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更美童年##養娃的治愈時刻#
昨天兒子交給我一摞紙,一本正經地說:“媽,我整理房間,發現了以前寫的養蠶日記,你可以給妹妹看看。”
我如獲至寶,抓住一切機會表揚他:“好啊好啊,這麼自信,看來做得不錯啊!”
兒子:“就那樣兒,還行吧!”
我趕緊催促妹妹洗漱:“咱們今天睡前故事講哥哥養蠶的故事。”
1⃣️我們興沖沖地翻開兒子的紙質版ppt,看到目錄,我就有點摸不着頭腦了:第一部分是“蠶的成長史”,第三部分是“理論資料”,都還比較正常,但是第二部分怎麼會是“蠶的si因”?!
邊看邊講:蠶卵、蟻蠶、一齡蠶、二齡蠶、三齡蠶,還比較順利,咦,戛然而止!“蠶的意外離世,研學回來,最後一隻蠶去世了……”
哦,原來如此啊,所以第二部分就是蠶的si因了,嗯嗯,接得挺順暢。
2⃣️看到兒子分析的si因,我隻有一個想法,蠶寶寶确實太難了,孵化出七十隻蟻蠶,愣是一隻沒留下。
“我的蠶在孵化出的時候大約有七十隻蟻蠶,我在喂食的時候未将葉子撕成小條狀,導緻小蟻蠶未爬上桑葉硬是趴在桑葉底下被餓死。
後來蠶慢慢長成了二齡蠶,有一些我不慎喂了打藥的桑葉si掉了(有的居然活了下來!)。
而最後一隻,我在研學過程中沒喂它桑葉,餓si了。”
3⃣️這把蠶養沒了,怎麼寫日記呢?兒子還挺有辦法,好歹借助文獻完成了“蠶的一生”,所以第三部分就是“理論資料”。
雖然蠶寶寶沒有養好,但是兒子的報告思路還是挺清楚,内容蠻新鮮的,失敗的結果也是試驗的一部分,如實記錄失敗、分析原因也是科學。但是,我不得不承認,再一次,我被他的“自信”閃了腰!
今天恰好看到友友的頭條,娃老師布置了養蠶的作業,但是她家的蠶全軍覆沒了,我建議友友别着急,要麼向娃同學要幾隻繼續養,要麼用文獻資料交差吧。
另外,我一直在想,我怎麼對兒子的這件事情沒什麼印象呢?也許那會兒是女兒剛出生沒多久,我在忙着照顧二寶?兒子還是比較獨立地完成了這次研究。[贊]
#北京頭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