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不同滇紅的辨别和品質鑒定,之前已經寫過很多文章。
但在跟交友交流的過程中,還是發現,經常會有不同的茶友,面對這些問題時,仍然是一臉茫然,不知如何下手。
今天這篇文章,是對最近與不同交友後,他們所問問題的歸納總結。希望能幫到同樣喜歡滇紅的您。
這幾種茶,都是單芽紅茶,也就是純芽頭做的滇紅。
沒有哪一種品質比另一種更高的說法,比如金螺比金針好,或者金針比金絲好,都是不對的。
幾種茶的區别主要是外在的做形工藝上:金絲滇紅是半卷曲的、大金芽是自然形狀、大金針是理條的、金螺是卷曲工藝。
同一種原料的茶,可以做成金絲、金芽、金針、金螺等不同的形狀。
同一種形狀,也可以由不同的原料做成。比如金芽,就可以用老品種、新品種等不同的原料來做,做出來外觀上并沒有明顯的區别。
茶好不好,跟形狀沒有太直接的關系,跟原料品質有關系。
我們經常會看到網上寫的,開口必是古樹金螺、古樹金針等等之類的字眼。
這種詞,隻要對滇紅茶略有了解的人,都清楚這不過是挂羊頭、賣狗肉而已。
沒有哪一種古樹茶,可以奢侈到隻采摘一點點芽頭來制作滇紅,還是平民價。
而古樹茶,一年也就發那麼一點芽,采摘标準也都基本是一芽二三葉,有些甚至是一芽三四葉。
而外形工藝,對品質沒有影響。金絲、金芽、金螺、金針等産品,區别在外形工藝上,不在茶的品質上。具體請回到Q1部分查看。
不同廠家的金針品質,與這些廠家的工藝水平,茶區基地管控水平、采摘頻率,天氣等都有直接關系。
大廠與小廠,專業工廠與非專業工廠的區别是:大廠、專業的工廠,在品控上相對更加穩定;
專業度欠缺的小廠,在品控上會出現忽高忽低的問題,受天氣和師傅水平、規模等制約大。
同樣一個茶,比如滇紅金針,滇紅集團的茶,可能一年四季的出品都會相對穩定,但并不意味着品質就更好。
小廠出的同樣的滇紅金針,品質穩定性趕不過大廠,小廠好的批次可能比大廠更好,差的批次也可能比大廠更差。
燥感與工藝水平和茶質有關。
烘幹工藝越強的廠商,做出來的茶燥感越低,制茶成本更高。
原料越好的茶,做出來燥感越低。而且存儲以後,原料好的茶,燥感退的更好。
放多久才好喝?
以一年為單位,春茶做出來,秋冬季節喝就可以,品質好的放到第二年更好喝。
秋茶做出來,到冬天喝,茶質好的,放上6個月更好喝。
所有這類茶,新茶都有燥感,新茶做出來後,必須褪燥,時間6個月到1年為好。
以上,是最近茶友問題的歸納總結,都是咱們平時喝滇紅的過程中,經常碰到的。
喝茶,除了選品,也要選時間、節令、天氣等,并結合着自己的身體狀況來喝茶,才能讓茶更好地為我所用。
食物有性,茶也有性,任何茶,遵循茶性是根本。
作為滇紅來說,數九天和三伏天,同樣一款茶,各方面都相同的情況下,喝下去是不一樣的,明白了這點,我們就可以揚長避短,更好地喝茶。
看茶喝茶,一定不能絕對化,而是要懂得平衡與取舍之道。
如果喜歡,請轉發分享,問茶私信。
崔賽先,專注【健康喝茶,以茶養生】探索,持續分享雲南滇紅和普洱茶茶道知識,見證好茶帶給身體的驚喜。鍊接我,鍊接健康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