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普通年輕人來說,人生的主要财富來源,還是自己的勞動收入。在這個充滿不确定性的大時代,如何走上職業發展的上坡路?今天,我們就來聊兩個未來職業大趨勢。
01
未來趨勢
組織結構小而美&零工經濟
前幾天的“共潮生”演講活動,看似一場小活動,但其實涉及了近10行業:内容創作、廣告傳媒、通訊技術、投資孵化……幾十個企業,上百個工種和崗位:招商、數據分析、平面設計、新媒體運營、場地設計、場地搭建、活動執行、還有KEYBORD、 KEYNOTE,以及各種我沒有想過的崗位。
而且,這種大規模的複雜社會分工,是由多個小規模組織平行協作完成的。所有團隊的規模也都不大。10來個人到幾十個人的偏多,中位數大約就是20人。大家都是以工作任務為核心,通過線上平台工具完成平行協作。
這正是未來社會的一個趨勢:“小而美”。組織結構小而美,層級雇傭被平行協作取代。
中國這樣的變化,大概是2012-2013年之後。2012-2013年發生了什麼?
主要發生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崛起。
以前的大企業主要負責處理兩個問題:信息不對稱和協作問題。比如,由于信息不對稱,外行人士很難判斷廣告文案的好壞;由于協作問題,個體需要依靠公司的組織架構完成協作。
然而,社交媒體的出現降低了信息不對稱性,線上協作軟件的出現也打破了對公司架構的依賴。比如說廣告文案,可以直接去抖音找北大滿哥,反正别人也是借鑒他的。平台工具、釘釘、企業微信、飛書......都越來越完善,大量工作完全可以在平台上協同完成。我們這次活動的籌備,就幾乎全部是通過線上工具完成協作的。
第二件事,是我國工業化到達頂端,開始了從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的轉型。在2012年,我國工業就業占比達到了頂點——30.4%,此後一路下滑,而服務業就業占比則從2012年的36.1%上升到2020年的47.7%。對比美國,在五六十年代就開始了這個趨勢。
服務業天然适合“小而美”的組織結構。很多服務業是在地域上分散的,而且缺乏規模效應。而且,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服務業高度依賴個人的人力資本,員工的行動更加難以觀測和監督,契約費用巨大并且無效率。對于高人力資本的企業來說,涉及的組織成本不是線性上升,而是幾何級數的上升。成本上升經常會超過經營上的規模效應,導緻平均利潤快速下降。所以“大”經常不合算。
理解“小而美”對于年輕人的職業生涯會特别重要,因為小而美的組織結構,對應的就是“零工經濟”。個體對傳統層級型企業的人身依附越來越小。
在全球範圍内,零工經濟已經是個趨勢性方向。美國著名的Upwork平台預測,2028年“零工”将達到9010萬,占美國勞動力人口的60%以上。
這是數字技術帶來的改變。數字技術讓整個社會變成了一個大型的樂高主題公園,小而美的組織就像無數的樂高積木,可以快速拆卸,重新組裝。
傳統的崗位被消融,取而代之的是技能。
02
未來趨勢
技能比專業更重要
今年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一方面是就業難,另一方面很多HR找不到“合适的人”。
唐溯是投資公司的CEO,今年想招一個财務人員,面試了很多人後,她依然沒有找到合适的。她說,傳統的會計工作隻需要會計軟件和一個小出納就可以完成,而她想找的這個人,不僅需要懂賬,更需要能夠與各部門合作管理多隻基金、幾十個投資項目。這就是問題所在了——你擁有的是普适的“專業知識”,但企業想要的卻是不可或缺的“工作技能”。
“專業知識” 和“工作技能”中間的差異,不是中國特有的。而是數字化帶來的全球性問題。
很多頂尖學者都在試圖幫助解決這個問題。麻省理工的Autor教授等,根據美國450個職業的工作内容描述,抽象出來三種難被數字技術替代的技能——創意、社交智慧、手藝。創意,就包括分析能力、創造性思考能力、還有理解和表達能力;社交智慧,就包括人際融合能力、溝通能力、領導力等;手藝則指的是手部精細操作等技能。
這個研究對我們團隊很有啟發。過去兩年,我們搜集了頭部招聘網站的數據,整理出500多個中國社會的常見職位,編制了一個“中國職業技能發展數據庫”。你能在數據庫中看到每個職業對應的技能類型,平均薪酬以及最佳求職城市。
在編制這個數據庫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些高性價比職業方向:
(1)國家戰略和市場需求聚焦的領域
2022年,“安全”頻頻出現在政策文件中,糧食安全、能源安全、供應鍊安全都是重中之重,這對大家的職業選擇也很有指導意義。比如我國芯片被“卡脖子”之後,集成電路工程師就成了這兩年就業市場的香饽饽。
我們通過數據挖掘發現,農業技術可能被大家忽略最多的領域。現在的農業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了,而是無人機在天上飛、自動化機械在地上收割,智慧農業、育種技術,都是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聚焦的領域。這意味着,各種資金和資源的大量湧入,職業發展前景看好。
(2)新技術的最前沿
新技術、新産品和新市場意味着新機會,站在技術最前沿的個體會獲得更高的收益。所以,如果你是理工科學生,選專業之前不妨看看最前沿的技術領域。
每年Gartner 公司都會發布“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從2021年的曲線,可以看到,去中心化身份、NFT,都處于技術快速發展的高峰期,這些都涉及到區塊鍊技術。
你可能會想,今年很多加密貨币和NFT暴跌,區塊鍊工程師還有前途嗎?
其實,通訊技術、互聯網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技術,也曾經曆泡沫期,但他們最終還是完成了颠覆性的改造任務,“新”科技也逐漸從應用演變為基礎設施,成為人類社會活動的背景。從個人角度,“技術我有,天下在手”,即使公司倒閉了,隻要你有專業技能,到哪裡都能找到新機會。例如,區塊鍊技術在去中心化金融、産品溯源、乃至最新的風口“元宇宙”都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區塊鍊工程師也是市場上的香饽饽,平均招聘月薪1.8萬,薪酬增速也很快,有五年工作經驗,薪酬能翻一番。
(3)基礎技能 新職業
從長期經濟發展趨勢來看,我國正在從工業經濟走向服務經濟,從物質消費走向“意義消費”,能夠服務于人們“愛美、怕死、怕孤獨”需求的職業也會走上快車道。比如,近年來,寵物醫生、導樂師、滑雪救生員、劇本殺編劇這些新興職業都陸續進入大衆視野,成為新的高薪職業。
而且,很多新職業其實是舊瓶裝新酒,核心還是傳統技能。很多基礎專業,鍛煉的是寫作、審美、邏輯思考這些基礎技能,反而容易被組合進社會職場的拼圖中。比如漢語言文學,以前最大的就業去向就是中小學語文老師;現在,數字技術和知識消費浪潮下,其就業面大大拓寬,新媒體編輯、文案寫手、編劇都能勝任。
(4)傳統行業的新機會
在數字化時代,數據成為新的生産要素,重塑各行各業的生産流程,因此,傳統工作崗位的定義與邊界也都在變化。
每個勞動者都需要更新自己的職業技能包,才能在數字化時代找到自己的賽道。農民們開始學習操作無人機、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養豬,越來越多的金融分析師們開始學習Python、R語言等編程語言和數據挖掘工具,律師和心理咨詢師在直播平台上接觸潛在客源......
最近,婚姻法律咨詢在網上特别火,“另一半欠的債,我需不需要還?”、“老公要離婚,怎麼保住我的财産權益”?這些大衆問題吸引了每一個人的眼球,通過互聯網,律師也建立了自己的知名度,擴大了客源,獲得經濟收益。
但是,這是不是意味着大家要一窩蜂地去學法律、開直播?不是的,這是一個很“卷”的賽道,二八分化很嚴重。頭部律師要為委托人尋找“獨辟蹊徑”的解決方案,要跟委托人溝通、跟法官溝通,應對突發的庭審狀況,這種創意型、社交智慧技能是很難被替代的。從事法律文件審查類似工作的普通法務人員則不然,被數字技術替代的概率很高,達到90%以上。
而且,市場會根據你的技能付費,“二八分化”會越來越嚴重。我們在下表中給出了律師的薪酬分布,你可以看到,在我們列出的代表性職業中,律師的薪酬标準差是最高的。律師的月薪75%分位數為18000元,而25%分位數為7500元,二者相差10500元。
代表性職業薪酬分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