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桂林靈川縣高度重視意識形态工作,落實主體責任,築牢意識形态陣地,為實現‘兩個建成’目标提供了強大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先後取得了桂林市宣傳思想工作一等獎、桂林市宣傳思想工作創新獎、桂林市“掃黃打非”工作量化排名第一的好成績。”2月24日,靈川縣委書記胡煥忠在桂林市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說。
2020年11月3日,靈川縣委書記胡煥忠(右四)到三街鎮溶江村委調研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盧運向攝
随着宣傳工作的不斷深入,靈川重磅報道也不斷湧現,該縣創作的微視頻《雲上·瑤寨》一經推出,就在央視大美V視微信公衆号、人民網等20多家主流媒體及50多家網絡媒體層層發酵,在央視1套播出9次,在京港地鐵投放一周,覆蓋客流超千萬人次。該微視頻還在學習強國廣西平台點擊量達13萬人次,産生了巨大的宣傳效應。
此外,靈川縣還精心打造并做大做強“漓江福地·古韻靈川”文旅品牌,依托“神奇靈川”系列鄉村文化旅遊體驗活動,捕捉熱點、聚焦沸點,推出“99元遊靈川一票通”、“金色海洋”金秋銀杏鄉村文化旅遊體驗活動等文旅複蘇活動,集中邀請中央、自治區、市級主流媒體、網絡媒體和自媒體,以轟炸式、爆棚式集中唱響靈川鄉村文化旅遊發展的交響樂,大力宣傳推介靈川文旅品牌,全面激發縣域旅遊經濟潛力,“文旅 ”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去年11月12日,《中國縣域旅遊競争力報告2020》發布,靈川憑借強大的旅遊綜合競争力榮登2020中國旅遊百強縣名單。
講好靈川故事,以期家至而戶曉
近年來,靈川大力宣傳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經驗做法,再掀宣傳熱潮。同時,重點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高鐵經濟建設發展等工作開展對外宣傳,輿論引導強勁有力,精品稿件、重頭稿件不斷湧現,為靈川經濟社會發展弘正氣、揚朝氣、鼓士氣。2020年該縣在全國各級媒體上稿近2千篇(條)。其中扶貧宣傳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扶貧宣傳報道任務。
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靈川縣堅持用活創作團隊,抓活融媒體産品制作,推出融媒精品;在做強傳統媒體,做優微媒陣地的同時,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優勢互補、立體發聲,擴大外宣影響,使主流媒體“全起來”“快起來”“動起來”“火起來”。該縣實現“抗擊疫情——靈川在行動”特别直播、“靈川縣特色美食農産品展示暨旅遊文化周活動”等微信直播3次,總浏覽量近13萬人次。
2020年7月9日,靈川縣九龍社區開展“掃黃打非·護苗”手抄報制作活動,指導老師現場為同學們講解“掃黃打非”知識。羅小甯攝
近年來,該縣充分利用“四位一體”傳播平台,及時推出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和主要領導深入一線調研解決問題的最新報道,增強人民群衆信心,築牢輿論宣傳主陣地。其中,靈川整合資金3000多萬元建設“大喇叭”工程,建成縣級播控平台1個、鄉鎮播控平台12個和自然村點位1200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工作期間,“大喇叭”講政策、報戰況、鼓士氣,延伸了宣傳觸角,全方位、立體式的宣傳方式,讓上級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和措施第一時間走進千家萬戶,為靈川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培根鑄魂,文明風尚更加鮮亮
在桂林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期間,靈川縣紮實開展“金點子”辦理工作,共接到辦理件223件,按質按量辦結216件。2020年11月,桂林市成功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靈川為成功創城貢獻了力量。
2020年4月28日,靈川縣開展“掃黃打非”辦案月聯合執法檢查行動,檢查了某超市在售的圖書。唐偉燕攝
文明城市,文明自然不能“缺席”。近年來,靈川縣的文明實踐活動也一直蓬勃發展,全縣創建新時代文明中心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28個,實現行政村、社區全覆蓋,今年年底還将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在縣直各單位全覆蓋。
做好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宣傳是推動移風易俗、樹立鄉風文明工作的重要理論支撐,靈川縣128個行政村也通過不斷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建立健全了“四會”,實現“一約四會”全覆蓋。與此同時,靈川縣深入開展了“十星級文明戶”示範戶評比活動,并根據各鄉鎮實際及特色,在三街溶江、九屋江頭、九屋甘草等村創建家風家訓教育試點,着力培育不同特色的“家文化”,建設優良家風。截至目前,全縣共評比出1374戶星級文明戶,以良好家風引領社會風尚,為下一步鄉村振興夯實基礎。
2020年8月10日,靈川縣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助力桂林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呂國慧攝
步履铿锵,走出堅定的文化自信
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靈川縣一直把建好用活村級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作為落實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抓手,建成村級公共文化服務中心136個,實現了行政村全覆蓋。
靈川縣“大喇叭”工程縣級操控平台,全面打通基層宣傳最後一公裡。楊新娟攝
去年以來,該縣組織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戲曲進鄉村、脫貧攻堅鄉鎮文藝巡演等各類惠民活動60餘次,桂林影響力最大的文化盛宴“漓江之聲”在靈川舉行決賽。
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是文化自信的集中體現。近年來,桂林東漓古村景區成功申報自治區文化産業示範基地;舞蹈《清蓮頌》榮獲“決勝小康·奮鬥有我”第八屆全區基層群衆文藝彙演比賽優秀獎;組織創作抗疫作品430篇(件);編輯出版作品集《大鵬同風起》《老鄉笑了》2部;積極保護挖掘傳統村落曆史文化,初步完成《廣西傳統村落曆史文化史料集成》(靈川卷)整理校對工作。
靜水流深,源遠流長,靈川縣在弘揚長征精神的同時,繼續做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建設保護規劃,以“紅 廉”“紅 古”“紅 綠”的建設思路,推動建設特色鮮明、設施完善、業态豐富的文旅融合區。目前,該縣九屋鎮旅遊通道、紅色旅遊線路提升改造項目已建設完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