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已經能在餐廳品嘗到各個國家的美食了,作為一名吃貨,在美食方面自然不會放過西方的美食,在西餐廳裡自然要點西方最出名的牛排,但點到牛排,旁邊服務員就會問你牛排是要幾份熟的,作為地道的中國人,小編我毫不猶豫的對服務員說了要全熟。最近有朋友詢問我為什麼牛排沒有8分熟等偶數的熟度,小編我也好奇了,查了一些資料才知道原來原因是這個。
牛排
在西方的牛排的熟度是和中國不一樣的叫法,他們是有相應的詞組,來代表不同的牛排成熟度分别是:rare;medium rare;medium;medium well;well done也是對應中國的一分熟,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和九分熟(全熟)。
從這也知道了為什麼沒有八分熟,因為中國翻譯出來都是奇數并沒有偶數,而且這是屬于中國對牛排熟度特有的翻譯,在外國是不能以中國翻譯數字來叫牛排熟度的,要用他們的國家的詞組來點牛排的熟度。
牛的不同部位
牛排有不同的熟度,代表着不同的風味口感。牛肉是根據牛的不同部位,可以分為好多類型,在西餐廳裡常見的牛排有菲力牛排、肉眼牛排、西冷牛排、T骨牛排等等,這些牛排的名稱是在西方國家的英語翻譯而來的。這些牛排都是牛的不同部位,肉質都是不同的,西餐廳為了牛排達到最佳的口感味道,就需要不同程度的烹饪煎烤,于是就有了對應牛排熟度的詞組。
比如,我的一位西餐廳的廚師朋友就認為肉質柔嫩的菲力牛排,烹饪到三分熟最适合,在七分熟時就會顯得太硬。肉質相對硬朗的西冷牛排,烹饪到七分熟是最适合,如果是三分熟就會顯得太軟。
當然每個人的飲食習慣是不同的,就像法國人最愛的是三分熟,覺得這樣才能表現出牛肉的鮮美味道。而中國偏愛7成熟,因為中國很多人不喜歡看到肉中帶血,因此認為血水越少越好。
一分熟牛排
一分熟牛排(rare):接近全生,基本是帶血牛肉,烹饪時隻燒烤到肉的表面,内部很多都是為血紅色且内部各處保持一定溫度,同時有生熟部分。
三分熟牛排
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表層和底層呈現淺褐色,肉受到熱量滲透傳至中心,但肉裡面還沒受到大變化,所以内部肉質部分還是新鮮血紅的,帶有明顯的血水,在切開後的牛排上下兩側熟肉棕色,中間轉為粉色然後中心點為鮮肉色
五分熟牛排
五分熟牛排(medium):上下兩面烤熟大部分,但排内部中間50%的肉質還是粉紅的生肉,有肉汁,少量血水。
七分熟牛排
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牛排大部分都是熟透,内部主要為淺灰綜褐色,隻剩中間一條少量的粉紅色,基本是沒什麼血水,更多的是肉汁。口感的質感偏厚重。
九分熟(全熟)牛排
九分熟(全熟)牛排(well done):已經接近全熟,整體來說已經烹熟了,口感厚重。
五個不同熟度的對比圖,更好的直觀的視覺對比。
其實在國内西餐廳吃牛排時,很多時候是不用了解這麼多的,在中國更多人都是直接點7分熟(或全熟)的牛排,當然如果你是第一次去吃的話還是了解一下為好,出于我對國内食品安全和衛生狀況的擔憂,所以建議大家還是吃7分熟(或全熟)的牛排為好。
對于各種牛排“幾分熟”的吃法,有機會在一些高級西餐廳、五星級酒店就餐的時候,甚至是外國點餐用的對應詞組,還是很有用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