家不計其數,包括趙深、陳植、童寯在清華的老師陳寅恪,還有童寯的鄰居秉志。
站在合衆圖書館對面,張琪展示了建造之初的設計圖紙。房屋結合了公共空間和私人住宅,當時的一層大部分為館長住所,讀者可以從樓梯直接走向二三層的書庫與閱覽室。建築上部有三聯式長方窗,中間立壁柱,頂層為閣樓,結合了傳統中國城阙的元素。在後來的歲月裡,圖書館幾經易主,兩側經過了加建,中間的一扇長方窗被改成了一道頗為尴尬的窄門,長樂路一側的大門則為顧廷龍紀念館所開,整體仍然保持中間向兩側收進的凝練造型。據說未來,這裡将再次改建為上海圖書館的家譜館,向公衆開放。
張琪介紹道,合衆圖書館這種層層收進的設計是典型的裝飾藝術派手法,在上海的建築中很常見,它最早被應用于現代的摩天大樓上,用來塑造高聳入雲的感覺,例如外灘的漢彌爾登大廈和都城飯店。
同樣的手法也見于這趟行走中的另一站——位于淮海中路上的恩派亞公寓,又稱淮海大樓。這座大樓由黃元吉設計,建于1931年,建築平面大緻呈V型,中間單元為六層,兩側跌落兩層為四層。建築中部的立面上,三條垂直的線條挺立,直沖出屋面,構成整座建築的視覺中心,帶形長窗與淺色連續窗間牆形成舒展的水平線條,向兩側延伸,也呈現出明顯的裝飾藝術風格。作為當時的高級公寓,兩側房屋所包圍的街坊内有汽車庫和網球場,西側還設有兩個供汽車進出的過街樓;室内風格簡潔,配備有電梯、通風道等設施,以滿足近代生活需要。建築的底層因地制宜地留給了商鋪,20世紀90年代,著名的美美百貨入駐大樓底層,構成了上海奢侈品商場的初體驗。如今,這裡又開起了百年老字号喬家栅的“喬咖啡”。
恩派亞公寓(淮海大樓),圖片由童寯家屬提供。
如今的恩派亞公寓。澎湃新聞記者 錢雪兒 拍攝
經延慶路、常熟路拐到恩派亞公寓,再轉回到五原路,一路上算得上一部鮮活的上海居住史。你會途經聯排花園住宅、花園裡弄、公寓裡弄,門棟後是至今為止密密麻麻的生活痕迹;再往前推移,則是上海房地産業的興起、城市人口的激增、生活方式的轉變與随之而來的一系列熱鬧的開發活動。上世紀30年代中期以後,在地價業已高昂的外灘一帶以外,許多房地産商選擇西區一些地價更低、交通方便的地段建造起大量高級公寓或花園裡弄。
在上世紀30年代“摩登生活”的構建中,中國建築師與洋行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此次行走之旅聚焦于中國建築師的設想與策略。與此同時,展覽“摩登生活第一代中國建築師的住宅設計”正在位于武康大樓下的“城市交集”空間舉行。作為延伸,此次行走活動圍繞展廳周圍,帶領參加者們實地探訪了其中的一些案例。在五原路上,自由公寓和協發公寓“隔路相望”,共同展現了當時的建築師們為了滿足多元化的現代家庭與生活來展開的設想。
自由公寓位于五原路258号,地塊不大,形狀狹長。如今,在綠樹掩映之下,仍能透露出高聳和現代感。1933年,奚福泉設計了一棟單獨的高層公寓,樓前留出充足的花園面積,樓後安排停車。每層有兩個兩室戶,每戶都有一個獨立的起居空間,入戶大廳被放大用作接待空間。建築師用戶内陽台、卧室、廁所等房間的尺寸差異,便制造出樓體外部可以觀看到的形态參差。
一年後,範文照建築事務所在馬路斜對面設計了協發公寓。據說,其英文名“Yafa”其實由“Yang Fan(楊範)”兩個姓氏組合而來,前者是範文照的同鄉好友、外灘二十一号太古公司藍煙囪碼頭買辦楊渭濱,後者自然是範文照。兩人合作在當年的古神父路和趙主教路(今永福路和五原路)獲得一塊街角地皮,各建一棟别墅作為自宅,再建造了協發公寓。公寓沿五原路北邊布置,由兩個單元組合而成,北側設三個半圓形筒體樓梯間。在平面布局上,建築底層設車庫、鍋爐房及四個兩室戶型,二至五層的兩個單元均為一梯一戶。公寓的南側布置有通往陽台的客廳,配有獨立衛浴的主卧,以及傭人房,北側則設卧室、餐廳和廚房。設想在當時,這裡應是現代住宅的“标杆”,但現在,永福路一側的花園住宅經過加建,很難辨認出原來建築師所賦予的模樣。
如今的協發公寓樓下。澎湃新聞記者 錢雪兒 拍攝
協發公寓效果圖,圖片來源:《中國建築》第二十四期
如今,後人的增補已經和這些建築師最初的設計一起縫進了街景與日常生活中,看不出時間的針腳。但如果循着城市研究者們提供的線索,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痕迹。
在這次行走活動的最後,張琪帶大家來到位于複興西路上的西班牙式公寓,這座建築同樣由奚福泉設計,建于1933年,卻和自由公寓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奚福泉在此兼顧地塊特征以及當時的租界對于建築風貌的要求,選擇了西班牙式建築風格。整幢建築可容納四戶現代家庭的生活,劇作家柯靈就曾在此居住。現在,一二層作為柯靈故居開放展示,其餘空間仍有住戶居住。站在公寓對面,不時有車從馬路中央的鋪路闆上駛過,響聲好幾次打斷了張琪對建築細節的講解。那聲音像是對這一路建築的冒犯,又像是在敲打出城市的進程。
位于複興西路147号的西班牙式住宅,攝影:賀平,圖片來自《海上遺珍:複興路》,方世忠編,中華書局,2019年。
西班牙式公寓北立面圖,圖片來自《中國建築》,1933年1卷1期,第15頁。
西班牙式公寓斜視圖,圖片來自《中國建築》,1933年1卷1期,第13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