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是一把雙刃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但它卻是腫瘤患者的一門“必修課”——逃不掉的坎。化療中,首當其沖的不良反應就是白細胞水平的下降,這是非常普遍的。化療後白細胞低,吃什麼升的快?白細胞低有什麼危險?
一般來說白細胞總數正常值是(4-10)×10^9/L,當白細胞總數低于正常值,便稱為白細胞降低。
可以明确的是,并不是每個患者都會出現白細胞減少,情況會因人而異。
一般化療後的第7-8天會出現白細胞數量減少的情況,在12、14天的時候白細胞的數量會降到最低,所以這時候是最容易感染的,需要注意。14天後逐漸恢複,到28天左右就會恢複正常了。
白細胞減少有什麼危害?
因為白細胞數量的減少,會導緻人體防線減弱,很多病原體和病菌都會感染到人體,所以化療後白細胞低的患者就會有發熱、咳嗽、腹瀉等症狀,而白細胞的數量長時間不改善的話,就會導緻患者的感染風險增高。
患者的免疫力會下降,甚至會引發菌血症、膿毒血症等危及生命安全。
白細胞減少對後續的藥物治療的劑量下降,從而導緻患者的化療時間增長,化療效果下降等影響。
白細胞下降有什麼臨床症狀?
一般輕度白細胞減少者不會有特殊症狀,多以原發病症狀為主;
中度白細胞減少可有無力、頭暈、疲乏、食欲減退等非特異性症狀;
重度白細胞減少因機體防禦能力下降, 極易發生不同部位感染如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可出現高熱、 黏膜壞死性潰瘍及嚴重敗血症、膿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
白細胞下降的原因
白細胞被破壞增多;
化療的主要不良反應就是白細胞減少。目前化療藥物選擇性不強,如同治療腫瘤的雙刃劍,既對瘋狂的腫瘤細胞殺傷,也會殺傷患者正常細胞。長此以往,患者體内白細胞數量會逐漸降低。
白細胞生成減少;
骨髓是人體重要的造血組織,化療後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白細胞新增數量減少,臨床檢查會出現白細胞值偏低情況。
化療後白細胞低,怎麼辦?
01
首先給予相應的升白治療;
如吃藥,打針,增加營養等。如果發現白細胞數低于3.0×109/升,鲨肝醇、利血生等是臨床常用的口服升白細胞藥物,必要時還需要注射升白針,以便盡快恢複白細胞數量,避免發生感染。
02
化療後白細胞低尤其注意飲食調理;
高蛋白飲食:一些患者天生比較弱,可以采用食補,将高蛋白食物制成流質或半流質,易于消化和吸收。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的病人建議多喝粥,營養均衡。
提高抵抗力的食物: 如牛肉、蘿蔔等。飲食上選擇富有維生素的食物,有助于白細胞分化和增殖,如谷類、花生、綠色新鮮蔬菜、水果、果汁等,以補充維生素C、B族和葉酸等。
食物制作過程注意消毒:此時患者抵抗力弱易并發感染,故在制作食物時應嚴格消毒,決不吃生冷或不潔的食物。
化療後白細胞降低注意事項
01
抵抗力低下,應預防感染;
注意休息,避免疲勞,避免去公共場所,減少感染機會,如必須外出最好戴口罩。如果出現感冒、乏力、全身酸痛、發熱等化療後感染症狀,應盡快就醫,針對感染性質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
02
不能接種減毒活疫苗;
白細胞降低期間不能接種減毒活疫苗,如荨麻疹疫苗、風疹疫苗等。要在治療結束後至少3個月以上,免疫功能恢複後才能進行減毒活疫苗的預防接種。
03
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飲食健康,注意口腔、會陰及皮膚清潔衛生。預防皮膚和黏膜的創傷,正确處理傷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