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全媒體記者 楊斯涵 黃京 實習生 王詩雅
從叉車運送行李到宿管阿姨“接力”鋪床……連日來,來自五湖四海的新生滿懷期待踏入湖南高校校園,迎接全新的大學生活,而各高校的“花式”迎新則讓萌新們高呼,“這學校我愛了……”
機械風的迎新“浪漫”
9月13日,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迎來了2022級學子,在學校,記者看見一台紅黑色的叉車往返于校門和學校宿舍區之間,“這輛叉車是用來為新生進行一站式行李運送,讓他們一進校園就感受到機械的魅力。”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也是三一職院連續三年開展叉車迎新活動。
“我開叉車一次性可以運很多,再多再重的行李也累不到我這個學長。”物流專業學生羅嘉盛告訴記者,他上周剛考到叉車證,此次用叉車迎新既能為學弟學妹們服務又加強了實踐。“我覺得很有意思,也很感動。”工程機械學院新生羅凡智說,在網上看到那些學長幫學弟們搬行李的視頻都挺“費”學長的,現在看到學長用叉車一下子能搬十幾個行李,我覺得這樣一點都不“費”學長了。
記者發現,不僅是在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中南大學也有科技感滿滿的運輸機器人穿梭在校園路上。白色身子、黑色面屏的迎新機器人非常靈動,前來報到的新生隻需将行李或物品放進機器人的箱體中,跟随機器人前往目的地即可。“迎新機器人容量大,操作便捷,節省人力、物力,為新生搬運行李的效率大大提高。”迎新志願者軟件工程2102班學生盛童說。
“目前該機器人已在學校投放4台,主要是服務學生,助力智慧校園建設。”中南大學計算機學院認知計算與智能信息處理團隊負責人介紹,機器人可以自主穩定地在校園中行駛,感知周圍環境變化,在行進過程中若遇到車輛和行人,會自動避讓繞行,穩定通過上下坡、台階、減速帶等地形毫無問題。此外,機器人除了運送行李,還有物流配送等多種功能,學生可以提前在平台上進行預約,它将準時到達地點寄送快遞,讓校園生活變得智能化,也更加安全便捷。
宿管連續25年為新生鋪床
“這是我們學校的傳統,每年在新生到來之前都會做好宿舍安全檢查、衛生通風,包括床鋪、被子都會收拾好,希望新生來學校的時候有回家的感覺。”湖南信息學院宿管部負責人黃珏告訴記者,每年8月底到9月初是湖南信息學院的新生報到季,也是宿管員每年最忙的時候,為了保障新生入學住宿環境溫馨舒适,他們要帶領學生志願者為新生把床鋪鋪好。
“連衣櫃、鞋櫃都會擦洗幹淨,每天通風。”黃珏表示,衛生打掃和床鋪整理的工作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面對龐大的基數這項工作的難度呈幾何倍數遞增。據悉,今年學校共有新生5200餘人,每個床鋪三層,一層床墊、一層褥子、一層床單,還有一床被子、一個枕頭,層層件件套好鋪平,總的工作量近3萬次。“不知道套了多少床被子,手沒停過。”新生宿舍裡幾個志願者似乎要被堆疊如山的被褥淹沒,即便在空調房裡他們仍然汗濕了後背。“肯定累啊,但我們作為新生入學的時候也是老師帶着學長學姐給我們鋪好床打掃好衛生,到現在我都忘不了第一次踏進宿舍的時候那種驚喜的感覺,我們希望把這份溫暖傳遞下去。”
“學校今年建校二十五周年,為新生鋪床的傳統也延續了二十五年。”該校校長助理、學工部部長黃濤表示,新生來校報到路途遠、行李重,一般都是夏末開學,天氣炎熱,提前把宿舍收拾好可以讓學生報道更輕松,此外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幸福感,讓學生可以真正的以校為家。
此外,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優質的住宿環境,該校利用暑假期間進行學生公寓提質改造,投入近一億元,為7000餘名學生公寓升級更換全套實木家具和電器,新建學生公寓還配備了電冰箱、滾筒洗衣機、烘幹晾衣架等電器,是名副其實的“别人家的宿舍”。
故事
我的爸爸是“學長”
“這個地方是教學樓,這裡是實訓室……”近日,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2022屆新生正式開學,在迎新現場,有一對父子格外引人注意,父親在不停地給兒子介紹校園。原來父親名叫秦慶華,是該校汽修專業93級學生,時隔29年後,兒子秦慰翔也來到這裡就讀。
“1997年,我從學校畢業以後就從事汽修工作,成為了一名技術工人。”在秦慶華看來,技能改變人生,國家汽車工業發展很快,需要大批量的汽修專業的人才,讓兒子選擇母校就讀,就是想讓他有一技之長,“母校的就業率非常高,而且基本是去軍工企業或者國企,就業形勢很好,我感到很放心。”
對于這份跨越了29年的傳承,秦慰翔感到驚奇與不可思議的同時,更多是充滿了感激和對未來大學生活的期待。他幽默地說:“我今年成為了理化測試與檢測專業的學生,父親早我二十九年入學,按道理我還得叫他一聲學長,在這裡,我會好好學習,争取學有所成。”
(一審:黃京 二審:袁欣 三審:周文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