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讀書懷有探索之心

讀書懷有探索之心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1-18 08:50:23

作者:張立文(謝金海、劉暢博士根據口述錄音整理)

我5歲開始上學,現已85歲,八十年以來,對讀書做學問有一些膚淺體會:做學問,就是“學”和“問”。不學就無問,不問就無學。“學”,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應該是向天學、向地學、向禽獸學、向草木學,一句話,向自然學。《周易》說:“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就是說要向天、地、禽獸、草木學習。神農嘗百草,就是向自然學習。中國的諸多古書就是由此而來的,包括中醫、拳法,如五禽戲就是向禽獸學習的結果。從科學著作來看,沈括的《夢溪筆談》、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是向自然學的偉大成果。

人除了向自然學以外,還要向自己的父母學、老師學、親戚朋友學、學生學。學是求知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知識是“問”來的,無問便無知。人一生來,問的第一人是我們的父母。然後是朋友、學生、工人、農民、士兵,所以孔子講“不恥下問”。“德爾菲神谕”稱蘇格拉底最有智慧。蘇格拉底想知道我是否真有智慧,就問醫生、工人、農民,結果他認為自己沒有智慧,而這就是智慧。所謂“學問”,就是你自己認為自己沒有學問,才去追求學問,去求得學問。那麼,究竟應該怎樣去讀書做學問呢?

讀書懷有探索之心(談讀書做學問)1

張立文先生 資料圖片

第一,腳踏實地、夯實基礎。學問是老老實實的一種知識,所以讀書做學問一定要腳踏實地,從一點一滴做起,才能把自己的基礎打得很紮實。研究思想的人,特别是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做中國哲學和理論工作的,都應該老老實實地、認認真真地、踏踏實實地去讀原典。絕不能以第二手資料作為我們做學問的根據,如果我們隻跟着二手資料跑的話,往往就落入别人觀點的陷阱,隻能人雲亦雲,就不可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看法。

研究中國哲學,應該懂得一點文字、音韻、訓诂。中國的古典著作,如果光看文字,可能會望文生義,以現在的觀點來解讀,可能和原意不符,若懂得一點文字音韻訓诂,就能幫我們更好地、更正确地去理解原典的本意。

第二,立德為先,立功立言。讀書、做學問要以德為本,目的是為求真理,無德,無法求得真理。“德”是學者最起碼的道德标準。《大學》第一句話就是“明明德”,怎樣明明德,就是要格物、緻知、誠意、正心,才能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明明德是以内聖外王為目标。所以說讀書是做學問、做學者的首要條件。

一個學者,工作的性質就是求真理。而一個喪失道德的人,他是不可能求得真理的,也不能求得真理。隻有立德,才能立功、立言。自古以來,像孔子、老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陽明等人,他們的人品,看《史記》《漢書》《宋史》《明儒學案》等就可以明白,他們都是有高尚品德的人。他們的“言”,如《論語》《孟子》《春秋繁露》《四書集注》《傳習錄》等,之所以千百年流傳至今,首先是因為他們有德,所以他們的言就值得我們不斷地去學習體會,去實行。

第三,眼耳鼻舌,學問思辨。當今世界像個“萬花筒”,我們每天看到的東西五花八門,所以我們應該正視。很多人看手機,成為低頭族,一個人有限的生命、有限的時間都被手機占據了、填滿了,人就不去正視,不去思考問題;我們的耳朵每天聽多而雜的各種各樣的新聞,這就需要正聽,就是聽“正能量”的東西;現在鼻子聞的東西很多,古人講惡惡臭,好好色,是說你的鼻子能不能去分辨哪些是臭的東西,哪些是香的東西,這樣才能真正地分辨善惡、是非,方可知道哪些我應該去做,哪些我不應去做,哪些可以看,可以聽,以及不可看,不可聽。經典文本,都有它一定的趣味,讀書做學問要嘗一嘗其味道。每個哲學家、思想家的思想各有其一定味道、趣味及思想的傾向與旨趣,嘗其味,才能體其道。總之,唯有通過眼耳鼻舌去領會文本的意蘊,才能貼近文本的原意及作者的本意。

學問思辨,是讀書做學問的邏輯推進過程。博學,才能使我們的思想眼界開闊,對國内外的知識,都有所掌握。但博而要約,光博不約,不能專精,博大與簡約相輔相成;對博約的知識進而要問一個為什麼,要追根究底地審問,再經消化梳理,以适合我們的需要;對經過審問的知識,再謹慎的思考、仔細的分析,才能進而明辨真僞、是非、善惡,便可“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然後努力去實踐、笃行。

比如做博士論文,一定要博,把這一方面與相關領域的國内外論著、觀點加以概括綜合,經審問、慎思指出其不足之處、解釋的欠缺和觀點的錯誤,從而補其不足,正其欠缺,糾其錯誤,提出自己的獨立觀點,這便是由博學進入審問、慎思、明辨,使論文達到比較高的水平。

第四,小疑有小進,大疑有大進。哲學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學問。中國哲學遺留下的一些道德精髓、思想精華,都是先賢追根究底地總結出來體現時代精神的精華。研究中國哲學,研讀先賢的經典文本,對其每一句話,都應該問一個為什麼。就是說要探究其本意,要讀出其話語背後的意思,特别是字裡行間一些隐藏在語言背後的思想。這就需要對文本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問題提出疑問。朱熹曾這樣說,應該對文本有疑問,如果你沒有疑問,要使其有疑問,這樣才有所進步。陸九淵說,小疑有小進,大疑有大進。一旦對文本,或對問題有疑問,說明你自己有了體會、覺解和體認。古人特别指出,讀書沒有疑問,就不會有收益。陳獻章說,如果你讀書沒有疑問,就等于白讀。因為對你的思想沒有震動和覺解。讀書有粗讀和精讀之别。比如說,浏覽很多書,這是粗讀,在浏覽中發現和我的思想或所作的論文相契,對我所思考的問題有啟發的,便再去精讀。比如說做博士論文,研究一個人物,或一個問題,對這個人的著作或這個問題有關的文本就成為精讀的對象,對精讀的文本應該仔細的琢磨,甚至對每一句話,每一個問題,都要問一個為什麼,要追根究底,體會作者的原意和文本的原蘊。李贽說,疑就是悟,是思想的自覺和自由,達到豁然貫通的思想境界,對很多問題就可以舉一反三、迎刃而解。在發現疑問、解決疑問中,發現新觀點,達到新的境界。所以,疑問是讀書做學問的重要工夫,疑問使外在的書本知識轉變成自己内在的思想,有疑問說明我們獨立地慎思明辨,化解疑問,就是實踐的另一形式。

讀書懷有探索之心(談讀書做學問)2

《學術生命與生命學術——張立文學術自述》 資料圖片

第五,奇思妙想,勇立潮頭。近現代以來,以為中國本沒有哲學,認為哲學在中國,而不是中國的哲學。如蔡元培在胡适的《中國哲學大綱》序言中講的,《天下篇》《六家旨要》,都是平行的,中國哲學要編成系統,我們古人著作沒有可依傍的,隻能依傍西方的,這是中國哲學開創時期。金嶽霖在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的《審查報告》中說,胡适的哲學史,就像美國漢學家的“成見”寫的哲學史。這在向西方學習中,是可理解的,我們應該肯定胡适《中國哲學史大綱》為中國哲學做了筚路藍縷的工作,應肯定他在開創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但在當今信息革命的時代,我們應該依據中國的哲學實際講自己中國的哲學,這便是自己講、講自己。就是自己按照中國哲學的故事,講中國的哲學;以中國自己的話語,講中國的哲學。一種哲學觀點或哲學思想,本來是從奇思妙想中出來的,因為哲學是一種形上學的觀念和思想,它超越了一般的概念,換言之,它超越了世界上的一些現象,從現象中超越出來,概括成為一種理念,這種理念的本身就是思想家、哲學家奇思妙想的結果。如果一個哲學家沒有奇思妙想,他就不可能出哲學思想。

陸九淵和朱熹曾讨論一個問題。陸九淵講:“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就是道。朱熹說:“所以陰陽者,道也。”所以陰陽者,是說道是陰陽背後的所以然者,是陰陽存在背後的那個根據。作為陰陽兩極現象背後的根據、原理,是我們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哲學作為看不見、摸不着的一種觀念、原理,它是奇思妙想的結果。但這種原理實際上是紮根在時代的精神裡,它是時代精神的體現,它是對時代所遇到的、所面臨的沖突、危機、矛盾、挫折等現象提出一種解決的辦法、方案和理念,這是敢立潮頭的奇思妙想。

在全球化、信息智能時代,中國哲學應有自己的話語權,在世界哲學舞台上應有它一定的地位。中國是五千年文明古國,中華民族是善思的民族,也是善于創新的民族。《周易》上講,“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是不斷創生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哲學、思想、文化,應在世界文化、哲學、社會科學之林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勇立潮水的前頭。我們應該提升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哲學自信、話語自信、科技自信。自信就是一種自尊,是對自己民族文化、哲學、話語、科技的尊重。隻有尊重自己的文化、哲學、話語、科技,才能有文化的自信。自信才能謙虛,“滿招損,謙受益”,驕傲自滿就會招來損害,謙虛就會收益,就能進步,就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第六,日新盛德,和合創新。在信息智能時代,人工智能的發展比我們思想跑得更快,社會的日新月異往往出人意料之外,世界上各種現象千變萬化,社會的矛盾、沖突不斷湧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讀書做學問應該貼近自然、世界、社會、人生,也要貼近實際,笃行實踐。對世界的不斷變化,經過深入思考和分析,以便把握它。這就需要發揮主體的能動性,不斷地創新,“日日新,又日新”。隻有不斷創新,才能有很大的收獲。《說文》把德作惪,“内得于己,外得于人”。日新就是說思想不能保守,不能是天不變,道亦不變;而是應該變,變則通,通則開放。如果說思想很狹窄,視野不開闊,沒有胸懷世界,胸懷人民,那麼,就不可能内得于己。要打破舊觀念、舊思想,清除先見、囿見、偏見,若不打破和清除,就不能内得于己。外得于人,是指向别人學習,向世界各個國家、民族的優秀文化學習。吸收各民族、各國家優秀的文化思想。這就是外得于人的方法和形式,以使我們的思想更加充實、豐富,得到全面的、完整的、更大的發展,從而構建中華民族更精粹的思想、理論、觀念,這是創新的基本路向,也是一種和合創新。天命之謂性,盡管各民族、各國家的一些思想、文化、觀點、理論,互相之間有差分,甚至說有矛盾、沖突,但在全球化的信息智能時代,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這就是緣分,我們應該珍惜這個難得的緣分,由沖突融合而達到和合。我們讀書做學問都應該沿着日新之謂盛德、和合創新這一條路線,來發展中華民族的文化,使中華民族文化在世界學術、文化、哲學、話語領域能恢複在世界舞台上原有的重要地位。具體講,我們也應該按照這條路線來寫好我們的博士論文。因為博士論文是人從小學到大學、從碩士到博士整個讀書做學問的總結和展示,也是我們一生中讀書做學問的一個起點。如果按照這樣的路線去做,将來定能在學術上取得重大成果,成為一個大學問家、大理論家、大哲學家。

《光明日報》( 2019年06月30日07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