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菌
雖然比傳言中的時間稍微晚了幾個月,但終究還是來了。
日前,于8月17日落定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新建成渝中線鐵路(含十陵南站)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複》正式挂網公布。
這意味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啟後,最具标杆意義的高鐵項目,正式拿到了“準生證”。
對于重慶、成都兩大主軸來說,這條高鐵建成後,成渝的時空距離将進一步縮短,并拉近與全國其他交通樞紐的距離,成都也将收獲最快出川通道。
可以說,成渝中線對成渝的重要性,再怎麼高估都不過分。
01
簡單回顧一下這條高鐵從提出到獲批的過程,更有助于我們了解它的特殊性。
2017年,重慶發布的《重慶市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2030年)》中,将成渝中線高鐵納入重要規劃高速鐵路。
2018年,納入沿江高鐵建設“三步走”方案,算是一個轉折點。
此後,地方層面給出積極回應。
2019年7月,四川省、重慶市簽訂的《成渝軸線區(市)縣協同發展聯盟2019年重點工作方案》首次提出,川、渝兩地共同規劃研究成渝中線高鐵,争取國家将成渝中線高鐵納入國家新時代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當年底,成都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力争将成渝中線高鐵納入新時代鐵路中長期規劃及“十四五”鐵路規劃。
也就說,及至2019年底,成渝中線高鐵建設都還沒有真正确定的時間表。
真正的加速點在2020年初到來。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具體要求中,包含“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此後不久的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确當年要開工建設成渝中線高鐵。
緊接着,這條線路分别被列入重慶2020年市級重大項目名單、《四川省大力推動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闆2020年工作方案》。
而中國鐵路招投标網站公布的“成渝中線高鐵勘察設計項目”招投标公告,也首次透露了該線路的具設計時速、走向等信息。當然,個别信息,和最終批複的,有一定出入。
去年底,仍有媒體報道,成渝中線高鐵正在加緊審批,有望在2020年底獲得可研批複。但最終未能如願。
到了今年6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提出,将推進成都站、十陵站的改擴建。這實際上為最後批複的中線方案埋下了伏筆。
從2017年重慶方面首次寫入規劃,到今年,也即“十四五”規劃的第一年正式拿到“準生證”,期間雖然經曆了4年時間,但成渝中線從首提到獲批,很可能創下了中國高鐵建設的新紀錄。
最大的原因無它,那就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需要,這是國家對雙圈戰略的直接支持,也是成渝作為“第四極”的具體注腳。
由此也再次說明一個道理,成渝聯手,很多事情将不一樣。
02
回到這次批複。
這次的批複理由值得西部菌複制一下:
為深入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強化成渝雙核主軸,完善鐵路網絡布局,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同意新建成渝中線鐵路(含十陵南站)。
長江經濟帶、成渝雙圈、成渝主軸……這些關鍵詞,足以證明成渝中線的分量。
再來看具體的細節。
首先,線路共設重慶樞紐重慶北站、重慶科學城、銅梁、大足、安嶽、樂至、簡州新城、成都樞紐成都站,共8座車站,其中新建車站6座,全長292公裡。
這個線路設置,剛好是重慶、四川境内各4座車站,具體設站與此前網傳的版本基本吻合。不過,從裡程來看,三分之一左右在重慶境内,三分之二左右在四川境内。
這裡要恭喜銅梁——理論上終結不通鐵路的曆史。此前,中線在銅梁是否設站,是最大的懸念之一。從今天起,銅梁朋友可以放下心來了,高鐵時代已在向他們招手。
此外,還有一些配套建設:
配套開展重慶樞紐重慶北站及渝懷鐵路适應性改造,新建渝萬鐵路上行聯絡線約1.8公裡;
新建十陵南站、十陵客機整備所、十陵客車車輛技術整備所及石闆灘站至成昆貨車外繞線聯絡線3.8公裡;
同步改造成都站及成渝鐵路、成都客機整備所。
這裡釋放幾點信息:一是中線将在重慶接入全國高鐵網;二是,成都龍泉将新建十陵南站;三是,成都站将進行改造。
雖然目前尚未确定,十陵南站的具體用途,但一個很可能的方案,就是十陵南站将承擔目前成都站的功能,而改造後的成都站,将主要承擔中線所在的滬渝蓉線的樞紐功能。
要恭喜龍泉,喜提第二個“成都站”。
網傳成都站改造效果圖
當然,成都站的改造被正式确定,也意味着備受關注的成都“北改”将提速。
03
成渝中線此前的最大看點之一,是傳言設計時速将達到400公裡/小時,成為目前國内設計時速最高的高鐵線路。
不過,批複給出的設計速度是350公裡/小時。
但是,這并不意味着400公裡/小時的可能性完全消失。
批複中還有這樣一番表述:
最小平面曲線半徑:一般地段7000米(困難地段5500米),大足石刻至簡州段可根據試驗需要進一步研究确定曲線半徑,引入樞紐地段采用與行車速度相适應的标準。
這是個專業表述,西部菌也不太懂。經過請教專業人士,通俗理解就是,大足石刻至簡州段的最終設計時速,将依據試驗結果而定。既然需要試驗,那肯定将高于350公裡/小時,因為這個時速已經不需要再試驗。
而就在8月24日,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将大力推動技術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時速400公裡級高速鐵路等重大科技研發和技術應用。
因此,樂觀估計,成渝中線部分路段的實際運行速度依然可以達到400公裡/小時。成渝之間的高鐵通行時間縮短至一小時以内,還是存在很大希望。
04
項目建設工期為5年。也就是說,如果在今年内開工,最快在2026年底前就能夠通車運行。
全長292公裡的成渝中線,總投資692.73億元,其中工程投資678.93億元,動車組購置費13.8億元。
可以對比的是,去年11月批複的成達萬高鐵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該線路全長486.4公裡,項目總投資851億元,新建車站7座,而中線新建車站為6座。
由此可以看出,在新建車站數量差不多的情況下,成渝中線每公裡造價比成達萬高鐵要高出不少。最主要原因應該還是與成都站改造,以及試驗和配套建設有關。
批複還指出,重慶市承擔境内增設銅梁站、沿線站房面積增加的投資15.7億元(不計入地方股份);四川省承擔簡州南站方案調整及沿線站房面積增加的投資12.9億元(不計入地方股份)。
這裡也說明,銅梁站和簡州南站,都屬于重慶和四川自己增加的站點。
此外,在332.07億元的資本金中,國鐵集團出資79.75億元;重慶市出資73.6億元(含征地拆遷費29.08億元);四川省出資178.72億元(含征地拆遷費103.74億元)。
這個出資比例的分配,與該線路在重慶和四川境内的裡程大緻相當。
05
既未進入2016版鐵路中長期規劃,也未寫入國家“十三五”鐵路交通規劃,成渝中線在2021年順利拿到“準生證”,并預期年内就可開工,這樣的速度令不少線路羨慕。
這種勢頭,對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同時,也頗具象征意義——在雙圈戰略加持下,重慶、成都這兩座主軸城市,正在加速走近,創造新的競合關系。
當然,中線的順利推進,也是重慶和成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的一個縮影。
根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未來五年,成渝還将推進建設重慶至昆明、重慶至萬州、西甯至成都、成都至達州至萬州等鐵路;開工建設重慶至西安、重慶至宜昌等高速鐵路;規劃研究重慶至貴陽等高速鐵路。
一個彼此更近的,也與其他區域聯系更緊密的新成渝,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