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愛對我們來說是沉默的,也是堅定的。當我們走進門,喊一聲爸爸,似乎那一刻可以放下身上所有的疲憊,感受家的溫暖。但你知道嗎?爸爸這個稱呼可不是現代人專屬的,可以說爸爸這個稱呼曆史悠久,擁有着深遠的曆史淵源。
除此之外,不是每個地方都管父親叫爸爸。如果你沒有到全國各地親耳聽到當地人對爸爸的稱呼,那麼在電視劇中你一定聽過爹爹、阿瑪、阿公這些叫法。這些對父親的稱呼雖然有所不同,但大多是兩個字的,然而在電視劇《白鹿原》中,我們會發現西北人對父親的稱呼隻有一個字,那就是“大”。
關于稱呼父親為“大”的文化猜想
如果你了解過有關西北地區的文學作品,那麼你一定對大這個稱呼十分熟悉,在西北的大部分地區,很多人管父親叫“大”,管叔叔或者伯伯叫大大。那麼西北地區對父親的這種特殊的稱呼是如何而來的呢?是否隻有中國西北人對父親有這種叫法?
翻閱曆史古籍可以發現,“大”這個稱呼可以一直追溯到秦朝。一個地區的政治文化可以相互影響,秦國亦是如此,由于當時秦國沒有将國都設立在中原,而是在靠近匈奴的地方,所以當時秦國的語言也受到了附近匈奴人的影響。
秦統一六國以後,在文化習俗方面也對全國實施了統一。因此有學者認為,西北地區的人之所以稱父親為“大”,很可能是從秦朝開始,就受到了匈奴的影響。當然對父親稱呼“大”這個習俗受匈奴人影響隻是學者的猜測之一,也有人認為,此事或許和明朝百姓大遷徙有關。
明朝洪武到永樂年間發生過一次百姓大規模由南到北的遷徙,據傳言稱,在這次大面積遷徙過程中,有一個名叫許大隻的好官,在陝西地區頗有影響力。由于許大之盡職盡責,為老百姓做好事,替老百姓辦實事,所以當地人民都十分愛戴他。
久而久之,當地老百姓把許大隻當做他們的父母官,并且給許大之一個起了親切的稱呼,就是“大”。因此有學者認為大這個稱呼或許從明朝開始就在西北地區流傳開來,專門用來稱呼被人們尊敬的人,而稱父親為“大”,或許也是因這個習俗而演變出來的。
對父親的稱呼,亦是一種文化積澱還有人提出了另一種猜想,大這個稱呼很可能來源于明朝時期中原人對蒙古人的叫法:鞑子。在明朝時期,有蒙古地區的人侵犯中原的村莊,而當時的人們習慣把這些強盜土匪稱之為鞑子。
但是這些蒙古人最終被朱元璋打敗趕跑,于是就有很多天真的孩童詢問母親鞑子哪裡去了,而母親隻能用一種善意的謊言告訴孩子們,父親就是“鞑”。經過孩童們之間的口口相傳,“大”這個音也就變成了對父親的稱呼。
這三種猜想雖然都能夠找到相關的曆史依據,但由于時間久遠,缺少切實的依據,還是不能夠确定西北人對父親稱呼“大”這個習慣到底是因何而起,不過這或許就是中國地大物博的魅力所在,總是有着太多的疑問和太多的未知等待着後人的探索。總之,“大”這個稱呼,一定是有着深刻的文化起源和文化内涵,它是西北地區代代相傳的文化積澱。
“爸爸”一詞的由來
除了西北地區之外,現代大部分地區都會稱父親為大把,但是爸爸這個稱呼并不是現代才有的,這一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遙遠的三國時期。根據《釋親》,可以明确在三國時期就有着“爸,父也”這樣的記載。但是很多人對此會提出疑問,在很多曆史古籍以及古代背景的影視劇中,似乎很少有稱父親為爸爸的,通常都是“爹”。
那是因為雖然在三國時期就有這樣一種說法,但是對父親稱呼為爸爸,這個習俗并沒有廣泛的流傳,隻是在個别地區曾經出現過。由于三國時期戰亂頻發,各地區動蕩不安,文化也深受很多少數民族的影響,“爹”這個稱呼就是來源于少數民族。因此在三國時期,爸爸這個稱呼逐漸被外來文化所覆蓋,“爹”這個稱呼逐漸取代“爸”并廣泛流傳。
所以,雖然爸爸這個稱呼在現代最為流行也最為廣泛,但千萬不要認為這個稱呼是現代人專屬的,它是擁有很深遠的曆史淵源。而為什麼除了西北地區,現代人更喜歡用爸爸來稱呼父親呢?
這個與中國古代的倫理綱常文化,有着很深刻的聯系。在古代,“大”這個字能夠給人一種等級分明的印象,通常稱位高權重的人為“大”。而在當今社會,人人平等,顯然這種有着等級制度縮影的稱呼不适合現代人。
結語
中國漢字的文化内涵值得深入研究,因為它不僅含義豐富,更有着久遠的曆史演變過程。單單是對父親的稱呼,就有如此豐富的種類和變化,可想而知,所有的漢字聚集在一起将會散發出多麼巨大的文化能量。
中國的地大物博不僅體現在區域的廣度,更體現在不同地區之間文化的深度,每當我們來到一個不熟悉的城市,這裡的美食文化,語言文化都會讓人耳目一新。對于中國人來說,漢語漢字有着獨特的魅力,因為其中蘊含着太多不為人知的故事,這也是漢語漢字被譽為全世界最美語言之一的原因,它在曆史文化之中是不可替代的人類瑰寶。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