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個懵懂的少年,平時學習也不太認真,當他失去學習母語機會的時候,才覺得自己之前的荒唐,而他們的老師則顯得更加悲戚,卻又無可奈何。這就是都德《最後一課》中的内容,以小學生小弗朗茲的視角,看到自己的語文老師阿邁爾,給他們上最後一堂法語課的表現,觸動了每一個讀者的内心深處。
都德:生于1840年,死于1897,享年57歲,如果他能正常活到80歲,到一戰結果,就能看到阿爾薩斯回歸法國,或許能感到一些欣慰,隻可惜,英年早逝,沒能看到阿爾薩斯回歸法國的那一天,估計有點像中國南宋陸遊先生那樣,臨死前看不到收複失地,隻能寫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句子,告訴兒孫如果有那麼一天,清明節上墳時,把這個消息告訴泉下的自己。
《最後一課》背後的故事,繞不過的普魯士和阿爾薩斯
普魯士是德國的前身,近代德國的曆史往前追溯也就隻能到普魯士了。在16世紀,普魯士被日耳曼人同化,其使用的語言也被德語代替。
不過那時德國是由300多個小邦國和1000多個騎士莊園領地組成。從名義上而言,這些小邦國和騎士莊園領地還歸屬于羅馬帝國,實際上,他們都擁有獨立的主權,當時的普魯士隻是其中的一個小小邦國。
1700年,羅馬帝國皇帝為了與西班牙王位争繼承權,而急需普魯士邦國的援助。當時普魯士的領導人腓特烈趁機要求羅馬皇帝冊封自己為普魯士國王。
羅馬皇帝有求于人,隻得同意,雖然也玩了一個文字遊戲,規定“國王”這一稱号僅限于在普魯士國内使用,在與他的其他邦國交往中隻能保持選帝侯和伯爵的稱号。
腓特烈也答應了。1701年腓特烈舉行加冕禮,登基正式為普魯士國王,曆史上稱腓特烈一世,從此普魯士算是正式立國了。
到腓特烈大帝時期,普魯士則真正成為一個強國,腓特烈大帝繼位後大肆擴軍,軍費開支占了國庫收入的四分之三,憑借其強大的軍隊四處征戰,普魯士一躍成為歐洲強國。
很不幸的是,普魯士遇到了法國的拿破侖,普魯士和整個歐洲從此都戰戰兢兢地生活在拿破侖的陰影下,都害怕一不小心得罪了拿破侖大帝, 導緻整個國家和種族滅亡。普魯士的損失相當慘重,在1806年,16個德意志邦國領袖在拿破侖的武力脅迫下,被迫成立了萊茵傀儡聯邦。
拿破侖接連在耶拿和奧爾斯泰特戰役中,幾乎全殲普魯士軍隊主力,被俘的普魯士軍高達10萬人。
因此普魯士被迫與拿破侖的法國政府簽訂了《提爾西特和約》。該條約使普魯士減少了一半人口和領土,從此普魯士從二流強國淪落為三等國家。
失之東隅,得之桑榆,拿破侖也讓普魯士人也學習到了法國的革命精神,在德意志的土地上,根據大革命之後法國的模式,建立起全新的統治制度,強行推進資産階級改革。
由于廢除了農奴制度,德意志土地上的農民首次獲得人身自由,從法律上而言,農奴與農奴主在是平等的地位,平等地成為拿破侖的“臣民”。
拿破侖還大力推行他的民法典,廢除德意志地區的内部關稅,發展德國境内的自由貿易,統一貨币,從客觀上而言,拿破侖所做的這一切都為日後德國資産階級的興起打好了基礎。
但是拿破侖還嚴厲打擊大小教會勢力,将教會财産沒收,把教會特權給以取消,政教合一的傳統觀念也給以一一打破,教會從此失去了世俗權力。
正因為這些力理對拿破侖有着共同仇恨,德意志人的民族認同感大大增強了,民族主義情緒也被深刻激發起來了。從國王、貴族、教士到普通民衆都成了拿破侖暴政的受害者,他們現在明白了,所有的力量隻有團結起來,才能夠打敗拿破侖,“國家”“民族”這樣的概念深入了民衆的心裡。
普魯士開始了經濟和政治的統一。特别是俾斯麥出任首相之後,再一次雄起。1870年9月4日,法軍在色當慘敗的消息傳到巴黎後巴黎爆發革命,推翻了拿破侖三世建立的法蘭西第二帝國這個怪胎,成立了第三共和國。普魯士軍隊向巴黎推進,9月19日普魯士軍隊包圍巴黎,并粉碎了法軍所有的解圍企圖。1871年1月28日,新成立的法國國防政府與普魯士簽訂停戰協定,普法戰争結束。
德國繼續對法國施壓。當時的法國,不再具備阻礙德國統一的能力,德國繼續向法國腹地進軍,并且包圍巴黎,其目的從統一德國變成要徹底削弱法國。
普法戰争的性質也就由德意志民族的統一戰争演變為德國對法國的侵略戰争,演變為法德兩國對歐洲霸權的争奪。
1871年3月8日巴黎爆發革命,起義工人成立“巴黎公社”,當時臨時政府被迫逃往凡爾賽,俾斯麥則趁法國内亂,迫使法國臨時政府與德國簽下了極其喪權辱國的《法蘭克福和約》。和約規定:法國把阿爾薩斯劃入德國......真是風水輪流轉,三十河東,三十年河西。
而都德的《最後一課》就是這麼一個大環境下寫出來的。
首先,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雖然居民都說德語,但已歸屬法國數百年,無論是當地居民還是法國民衆都認為這兩地是法國領土,如今被德國強行割去無疑是極大地傷害了法國人民的感情。雖然這兩地居民的母語是德語但卻更加熱愛自由民主的法國,對獨裁專制的德國沒有什麼好印象。法國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一文就非常深刻地反映了當地人民對于法蘭西的不舍,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成年人也要來上法語課?就是因為他們的母語是德語。
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土地面積約有1.3萬平方公裡,阿爾薩斯是法國重要的棉紡織業中心,全國的1/3棉花産量都在阿爾薩斯;而洛林則是法國第一大棉花和煤炭産地,法國的1/4煤炭産量都集中在這裡,洛林還是法國最大的鐵礦所在地。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是以煤和鐵作為工業發展基礎的,失去了這兩塊地區對法國的打擊是非常大的。因此,普法戰争後,在巴黎的協和廣場豎立起斯特拉斯堡市的雕塑,上面懸挂着黑紗以表哀思。
第一、二次世界大戰,阿爾薩斯歸屬反複變更
時光移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戰敗了,阿爾薩斯和洛林這兩塊領土在法德間屢次變動。此時兩國都拿得出一大堆證據證明這兩塊兒領土自古以來就屬于自己,是自己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兩塊兒領土到底應該屬于誰,自然比拳頭,當前的情況是法國的拳頭比德國大。
美英同意法國在與德國締結正式和約前就收複阿爾薩斯和洛林,因此與德國簽訂停戰協定後法軍便開進了這兩塊兒領土。已經戰敗的德國對此沒有提出異議,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問題以法國收複的方式得到解決。
由于北方蘇維埃俄國的建立,美英為了扼制赤色俄國,并沒有對德國趕盡殺絕,讓德國很快再次崛起,特别是希特勒上台之後,德國和法國這對宿敵再次開戰,很顯然,法國人輸了,
1940年6月21日,德法兩國開始停戰談判。談判地點是貢比涅,就是1918年11月11日德國簽下停戰協定的那個地方。當初用作簽字會場的那節福煦元帥的專列車廂也被德國工兵從博物館中牽引出來,停靠在1918年11月11日的那個地點。
希特勒以一種惡作劇的方式來表達他對法國人的羞辱,他甚至不讓前來談判的法國代表團事先得知談判的具體地點,以便從法國人巨大的驚愕與羞辱中獲得一種隻有征服者才能夠體會到的快感。在納粹德國滅亡前夕這節車廂被希特勒親自下令炸毀,以免它成為第三次貢比涅停戰的簽字地。
《貢比涅停戰協定》的條款就包括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并入德國;
可是好景不長,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以德國人戰敗為最終結局,法國人雖然在于戰之初簽訂了屈辱的條約,喪失了主權,卻是二戰争中損失最小的歐洲國家,當時主導世界的國家已經變成美蘇,法國已經沒有能力發揮什麼作用了。因此,德國被美蘇共國瓜分,世界也進入了冷戰的時代,雙方出于相互對抗的需要,美蘇都沒有肢解德國,反而都在努力發展位于冷戰最前沿的兩個德國,以證明自己社會制度的優越性。
在美英的操縱下,阿爾薩斯和洛林再一次回歸了法國,法國和德國近百年的恩怨總算是告一段落。因為它們都不再是第一流的大國了,它們之間的恩怨已經不能再影響到世界局勢了。這一對冤家的恩怨以雙方第一流強國地位的共同喪失而告結束。
都德在地下有知,應該可以瞑目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